基本內(nèi)容
以上均為小說內(nèi)容,康熙并無熙貴妃其人。
康熙親封過的貴妃,只有3位------1.后來的孝懿皇后佟佳氏,生一女夭折;
2。孝昭皇后的妹妹,后來的溫僖貴妃,先育一子,再育一女,女兒出生沒多久就夭折。
3.孝懿皇后的妹妹,后來的愨惠皇貴妃。無子女。
而熙嬪確有其人,然而與以上小說內(nèi)容相差甚遠:
熙嬪:陳氏, 陳玉卿之女。(無其父是無官職旗籍之人,顯然不可能是選秀入宮,很有可能是康熙四十六年下江南地方所獻的漢女)是康熙晚年的嬪妃。
康熙五十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郡王 胤禧,六十一年十二月被 雍正皇帝尊為皇考貴人。乾隆元年封為皇祖熙嬪,二年正月初二薨。
(雖然有為康熙生了兒子,但在康熙年間,一直是個沒有位分,沒有封號的低級嬪妃,應(yīng)該是常在或者更低。
直到雍正繼位,才有一道推恩的恩旨“皇考后宮有子者,皆尊為貴人”,這才得到貴人的名分,可見這是一道對所有人的圣旨,對陳氏并無特殊,并且沒有封號。
到了乾隆繼位,一則因為她已是乾隆祖母輩的長輩,二則她的兒子允禧和乾隆同齡,從小叔侄關(guān)系要好,乾隆元年才尊奉陳氏為皇祖熙嬪,并且陳氏在乾隆二年正月初二就去世了,擁有封號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個月。遠遠沒有小說中那么威風。
熙嬪陳氏也不可能撫養(yǎng)十六阿哥,十六阿哥的生母王氏雖然早年也只是貴人,但因為連生3個受寵的兒子,在后宮地位一直比較高,貴人的身份,享受著嬪級待遇,雖然也沒有封號,但后宮都稱呼她為:“王嬪”。
并且在康熙五十七年就正式得到了位分和封號:密嬪。到了雍正繼位,被尊為皇考密妃了,而此時陳氏還只是皇考貴人,怎么可能由她撫養(yǎng)密妃的兒子呢?
至于生育什么皇女思思,順兒什么的,一看便知只是小說杜撰的,清朝自順治開始,女性的名字便不可能計入史冊,連康熙最寵愛的長女,在史書上也只是被記載為“固倫榮憲公主”這樣一個封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