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孝純皇后劉氏,祖上是海州(今江蘇連云港)人,后移居河間府。被選入太子?xùn)|宮,成為明光宗朱常洛的淑女(一種低級妾媵)。萬歷三十八年十二月為皇太子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檢,即明思宗崇禎帝。劉淑女并不討朱常洛的歡心,在朱由檢五歲這年,劉淑女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發(fā)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史書曰:“失光宗意,被遣,薨。”這話說得很冠冕堂皇,而實際上的情況,應(yīng)該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將劉氏逼上了絕路自盡,甚至朱常洛親自或讓下人動手將劉氏活活打死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劉氏死后,朱常洛懼怕此事被父親萬歷皇帝知道了會趁機廢了他這個礙眼的太子。萬歷一直都在努力想改立自己鐘愛的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為此引發(fā)了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最終由于重重阻力而作罷。心虛的朱常洛對身邊的太監(jiān)宮女威逼利誘,警告他們不能走漏風(fēng)聲,只對外謊稱劉氏是病死的,將她以宮人的身份葬在西山。后來朱由檢因為哥哥朱由校即位,于天啟二年被封為信王,屈死的劉氏也因此被追封為劉賢妃。
雖然朱由檢成了親王,但是由于劉氏死得不明不白,他不敢公開去祭祀自己的母親,只能悄悄向太監(jiān)打聽母親下葬的方位。朱由檢居勖勤宮,問近侍:“西山有申懿王墳乎?”回答:“有。”又問:“傍有劉娘娘墳乎?”答曰:“有。”,并偷著拿些錢讓侍從去為母親祭掃。
朱由檢十七歲這一年,哥哥熹宗天啟帝朱由校無子早逝,將皇位傳給了他。直到這時,朱由檢才真正能夠光明正大地追悼自己的母親,他追謚生母劉氏為“孝純恭懿淑穆莊靜毗天毓圣皇太后”,將她從簡陋的墳?zāi)怪羞w出,與父親光宗合葬慶陵。
身后事跡
朱由檢即位為帝后,為母親上謚為孝純恭懿淑穆莊靜毗天毓圣皇太后,遷葬慶陵,并大力尊封了自己的外祖母一家。朱由檢曾尋求母親遺像而未得。傅懿妃當年也曾是朱常洛的姬妾,與劉氏同為淑女,比宮而居,自稱熟悉太后,找尋宮中與已故的劉氏相貌相似者,命劉氏的母親瀛國太夫人指示,讓畫家作修正,如此一來便得到了劉氏的畫像。畫像完成后,以莊嚴的排場由正陽門迎入宮中。朱由檢跪迎于午門,并將畫像懸掛于宮內(nèi),請年老宮女觀看,有人說很像當年的劉氏,也有人說不像。朱由檢聽了之后淚如雨下,相當感動,后宮眾人亦隨之感動落淚。
史料記載
《明史列傳——卷一百十四 列傳第二》記載如下:
孝純劉太后,莊烈帝生母也,海州人,后籍宛平。初入宮為淑女。萬歷三十八年十二月生莊烈皇帝。已,失光宗意,被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及莊烈帝長,封信王,追進賢妃。時莊烈帝居勖勤宮,問近侍曰:“西山有申懿王墳乎?”曰:“有。”“傍有劉娘娘墳乎?”曰:“有!泵棵芨督疱X往祭。及即位,上尊謚曰孝純恭懿淑穆莊靜毗天毓圣皇太后,遷葬慶陵。
帝五歲失太后,問左右遺像,莫能得。傅懿妃者,舊與太后同為淑女,比宮居,自稱習(xí)太后,言宮人中狀貌相類者,命后母瀛國太夫人指示畫工,可意得也。圖成,由正陽門具法駕迎入。帝跪迎于午門,懸之宮中,呼老宮婢視之,或曰似,或曰否。帝雨泣,六宮皆泣。
故事:生母忌日不設(shè)祭,不服青。十五年六月,帝以太后故,欲追前代生繼七后,同建一廟,以展孝思。乃御德政殿,召大學(xué)士及禮臣入,問曰:“太廟之制,一帝一后,祧廟亦然,歷朝繼后及生母凡七位皆不得與,即宮中奉先殿亦尚無祭,奈何?”禮部侍郎蔣德璟曰:“奉先殿外尚有奉慈殿,所以奉繼后及生母者,雖廢可舉也。”帝曰:“奉慈殿外,尚有弘孝、神霄、本恩諸殿!钡颅Z曰:“內(nèi)廷規(guī)制,臣等未悉。孝宗建奉慈殿,嘉靖間廢之,今未知尚有舊基否?”帝曰:“奉慈已撤,惟奉先尚可拓也。”于是別置一殿,祀孝純及七后云。
《明史·周皇后傳》記載如下:
帝以寇亂茹蔬。后見帝容體日瘁,具饌將進,而瀛國夫人奏適至,曰:“夜夢孝純太后歸,語帝瘁而泣,且曰:u2018為我語帝,食毋過苦。u2019”帝持奏入宮,后適進饌。帝追念孝純,且感后意,因出奏示后,再拜舉匕箸,相向而泣,淚盈盈沾案。
《勝朝彤管拾遺記》記載如下:
孝純皇太后,姓劉氏,海州人。后居河間,父應(yīng)元,(一作應(yīng)槐誤,應(yīng)元號思槐。)母徐媼。初入太子宮,為淑女。萬歷三十八年十二月生莊烈愍皇帝,旋以細故失光宗意,被譴薨。既而光宗悔,恐神廟知之,戒掖庭勿復(fù)言,葬于西山。
愍皇帝封信王,進賢妃。天啟中,信王未之邸,嘗居勖勤宮,問近侍曰:“西山有田懿王墳乎?”曰:“有!薄捌浒袆⒛锬飰灪?”曰:“有!泵棵芊饨疱X往祭焉。及即位,上尊謚曰孝純恭懿淑穆莊靜毗天毓圣皇太后,遷葬慶陵。而封后父瀛國公,母瀛國太夫人,稱太異數(shù)也。弟效祖和陽衛(wèi)正千戶,封新樂伯,繼祖錦衣衛(wèi)都指揮同知。侄文炳、文耀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后皆加保傅,進都督。
上五歲失太后,問左右以遺像,莫能得。傅懿妃者,亦東宮淑女也,生皇六女、皇七女,進封懿妃。嘗與太后比宮居,自言宮人有相類者。雜指其眉睫及頰輔間,召太后母瀛國太夫人認之。時武英殿中書梁祝善形摩,瀛國太夫人同懿妃出宮人指示,揣以意,令仿佛為圖。圖成,敕具法駕鹵簿,由正陽門警而入,上親跪午門迎之。既入,懸像乾清宮,呼老宮婢及素侍太后者來前,使瞻視;蛟皇,或曰否,上為之雨泣,兩宮皆泣。(原評曰:圣主痛心事偏摩寫瑣屑乃爾,猶記瀛國太夫人謝表有云:圣孝難窮,慈容不密。上揮涕慰勞,即以所圖四軸賜其一令供于家。
及國破,文炳率家人環(huán)哭于孝純像前,閉門自焚,凡死者四十二人。)乃加傳懿妃封號,賞賚太后家及承奉王裕民中書梁祝各有差。上既追念太后,且自以薄祜當憂勞,于加上太后尊號。時群臣奉冊寶以進,上以手拭淚,欷?不能已。
故事生母忌日,不得設(shè)祭服青。十五年六月,上以太后故,欲追宣宗以來生繼七后,同建一廟,而祀太后于其末。乃御德政殿,召輔臣及禮部尚書林欲楫、侍郎蔣德景等議。上曰:“太廟制有九,皆一帝一后,祧廟亦然。今祧廟自德、懿、熙、仁四祖外,加以仁、宣、英、憲、孝五帝,凡九廟。而其廟已滿,且其制一帝一后,其繼后及生后七位仍不得入。即宮中奉先殿,亦一帝一后,雖嘉靖后有以繼后及生后入者,而前此七位尚無祭也。”上意在太后而特未顯言,德景曰:“奉先之后有奉慈殿,亦祀繼后及生后者。今雖廢,盍舉行焉。”上曰:“孝宗皇帝建奉慈而世廟廢之。然尚有弘孝、神霄、本恩諸殿,不止一奉慈也!钡戮霸唬骸皟(nèi)廷規(guī)制,臣未之悉。但既有諸殿,則似隨在可奉祀者。”上曰:“太廟之禮,一帝一后,朕豈敢輕易。惟是奉先地廣,可以恢拓。朕欲將祧廟之主袷祀奉先,未審可否?”德景曰:“大袷之禮,在歲暮已行于太廟。今復(fù)欲以祧廟之主,并入奉先,終恐陋耳。”上曰:“奉先殿中,已現(xiàn)有繼后及生后七位主矣!
德景曰:“此萬歷初始增入,非舊制也。”上曰:“然按故事,弘光初,別建奉慈以奉孝穆紀太后,而孝肅、孝惠亦并祀之。嘉靖中,遷三主礻付陵廟,罷奉慈之祭。至隆慶初,奉安、孝烈于景云殿,更其名曰奉孝,又奉孝恪于神霄殿。萬歷三年,即奉孝恪、孝烈于奉先,而弘孝神霄之祭又罷,此奉先附祀所由來也。
然以朕思之,奉先之祀,既有定禮,則諸殿沿革,歷世可驗。似不若別建一殿,以祀七后為較便!暗戮霸唬骸鄙!坝谑潜俚铎胩,而七后共之。崇禎十七年都城戒嚴,文炳、文耀入衛(wèi)帝。時李邦華請?zhí)幽线w不得。及事急,上召文炳及駙馬都尉鞏永固使護行。文炳叩頭言:”外戚親臣不藏甲,臣等徒手安能護皇上搏賊?“皆相向哭。既而城陷,文炳、文耀闔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