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朝廷行相平泉矣”這是明朝一代名相張居正對尚書陸樹聲的贊嘆。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朝廷有德行的宰相要數(shù)陸平泉了”。
個人履歷
陸樹聲,字與吉,別號平泉,朱家角人,最初冒姓林,居林家角(今沈巷林家村),家世業(yè)農(nóng),“從小種田,暇時苦讀”,嘉靖二十年(1541年)會試第一,得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隸翰林院)任編修,后又起用為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國子監(jiān)主管)。陸樹聲管理嚴格,親擬學規(guī)條教十二章,訓勵諸生,為朝廷所看重,提升他為吏部右侍郎。樹聲淡泊名利,以有病推辭。穆宗即位后,再次相召,仍不就任。神宗嗣位后,拜陸樹聲為禮部尚書,初時陸樹聲亦屢辭朝命,后張居正當國,親自登門相請才赴任。
陸樹聲狷介耿直,在位時盡心盡職一年,兵部為按撫邊境少數(shù)民族,無理要求增加財政支出,已擬照準,樹聲上疏勸止。力陳當今四方災情嚴重,提出“循舊章、省奏牘、慎賞責、防壅蔽(防止奸人的蒙蔽)、納讜言(采納正直的忠告)、崇儉德、攬魁柄(大權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別忠邪(分清忠臣和奸賊)”二十四字的方策,得到皇帝的嘉許和采納。但也因而得罪了中官(太監(jiān))馮保,屢次宣樹聲。樹聲至會極門接旨,當匆匆趕去時,卻都是些尋常小事,故意戲弄樹聲。樹聲知其用意,上疏請求退休,寧愿辭官,也不愿與弄權的中官結黨。辭朝時,樹聲還奏陳時政十事,其中有“用內(nèi)侍以給掃除,而防落之漸不可防;優(yōu)外戚以示眷異,而非分無厭之求不可不節(jié)”(重用太監(jiān)要當心大權旁落,優(yōu)待外戚要注意節(jié)制他們貪得無厭的要求),語多切中時弊。
個人作品
陸樹聲返回朱家角后,閉門謝客,安度晚年,九十七歲病卒,追贈太子太保,謚文定。著有《平泉題跋》、《耄余雜識》、《長水日記》、《陸文定書》等。子,彥章,萬歷十七年進士,端介有父風,官至南京刑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