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
[秦]東漢書法家。(一說秦書法家。)東漢上谷郡沮陽縣(今河北省懷來縣大古城附近)人。少有異志,年及弱冠,變倉頡舊文為今隸書。秦始皇時官務(wù)繁多,行文山積,以次仲文簡,便于事要,奇而召之。然次仲三徵而輒不至。始皇怒其不恭之至,令檻車送之,竟于道上化為大鳥,出在車外,翻然而去。是時,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巒有大翮小翮之名矣。次仲以楷字法局促,遂引而伸之為八字之分,故號八分。按張懷瓘曰:“王愔云:次仲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蕭子良云: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二家俱言后漢而兩帝不同;蛟疲汉鬂h亦有王次仲為上谷太守,非上谷人。陶宗儀曰:次仲與程邈同時,增廣隸書為八分;蛟疲簴|漢末人。又云:有二王次仲,皆非也。”無書跡存世.
我們今天所寫的楷書,又叫正書、真書。自創(chuàng)始至今,幾千年來一直通行中國。它的創(chuàng)始人和確切年代說法很不一致。不過歷代多數(shù)書家認為創(chuàng)始人是王次仲。東漢末年蔡!秳駥W(xué)篇》中說:“上谷次仲,初變古形”!稌x書·衛(wèi)恒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王愔《文字志》說:“王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彼巍缎蜁V》:“字法之變,至隸極矣。然猶有古焉,至楷法則無古矣,東漢章帝建初(76-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隸書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日之正書是也!
可見,是王次仲把復(fù)雜費事的隸書改造成簡便易行的楷書。有的記載也說他是秦代人,是書法八分體的創(chuàng)始人。無論哪一種說法,王次仲都為中國書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最早的書法家。 但是我們對王次仲的生平卻知之甚少,現(xiàn)存的文獻是把他作為神仙看待的!短綇V記》就這樣記載:王次仲是古時的神仙。那時正是周朝末年戰(zhàn)國時代,各國互相紛爭征伐,策士們到處游說“合縱連橫”策略,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山小夏山中。他認為當(dāng)時通行的篆體字,寫起來很費事而用處不廣,而且人們很難在短時期內(nèi)學(xué)會使用篆字,F(xiàn)在天下這么紛亂,事情繁雜,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王次仲就把篆體、籀體字變化成隸書,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認為王次仲改革文字為統(tǒng)一大業(yè)立下了功勛,就請他到秦國來作官,但王次仲拒絕了。秦始皇很生氣,又派了使者去傳詔讓王次仲入秦,并對使者說:“我征服了各諸侯國,統(tǒng)一了天下,誰敢不臣服我!王次仲不過是一個書生,竟敢違抗天子的圣命,何等狂妄。這次你去召他,他如果再不來, 就殺掉他,提他的頭來見我,以正法紀(jì),讓他這種人再不敢傲慢抗上!”使者到了山里見到王次仲,宣示了秦始皇的詔命,可又遭到了拒絕。第三次仍然如此。這下可把秦始皇惹火了,派了一千精兵,趕上一輛囚車,殺氣騰騰來到上谷,一進門就把王次仲鎖了,打入囚車,然后翻箱倒柜把他平日寫的書簡全部抄走了。臨走,對他老父親說:“到了咸陽,你兒子要給皇上效力還算罷了,如果不識抬舉,就連你抓去一塊殺了。
第二天,王次仲被押到居庸關(guān),他想到秦始皇殘暴無道,一股怒氣,直達上蒼,想到老父親要因自己遭難,一陣哀思,直通地府。他恨不得蹬碎囚車,肋生雙翅,飛回家去。說來也怪,這王次仲想什么來什么,立時覺得渾身上下有了無窮的力量,一晃肩膀,囚車散了,瞬息間,變成了一只大鵬,一展翅便沖上了天空,直向西北方向飛去。飛到家鄉(xiāng),他想到秦兵還會再來抓老父親,便拔下兩根羽毛化作兩座山峰,把他家擋在深山背后了。這兩座山峰就是今天赤城的海陀山。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還在山腳下修了座王次仲廟,每到節(jié)令就去祭祀一番。 傳說雖然與史實距離不小,但是也從一個側(cè)面說明,只要對人民、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歷史是不會忘記他的。
野史逸聞
王次仲
王次仲者,古之神仙也。當(dāng)周末戰(zhàn)國之時,合縱連衡之際,居大夏小夏山。以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難以速就。四海多事,筆扎所先。乃變篆籀之體為隸書。始皇既定天下,以其功利于人,征之入秦,不至。復(fù)命使召之,敕使者曰:“吾削平六合,一統(tǒng)天下,孰敢不賓者!次仲一書生而逆天子之命,若不起,當(dāng)殺之,持其首來,以正風(fēng)俗,無肆其悍慢也!痹t使至山致命,次仲化為大鳥,振翼而飛。使者驚拜曰:“無以復(fù)命,亦恐見殺,惟神人憫之!兵B徘徊空中,故墮三翮,使者得之以進。始皇素好神仙之道,聞其變化,頗有悔恨。今謂之落翮山,在幽州界,鄉(xiāng)里祠之不絕。(出《仙傳拾遺》)
【譯文】
王次仲是古時的神仙。那時正是周朝末年戰(zhàn)國時代,各國正互相紛爭征伐,策士們到處游說“合縱連橫”策略的時候,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山小夏山中。他認為當(dāng)時通行的篆體字,寫起來很費事而用處不廣,而且人們很難在短時期內(nèi)學(xué)會使用篆字,F(xiàn)在天下這么紛亂,事情繁雜,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王次仲就把篆體、籀體字變化成隸書,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認為王次仲改革文字為統(tǒng)一大業(yè)立下了功勛,就請他到秦國來作官,但王次仲拒絕了。秦始皇很生氣,又派了使者去傳詔讓王次仲入秦,并對使者說:“我征服了各諸侯國,統(tǒng)一了天下,誰敢不臣服我!王次仲不過是一個書生,竟敢違抗天子的圣命,何等狂妄。這次你去召他,他如果再不來,就殺掉他,提他的頭來見我,以正法紀(jì),讓他這種人再不敢傲慢抗上!”使者到了山里見到王次仲,宣示了秦始皇的詔命,王次仲立刻變成一只大鳥振翅飛去。使者又驚又怕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哀求說,“您這樣作,叫我怎么回去向皇上交差啊,皇上非殺了我不可。請大仙可憐可憐我吧!”那大鳥在空中盤旋了半天,故意落下三根翎毛,使者只好拿著這三支羽毛回去向秦始皇復(fù)命。秦始皇向來愛好修道求仙的事,聽使者說王次仲已經(jīng)變成了神仙,挺悔恨的。王次仲變大鳥的地方叫“落翮山”,在現(xiàn)在的河北(古幽州),老百姓一直在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