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幼時家境清貧,初中輟學后,自學英語。1921年考入上海電報傳習所,翌年至崇明縣立中學任教。1925年起任上海商務印書館英語編輯,直至八一三中日淞滬戰(zhàn)爭爆發(fā)。任職其間發(fā)現(xiàn)很多英語單詞的中文詞意義相同,而英語的習慣表述卻差異很大,即以6年時間編寫《英語習慣用法詞典》,于1942年出版,是為中國人編寫的第一部英語慣用法詞典。在查閱《簡明牛津詞典》() 時,發(fā)現(xiàn)其中不少錯誤,即致信詞典主編英人福勒 (H.W. Fowler),為福勒所欽佩。之后,為中華書局、競文書局編寫英語讀本。1945年起任教于上海光華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接上級教育主管單位命令,1951年光華大學與大夏大學合并成立華東師范大學,繼續(xù)在此執(zhí)教至1954年,繼而調往復旦大學外文系任教,直至1986年退休。1992年7月在上海逝世 。生前曾參與《新英漢詞典》、《英漢四用詞典》等工具書的編寫工作,被學界譽為一代宗師、英語慣用法權威,為中國英語教育界先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