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奪生辰綱
吳用和晁蓋等人想找人同劫生辰綱,于是找到打漁的阮小五和兄弟阮小二、阮小七。之后,阮小五就聯(lián)同吳用、晁蓋、劉唐、阮小二、阮小七、公孫勝和白勝七人成功設計,使押送金銀擔的楊志不省人事,并伺機劫了生辰綱。后來,八人因白勝供出計劃而被官府追捕,幸得宋江、朱仝和雷橫拯救,連夜逃出。眾人逃至石碣村時,阮氏三兄弟把官兵在港中消滅,并一同上梁山暫避。
上梁山
在黃泥岡劫了生辰綱,當八人上梁山后,當時山寨主王倫卻怕晁蓋勢力和能力太大,要他們下山投靠別處,阮小五便同眾人殺了王倫,助晁蓋坐上山寨主位置,自己坐上第八把交椅。
上山后官兵再來追眾人,阮小五便和兩兄弟于梁山水道把濟州官兵引到一艘火船,燒了敵船,幫助梁山好漢打敗官兵。上山安定之后阮小七立功亦不少,其中就在青州官兵攻梁山時亦幫助一眾水軍將領捉了敵軍的凌振,最后在聚義時成為第二十九頭領。
受招安
招安后阮小五隨梁山人征方臘,一路戰(zhàn)功甚多,最后一戰(zhàn)他與李俊等水軍頭領扮做艄公帶梁山好漢入城,與宋軍里應外合,在城內放火,幫助宋軍破了清溪,生擒方臘。阮小五與童威一起駐守梁山東北水寨。后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隨李俊去詐降,但阮小五卻在混戰(zhàn)之中被方軍的婁丞相所殺。
阮氏兄弟《漁歌》
爺爺生在石碣村
稟性生來要殺人
先斬何濤巡檢首
再殺東京鳥官人
英雄不會讀詩書
只在梁山泊里住
雖然生得潑皮身
殺賊原來不殺人
爺爺生在天地間
不怕朝廷不怕官
水泊撒下羅天網(wǎng)
烏龜王八罩里邊
爺爺生在天地間
不求富貴不做官
梁山泊里過一世
好吃好喝賽神仙
人物綽號
“短命二郎”是“使他人短命”的意思。有人認為“阮小五”排名第五,不應該是二郎。其實,小二、小五、小七只是名字,不一定就有七兄弟。即使有,其他的夭折了,那活著的阮小五排行第二也是可以理解的!岸堂伞痹侨钚《木b號,施耐庵給了阮小五,應該是他覺得換一個理解角度也無妨,小二和小七的綽號都是鬼神,中間小五的略顯不同,似更有味道些。“阮氏三雄”的綽號可謂各個厲害,都是不好惹的主。
原著記載
首次出場:第十五回“吳學究說三阮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穩(wěn)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綱”
第十九回“林沖水寨大并火,晁蓋梁山小奪泊”上山回目:第二十回“梁山泊義士尊晁蓋,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陣亡回目:第一百一十八回“盧俊義大戰(zhàn)昱嶺關,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家庭成員
哥哥:阮小二
弟弟:阮小七
原著簡介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文苑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第一部用白話文體寫成的現(xiàn)實主義 的長篇小說。在中國,想要找一個沒有聽過水滸故事,不知道武松、李逵、林沖、魯智深、宋江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有很少幾部古代名著能夠達到《水滸傳》那樣深入人心、婦孺皆知的程度。《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在歷史上有過很重要的影響,應該說它的歷史意義是重大的,不可泯滅。其中反映出的“好漢”的文學形象是值得后代人描摸和借鑒的。
影視形象
1998年電視劇《水滸傳》張衡平飾阮小五
1988年電影《阮氏三雄》于輝光飾阮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