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薩伏那洛拉

    薩伏那洛拉

    吉洛拉謨·薩伏那羅拉(GirolamoSavonarola,1452—1498),十五世紀后期意大利宗教改革家。佛羅倫薩神權(quán)共和國領(lǐng)導。

    簡介

    原為多明我會會士。生于弗拉拉。1481年被派到佛羅倫薩圣馬可修道院任牧職。他在講道時抨擊教皇和教會的腐敗,揭露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殘暴統(tǒng)治,反對富人驕奢淫逸,主張重整社會道德,提倡虔誠修行生活。他的言行頗得平民的擁護。1491年,任圣馬可修道院院長。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美第奇家族投降,薩伏那洛拉成為城市平民起義的精神領(lǐng)袖。他宣布佛羅倫薩城的黃金時代已經(jīng)來臨,領(lǐng)導平民趕走美第奇家族,恢復佛羅倫薩共和國。他向往在佛羅倫薩建成一個神權(quán)統(tǒng)治的、倡導虔敬儉樸生活的社會。1497年,他領(lǐng)導宗教改革,在廣場焚毀珠寶、奢侈品、華麗衣物和所謂傷風敗俗的書籍等,禁止世俗音樂,推行圣歌,并改革城市行政管理與稅收制度。他譴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是“撒旦的代表”。同年,教皇革除薩伏那洛拉的教籍。1498年4月,教皇和美第奇家族利用饑荒,煽動群眾攻打圣馬可修道院。共和國失敗,薩伏那洛拉被加以裂教及異端狂想分子的罪名,在佛羅倫薩鬧市中被火刑處死。

    生平

    狂熱的修士

    薩伏那羅拉1452年9月21日生于意大利東北部城市費拉拉城。祖父名叫米歇爾·薩伏那羅拉,是當時有名的醫(yī)生和地方志學者,曾寫過《帕多瓦頌》等作品。米歇爾·薩伏那羅拉年輕時接受的是十四世紀保守的宗教教育,終身保持著虔誠的宗教信仰,薩伏那羅拉從幼年起,主要在祖父的親手教育下逐漸成長。因此,他的祖父對他性格的形成和一生的事業(yè),影響很深。

    從薩伏那羅拉早期所寫的一些詩歌和文章書信里,明顯地表現(xiàn)出兩種矛盾的思想:一方面,他不理解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進步性,甚至憎惡人文主義者,把他們看作是信奉異教的人,認為他們敗壞了社會生活方式、文學藝術(shù)和宗教教義;另一方面,他對天主教會的種種罪惡行為十分憤慨。他認為社會普遍的墮落,主要是那些教士、特別是其中最高階層本身的腐敗造成的。他在寫給父親的一封信中說,他不能忍受“意大利人這種盲目的邪惡行為”。

    1475年4月24日,薩伏那羅拉離開費拉拉到另一城市博洛尼亞。在那兒,他加入了多明我會,成為托馬斯·阿奎那的忠實信徒。他畢生抱著極大的宗教熱忱,把很多的精力傾注于鉆研和宣傳《圣經(jīng)》和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反異教大全》等著作。

    1479年,薩伏那羅拉回到費拉拉,在一所修道院里講授《圣經(jīng)》。1482年,他被派到佛羅倫薩多明我派的圣馬可修道院,從事講道活動。他淵博的學識和嚴格的禁欲主義苦行生活,為他在那里贏得了很大聲譽。這時,羅馬教廷和教會內(nèi)部越來越腐朽,他們跟世俗封建主互相勾結(jié)利用,對廣大人民施行各種欺騙和高壓手段,使人民不堪忍受。譬如1484年至1492年在位的教皇英諾森八世,依靠賄賂上臺后,通過出賣教會的圣職,搜刮了上百萬金幣的財富;他手下的神職人員也都行為放蕩,作惡多端。作為一個全心皈依上帝的天主教徒,薩伏那羅拉認為,這一切是和基督教教義的純潔性根本相違背的,所以,從1482年起,他在傳道時,開始猛烈抨擊教皇和教會的各種腐敗行徑,同時也揭露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薩所實行的僭主政治,反對那些巨族豪富的驕奢淫逸,并且以預言式的語言告誡,如再不及時悔改,將會遭到上帝的嚴厲懲罰。

    薩伏那洛拉

    薩伏那羅拉有雄辯有力的演講才能,他滿腔熱情的講道,吸引了廣大民眾,其影響遍及整個中部意大利。在1485年和1486年的基督教大齋節(jié)(復活節(jié)前四十天),他作了著名的講道,指出教會將受到上帝的譴責,必須進行改革和更新。他的這些混雜著宗教迷信的講道活動,客觀上反映了人民郁積心中的憤怒和愿望,所以,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威信日益提高。

    不同政見者

    1487年,他到博洛尼亞一個多明我派的神學院擔任傳道師,研究神學。第二年起,又被派往意大利許多城市進行巡回傳道。1490年,“豪華者”洛倫佐·德·美第奇利用自己的影響促使薩伏那羅拉調(diào)回佛羅倫薩。羅倫索·美第奇原想拉攏他,但結(jié)果適得其反。他回到佛羅倫薩后,在講道中大膽地揭露美第奇家族控制下的政權(quán)機構(gòu)的橫暴行為。

    1491年,薩伏那羅拉就任圣馬可修道院院長。羅倫索·美第奇曾用威脅和奉承兩手對付他,想封住他的口,可是無濟于事。人民群眾的反抗激情,在薩伏那羅拉講道的啟示下,不斷高漲,美第奇家族的僭主政治岌岌可危。1492年,羅倫索·美第奇去世,他的長子皮耶羅二世·德·美第奇繼任佛羅倫薩的統(tǒng)治者,他是一個專事游樂、不理政事的浪蕩公子,他的妻子又是一個盛氣凌人、招人憎惡的世家小姐。在彼特羅統(tǒng)治的兩年間,美第奇家族的聲望,掃地以盡。

    神權(quán)共和國

    那時的意大利四分五裂,各小國間勾心斗角,縱橫捭闔,征戰(zhàn)不息,并常常勾結(jié)外國,引狼入室。1492年,佛羅倫薩和那不勒斯秘密簽訂了一個瓜分米蘭的條約。不久,那不勒斯就向米蘭進攻。米蘭公爵呂多維克·斯福查求援于法國。1494年9月,原已覬覦意大利的法國國王查理八世乘機率軍侵入意大利。歷時60余年的意大利戰(zhàn)爭爆發(fā)。當法國軍隊兵臨佛羅倫薩城下時,人民奮起抵抗,而彼特羅·美第奇卻和他的弟弟喬萬尼·美第奇公然到法國軍營去投降。這時,已對美第奇家族暴政憤怒不滿的佛羅倫薩人民,在薩伏那羅拉領(lǐng)導下,高呼“人民與自由”的口號,舉行了公開的起義。當彼特羅·美第奇一伙返回時,人民緊閉城門,拒絕他們進城。美第奇家族被驅(qū)逐出境,逃亡國外。

    起義成功后,薩伏那羅拉依靠各階層人民,在佛羅倫薩恢復了13世紀末建立的共和國。他擔任全權(quán)執(zhí)政,著手進行政體改革。1495年初,他就創(chuàng)立新政權(quán)的方式問題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他要求城內(nèi)的16個行會都提出一個方案,由市政長官從這16個方案中挑選4個最好的方案提交給共和國政府,然后由執(zhí)政官從中選出一個最佳的方案實施。他還寫了一部有名的著作《佛羅倫薩政體論》,專門闡述政體改革問題。遵照他的建議,佛羅倫薩根據(jù)威尼斯共和國的范例修訂了憲法,設立了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大議會和80人會議等許多新的國家管理機關(guān),規(guī)定一切重要決議都必須在全權(quán)公民的全體大會上通過才有效。

    此外他還施行了一系列其他帶有民主性的改革措施:如征收不動產(chǎn)收入的累進稅,取消窮人的債務,設立發(fā)放小額低息貸款的貸款處,驅(qū)逐高利貸者等等。這些無疑對廣大人民是有利的。所以,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但是,薩伏那羅拉的改革是不徹底的。他沒有也不可能提出根本改造社會的政治綱領(lǐng)和改變封建貴族經(jīng)濟基礎的經(jīng)濟計劃。他雖然猛烈攻擊富有者,指出“財主們把普通人民的工資攫為己有,只要做得到,便不給錢而把穿爛了的破鞋甩給他們”,但并未觸及這些人的土地私有權(quán)和沒收他們的金銀財富問題;所有的間接稅全部被保留下來;能夠享受政治權(quán)利的只是16個行會中的會員,人數(shù)眾多的幫工和雇傭工人仍被排除在外。他的溫和的改革主要滿足了許多屬于工商業(yè)中等階層的利益。

    薩伏那羅拉在改革方面所取得的一定成功,在公眾中所享有的崇高威望,引起了他的政敵和美第奇家族的擁護者、喪失權(quán)力的貴族們的嫉妒、恐慌和仇視,他們在佛羅倫薩結(jié)成了一個反對派別“激怒黨”,密謀聯(lián)合外國勢力共同推翻薩伏那羅拉。

    薩伏那羅拉是一個堅持禁欲主義、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他追求的目標,首先在于教會改革,復興宗教,以佛羅倫薩為中心,建立一個提倡儉樸節(jié)欲的神權(quán)國,從而推動整個意大利和教會的改革。他對法國國王查理八世抱有幻想。在1492年就以預言式的口吻宣講,說查理八世是上帝派來“清除世上邪惡”的使者,不久將會來到意大利,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幫助實現(xiàn)教會改革。據(jù)記載,1494年他曾竭力勸說查理八世盡快進軍意大利;他責備查理八世延誤了在佛羅倫薩進行改革和討伐的神圣使命;這位國王聽后熱淚盈眶,立即率軍南下,登上征途。薩伏那羅拉幻想建立一個神權(quán)國,把改革希望寄托在外國侵略者查理八世的身上,因而導致了起義不能持久,使他逐漸失去人民的擁護。這正是他后來失敗的重要原因。

    薩伏那羅拉對查理八世所抱的盲目的幻想很快破滅。1495年初,查理八世攻占那不勒斯。德國、阿拉貢、威尼斯和教皇國組成反法大同盟,米蘭也加入了。同時,駐西西里的西班牙軍隊開始集結(jié)。查理八世被迫從那不勒斯撤兵,自己返回法國。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曾動員佛羅倫薩參加反法大同盟,但薩伏那羅拉予以拒絕,他仍然愿與法國保持同盟關(guān)系。

    1495年7月21日,陰險狡詐的亞歷山大六世發(fā)給薩伏那羅拉一道敕書,在虛偽地贊揚一通他所取得的成果之后,別有用心地要他去羅馬陳述自己改革的意圖。亞歷山大六世是歷史上最荒淫無恥的教皇之一,薩伏那羅拉深知他的為人和品質(zhì),估計此去兇多吉少,為避免墜入陷阱,婉言謝絕了這次召見。

    1495年9月8日,亞歷山大六世向他發(fā)出了第二道敕書,這次再沒有假惺惺的贊譽之詞,通篇充斥辱罵詛咒,命令他立即離開佛羅倫薩去博洛尼亞,否則就要革除教籍。他用堅定的態(tài)度作了回答,指出教皇的這件敕書有多至18處的錯誤。1495年10月6日,教皇又下了一道敕書,禁止他講道,但不久又撤消了這項禁令。

    1496年大齋節(jié),薩伏那羅拉作了關(guān)于《舊約·阿摩司書》的講道。在這次著名的講道中,他以雄辯的辭令激烈地攻擊了羅馬教廷的種種丑行,揭露了亞歷山大六世放蕩淫邪的私生活。這當然更觸犯了亞歷山大六世。老奸巨猾的教皇不敢貿(mào)然使用強硬手段,便主動提出,準備給他戴上紅衣主教冠,進行拉攏。但薩伏那羅拉嘲諷地回答:“給我戴一頂紅帽子?不,我要戴一頂血帽子!”回絕了亞歷山大六世的利誘。

    于是,亞歷山大六世在反法大同盟和佛羅倫薩內(nèi)部“激怒黨”的慫恿下,向他發(fā)起了新的攻擊。1496年11月7日,又發(fā)了一道敕書,命令由薩伏那羅拉當院長的圣馬可修道院跟另一所對他抵制的修道院合并,以便消弱他的影響,降低他的威望,并以如果拒絕執(zhí)行即逐出教會相威脅,薩伏那羅拉在提出強烈抗議后接受了命令,因為他深信在他掌權(quán)的佛羅倫薩是不會有人出來實施這項命令的。

    失敗的改革

    1497年,他重點進行宗教改革,著手建立他理想的神權(quán)國。他認為佛羅倫薩是上帝在塵世的國度所在地,下令在“市政廳大廈”上邊刻著由他寫的銘文:“耶穌基督按照元老院和人民的決定被選為佛羅倫薩人民的君主”。他采用一種特殊奇怪的方式來“澄清風俗”。1497年狂歡節(jié)的最后一天和1498年的同一天,他在執(zhí)政大廳對面的廣場上堆起木柴,焚燒香料、面紗、假發(fā)、紙牌等奢侈品以及他斥為“塵世浮華的誘惑”、“傷風敗俗”的華麗衣衫、珠寶等珍貴物品,連古典的和人文主義的作品,包括卜伽丘的《十日談》、普爾奇的《巨人傳》、彼脫拉克的作品和許多優(yōu)秀的繪畫、雕刻等藝術(shù)品,也被冠以“淫書”、“淫畫”等名稱,焚之一炬。世俗的音樂、歌舞、游藝都被禁止,只許唱圣歌,專心一意地做禱告,進行慈善事業(yè),舉行宗教游行。他嚴格地限制、監(jiān)視人們的私生活,

    利用仆人偵察主人的日常行動,嚴厲處罰那些違犯規(guī)章者。他的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層平民對貴族豪富極端奢侈腐化生活的仇視。同時也可明顯地看出,他的這種改革并未提出多少新的東西,仍局限于中世紀羅馬教會改革派的范圍之內(nèi)。他把整個科學看作是有害的,只同意少數(shù)人研究,以免人類知識傳統(tǒng)中斷;而其余人只要學習文法、倫理學和宗教教義就足夠了。他說“如果把許多看來有用的書都毀掉,對于宗教會有好處。要是沒有這許多書籍、這許多論據(jù)(u2018自然推理u2019)和爭論,宗教就會比以前更快地發(fā)展!边@實際上是宣揚宗教蒙昧主義,反映了他作為一個多明我會教士的思想狹窄和保守落后的一面。

    同年,亞歷山大六世開除了他的教籍。他認為自己是直接受上帝的啟示和訓諭行事的,因此,不承認羅馬教廷的這項決定,拒絕服從教皇。但是,即使在跟教皇和僧侶統(tǒng)治階級劍拔弩張之際,他仍不愿同天主教割斷聯(lián)系,只是懇切地向意大利有權(quán)勢的大人物們呼吁召開宗教會議,來罷免亞歷山大六世,進一步實行教會改革。這正反映了他的歷史的、階級的和思想上的局限性。

    這時期,和薩伏那羅拉結(jié)盟的法國軍隊,由于大肆騷擾劫掠,引起了意大利人民的強烈反抗,被迫放棄占領(lǐng)的地盤,倉皇離開了意大利。同時,佛羅倫薩經(jīng)濟不景氣,許多工場關(guān)閉,出現(xiàn)了饑餓和失業(yè)現(xiàn)象;深受兵禍之苦的眾多農(nóng)民也紛紛逃入城內(nèi)避難。人民擔負的賦稅仍然很重,低息貸款處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平民的貧困處境。這些情況,使得薩伏那羅拉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聲望逐漸降低了。

    教皇亞歷山大六世、薩伏那羅拉在宗教上的反對派以及佛羅倫薩的“激怒黨”利用了這種形勢,猛烈地展開了反對他的政治斗爭。他們煽動群眾對他的不滿情緒,組織內(nèi)部騷亂。1498年5月,“激怒黨”挑起群眾暴動,攻入他所在的圣馬可修道院,把他和兩個同伴逮捕下獄,嚴刑逼供。亞歷山大六世派了專員從羅馬趕到佛羅倫薩,宣布薩伏那羅拉和兩個同伴的罪狀。5月23日,薩伏那羅拉以偽預言家、宗教分裂者和異端的罪名被絞死并被焚尸,他的兩個同伴也同時遇難。

    評價

    薩伏那羅拉被殺害后,留下了《佛羅倫薩政體論》、《十字架的勝利》、《啟示綱要》等著作。對于他的業(yè)績,各個時代、各種人物以及教會內(nèi)部,有不同的評價。有的把他尊為圣者,有的把他當作宗教狂熱者,有的把他稱作宗教改革家,有的把他列為人民起義領(lǐng)袖,褒貶不一。到1952年薩伏那羅拉誕生五百周年時,爭議仍然存在。

    TAGS: 宗教人物 意大利人 天主教 佛羅倫薩
    名人推薦
    • 釋夢參
      夢參長老(1915.7.13 - 2017.11.27),曾親炙虛云、慈舟、倓虛、弘一等近代高僧,顯密兼修,教律并弘,尤以宣講華嚴經(jīng)、地藏三經(jīng)。長老畢生致力于恢...
    • 馬注
      馬注(1640~1711),回族,經(jīng)名優(yōu)素福,字文炳,號仲修,晚號指南老人,南明·寶山(今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寶山鄉(xiāng)寶山村)人。中國清...
    • 祖師爺
      祖師爺屬于民俗學的研究范疇,泛稱學術(shù)流派、宗教派別以及各行各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代表人物有杜康、魯班、朱元璋等。
    • 施道淵
      施道淵(?—1678)清初道士。字亮生,自號鐵竹道人。人稱施大法師或施煉師。蘇州府吳縣橫塘人,出身貧寒。他對蘇州道教的傳播和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
    • 譚處端
      金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初名玉,字伯玉,后改法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金大定年間師事王重陽,為全真道南無派創(chuàng)立...
    • 譚公
      譚公,原名譚峭,是元朝時的廣東歸善人。他在十二歲「得道」,尊為「海神」。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