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周淑禧(1624-約1705), 明代女畫家,一作周禧,號江上女史、江上女士,江蘇 江陰人。榮起(1600-1682)的次女,周淑祜之妹,姐妹師事 文俶(1595-1634)。工畫花鳥草蟲,用筆如春蠶吐絲,設色鮮麗,氣韻生動。文俶有《本草千種》稿本,祜、禧分臨成絕品。禧重視寫生,兼工佛像人物,擅寫觀音大士,心通意徹,非師受所可思議。陳繼儒謂其“十指放光,直造盧楞伽、 吳道子筆墨之外”。又贊嘆其花鳥畫云:“花有露,鳥有聲,能令造化無權(quán),有此才女,使人不復羨謝家也!币蛞云渎淇罨蛴萌蛴脝蚊,隨意題之也!睹藭嫾份d順治十一年(1654)禧、祜合作芙蓉扇,即用單名,年八十余猶點染不倦。傳世畫作
《鳩雀先春圖》軸
《茶花幽禽圖》軸,崇禎十二年(1639)作,現(xiàn)藏南京博物院;
《芙蓉草蟲圖》扇面圖錄于《名人書畫扇集》第十冊,清順治十一年(1654)作;
《花果圖》屏、《大士三十二應身像》冊、康熙九年(1670)作《羅漢圖》十聯(lián)幅藏故宮博物院。
《郊獵圖》卷,紙本,設色,縱31.1厘米,橫221.2厘米
作品一覽
周淑禧、周淑祜花鳥畫工寫兼?zhèn),設色妍麗。她們既以自然物象為師,“家畜文禽,每作畫時,輒取而對之。”(清吳麒《圖繪寶鑒續(xù)纂》)同時又虛心地向文俶學習筆墨技法,用筆如春蠶吐絲,設色鮮麗,氣韻生動。
《郊獵圖》卷,紙本,設色,縱31.1厘米,橫221.2厘米,畫幅頗大?铑}“乙未秋杪江上女子周禧畫”。鈐“周禧”、“江上女子”印二方。乙未為清康熙四年(1665年)。 周淑禧在繪畫題材上能銳意開拓,如對鞍馬人物題材的描繪在女畫家中獨樹一幟。此圖就是她31歲時依唐代詩人杜甫《驄馬行》詩創(chuàng)作的成功之作。為了表現(xiàn)郊獵娛樂的輕快閑適場面,周淑禧用明快靚麗的色彩點染人物、山水, 并利用人物服飾及馬鞍的紅色與山石的綠色形成色調(diào)上的鮮明對比,以加強活潑明朗的視覺效果。
《茶花幽禽圖》立軸,絹本設色,縱43厘米,橫26.9厘米,F(xiàn)為南京博物院藏。 畫中山茶花枝倒掛,彎曲有致,一只彩禽停在短枝之上,正向下張望。畫法工整細膩,有宋人意韻。構(gòu)圖以疏秀見長,上下兩叢茶花相為呼應,使畫面均衡之中又見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