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1989年《憤怒的出租車》編劇
1990年《走出沼澤》編劇,與蔡傳道、尤小剛合作 1991年《京都紀事》編劇,與李曉明合作
1994年《給你愛心》編劇,與高滿堂等合作
1997年《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導演,
1998年《追逐墨爾本》導演、編劇,與吳龍海、閻欣寧合作
1999年《人蟲》導演、編劇,與劉一達合作
2000年《黑血》導演、編劇,與姚東氚合作
2001年《人蟲續(xù)集》導演、編劇
2002年《眾里尋她千百度》導演,
2003年《人生幾度秋涼》導演、編劇,
2004年《無字碑歌》導演、編劇,與張文華、李憶嘉合作
2005年《朱元璋除惡下陳州》導演、編劇, 合作導演:王志強,與張文華合作
2006年《守候幸福》導演、編劇,與張人捷、劉奎序合作
2007年《寬恕》導演, 主演:王志文、許晴、李依曉、劉曉虎
2008年《魔方》導演,合作導演:高偉峰主演:馬躍、程前、孫清、高奕、李成儒
2009年《諜變1939》導演, 主演:董勇、許晴、王佳寧、王曉晨
2010年《經(jīng)營婚姻》導演, 主演:朱雨辰、李念、張鐵林、李成儒、孫桂田
2010年《紅墻綠瓦之殘陽》導演, 主演:李成儒、朱紫汶、陳莉娜、蔣愷
2011年《感動生命》導演, 主演:王志文、霍建華、張鐵林、李成儒、顏丙燕、韓青、王斑、劉思言
榮譽記錄
《追逐墨爾本》 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
《京都紀事》 獲華地區(qū)優(yōu)秀長篇電視連續(xù)劇。
《守候幸! 獲2007“最佳收視貢獻獎”。
《寬恕》 獲2007—2008年度“收視優(yōu)秀獎”。
作品簡介
《人生幾度秋涼》簡介
《人生幾度秋涼》描繪的是一幅民國初年軍閥混戰(zhàn)、百姓動蕩的眾生百態(tài)圖:清室后裔富三爺(張鐵林)不甘心失去權勢,野心勃勃的搜集古玩、養(yǎng)戲班子,想借此結交洋人延續(xù)光耀;樂善好施的儒商( 李誠儒)接管了古玩店;而奸商余旺財( 李立群)則為發(fā)財不擇手段;還有 斯琴高娃的“沒落家族掌門人”、 史敏的“戲班當家人”都為這部戲增添了濃濃的京味。
《人蟲》簡介
陳燕民身兼這部戲的編劇和導演,繼《人蟲》(及續(xù)集)、《京都紀事》后又過了一次京味電視劇癮。高大爽朗的他,畢業(yè)于中文系,京劇、古玩、字畫鑒賞無一不精,不過沒什么“古里古氣”,而是快人快語,說到激動處還直拍大腿。被問到為何“重復”在傳統(tǒng)文化甚至京味文化這個領域里,他眼睛發(fā)亮、扳著指頭給我們數(shù):“首先,《人蟲》里只有5集古玩的戲,我拍得不過癮,很多人看得也不過癮;其次,近年來古玩熱起來了,據(jù)說文藝作品的興旺對咱們國家的文物回流都有推動作用呢!還有,選取的是民國初年這段時間,從1912年到1929年這17年,軍閥混戰(zhàn),政府混亂,內閣大臣任職最長時間的是6個月零8天,最短的只有3個星期!民生百態(tài)更是紛繁復雜,京味、民俗味很多都是那個時候形成的。但是拍這段歷史的電視劇卻不多,以至于從 臺灣來的李立群,不知道 北洋軍閥是什么呢。最后嘛,就是我早就想把古玩和京劇結合起來了,這兩種都是 國粹呀!”
《人生幾度秋涼》與《五月槐花香》的區(qū)別
面對“與《五月槐花香》的區(qū)別”這個也許被問過很多遍的問題,他還是耐心地說“就是我剛才說的后面那兩點嘛,選取的時間不同、凝聚的文化不同嘛!钡浾邆冿@然還是不滿足:“《人生幾度秋涼》和《五月槐花香》題材相近,主要演員重復(張鐵林),現(xiàn)在又前后腳地播出,您不擔心?”陳導歪著頭想了想,笑了——被自己的比喻逗笑了:“你家生個兒子,我就不能也生個兒子?嘿嘿,這是從市場、從生存角度講。其實我也很委屈,是我這個戲籌劃在先的呀!有意思的是,那天正好張國立他們和我們都在電視臺錄制節(jié)目,他們從樓梯上下來,與我們對頭碰,國立笑說u2018我們剛才可說自己的戲好來著!u2019我也笑笑u2018那也不能你們好,我們的戲就死了呀!u2019”
越說越激動的陳導忍不住爆料說:“有人還曾經(jīng)打電話叫我們別拍了呢!這未免太小心眼了吧!我一聽就叫張鐵林比較兩個劇本,有重復的地方我都可以刪!就憑我的知識和對古玩的熟悉,這樣的戲寫100部沒問題!”
京口:李立群最勤練道具:七成是真古董 “李立群的母親就是老北京的世家子弟,而且他的普通話已經(jīng)是臺灣演員中最好的了,但是在片場,休息時他很少打手機、聊天什么的,而是一有空就拿著報紙、劇本練“京口”,很敬業(yè)呀。這個戲的很多演員都是古玩愛好者,李立群本人在瓷器方面頗有研究,他老婆會畫,他會燒制,兩人邊畫邊燒,瓷器都賣掉了呢。悓坪跤行┝w慕)還有張鐵林的手札收藏在國內是這個(翹起大拇指)!”
“劇中的古董道具有7成是百分之百的真品!開始時琉璃廠的一個老板給我提供了很多仿制品,后來世界收藏家協(xié)會的王京斌聽說了我的戲,親自把好多古董拿來供我拍!一個釉里紅大瓶就值1700萬美元呀!我當時一下子血就沖到腦袋上了,這戲也得拍好,古董也得看好,否則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我愿意一輩子拍這樣的戲
陳燕民的戲也許將繼續(xù)沿著一條路線走:傳統(tǒng)文化。即將開拍的《無字碑歌》(陳導基本同意稱它為“為武則天平反的戲”)又讓他看過了300多萬字的歷史資料,做了10多萬字的筆記,光筆芯就寫完了8根!文化氣息如此濃厚的一個導演,不怕作品不適應現(xiàn)在的商業(yè)社會嗎?“我承認現(xiàn)在快餐文化盛行,但就在天津,一群高中生來和我談《古玩蟲》,說的真好,感動得我都快哭了。他們不就是吃麥當勞長大的一代嗎?所以咱中國的影視作品也一樣,有快餐,也要有譚家菜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我愿意一輩子拍這樣的東西!”
這位執(zhí)著于編劇、導演的陳燕民,問起他《人生幾度秋涼》在美術館和王府井的大幅宣傳照,他只說了句“負責宣傳的人做得很好”,顯然只把心思放在了拍戲上。
《經(jīng)營婚姻》簡介
活潑靚麗、率性而為的80后女孩兒羅青橙,與為人隨和、包容但渴求自由的70后北京男葉小魚交往兩年后,主動“逼”婚,迫使自小就對陷入“婚姻囚籠”充滿恐懼的葉小魚克服了“婚姻恐懼癥”,和她登記結婚。
起初,兩人對婚姻都沒有更深的了解,加之一個身為70后男,一個是80后女,雙方有著先天迥異的生活理念、思維方式和婚姻價值觀,例如一個視做家務為己任,另一個崇尚零家務;一個向往奔放自由的心,另一個卻要把他捆綁在身上就像自己獨占的小零件;一個視生養(yǎng)后代為天倫之樂,另一個唯恐生了小孩會奪走自己“永遠的、惟一的寶貝總裁”位置而有意丁克……
正所謂“婚內無小事,一吵即漩渦”,兩個人一次次的小摩擦、小沖突、小矛盾,在雙方家庭、家族、兄弟幫和姐妹淘等等外力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向著更廣更深、更不可預知的方向發(fā)展,逐漸演變成一個巨大的婚姻漩渦,將羅青橙與葉小魚帶向不可預料的境地,直接威脅著兩個人愛情、婚姻和家庭的存續(xù)。他們應該怎么辦?
相關內容
電子版首頁 - 娛樂周末 - 陳燕民 沉迷京味
陳燕民 沉迷京味
。ㄏ阄瓷 就到秋涼熒屏古玩 不怕撞車
這樣的戲 我寫100部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