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就
曾為京劇、漢劇、楚劇、荊州花鼓戲、隨州花鼓戲、黃梅采茶戲等劇種和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譜曲,編曲的湖北漁鼓:《洪湖漁歌》1956年獲全國職工匯演一等獎;編輯《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湖北卷》1997 年獲文化部個人編纂一等獎;戲曲音樂專著《戲曲新題》1996年獲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全國一等獎。80年代以來發(fā)表的《戲曲音樂特征的南北兩大屬區(qū)論》、《四首漢族民歌的特征覆蓋與板塊分布》、《傳統(tǒng)音樂的兩大終止群體》、《漢族調式的平衡原則》、《戲曲腔式及其板塊分布》、《戲曲聲腔分類新論》、《中國戲曲音樂形態(tài)的民族性》、《二黃源于鄂東北辯》、《弋陽腔的若干質疑》、《說唱音樂創(chuàng)編十法》、《戲曲聲腔分類新論》、《梁山調腔系論證》、《二黃源于鄂東北辯》、《弋陽腔的若干質疑》、《漢調面世與皮黃腔的個性》、《民間音樂的調式體系與調式分布》、《民間音樂的調式型號與板塊分布》、《戲曲音樂三絕》、《戲曲作曲的“眼”》、《中西音樂結構的審美異同散論》、《音樂的遺傳基因》、《風格、個性、主題》等幾十篇學術論文。還著有《湖北民間音樂概論》與《民族音樂新論》、《民族民間音樂概論》文集,完成教育部科研課題“湖北民間音樂研究”,并負責2003年文化部國家重點課題“20世紀戲曲音樂發(fā)展的多視角研究”。著有《20世紀戲曲音樂發(fā)展的多視角研究》等。深化了對民族音樂形態(tài)學、地理學、聲腔史學、分類學以及作曲理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