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紅艷, 女,1967年出生。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礦產(chǎn)資源研究所礦物學與微束分析室副主任,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秘書長,《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編委,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微束分析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學習經(jīng)歷
1988年7月獲本科學位,核能及同位素地質(zhì)專業(yè),南京大學
1991年7月獲碩士學位,地球化學專業(yè),南京大學
2003年1月獲博士學位,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yè),法國Rennes第一大學
科研經(jīng)歷
1991年7月從南京大學分配至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礦產(chǎn)資源所工作。1999年9月以前,主要在華南地區(qū)開展對金礦床及鎢多金屬礦床的礦床地球化學研究工作。1999年9月以來,主要在大別-蘇魯造山帶開展對高壓-超高壓變質(zhì)巖石的微量元素及Rb-Sr、Sm-Nd、U-Pb同位素研究工作。負責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項目以及地礦部定向科研項目,并作為骨干成員參加了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地礦部重點基礎研究項目以及中法科技合作項目的研究工作。
目前研究方向:超高壓變質(zhì)過程的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學響應
在研項目:
1、中國大陸科學鉆探樣品與資料的多學科綜合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同位素地球化學專題負責人。
2、南蘇魯?shù)貐^(qū)榴輝巖退變質(zhì)過程中Rb-Sr、Sm-Nd、U-Pb同位素體系的演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負責人。
3、洋殼、陸殼俯沖的時空轉(zhuǎn)換,973項目課題,負責人
4、蘇魯超高壓變質(zhì)帶深俯沖陸殼折返過程中的熔體/流體活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負責人
主要成果
在國內(nèi)外核心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十一篇;與他人合著礦床學專著兩本,均為第二作者;獲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排名第二;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