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人物簡介;
周藍萍(1924-1971),湖南湘鄉(xiāng)人,抗戰(zhàn)時入了在重慶開辦的u2018中央音樂干訓班u2019,后來畢業(yè)于上海音樂?茖W校。解放后,國民黨政權和許多大陸的知識分子紛紛來臺,周藍萍就是其中之一。在臺的日子里,周藍萍先生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作品,是當時影響力最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綠島小夜曲》不僅在中國臺灣島流行,還在東南亞各地流行,被譯成多語的歌詞。
周藍萍非常的熱愛音樂,經(jīng)常工作到廢寢忘食,甚至生病也不以為意。1971年,周藍萍抱病為電影<紅胡子>配樂,由于工作太勞累,不慎得了急性盲腸炎,為了趕參加影展時間,竟拿止痛樂當救命丹,直到完工后回到家不支倒地才送往醫(yī)院,但已潰爛成腹膜炎,手術時又引發(fā)原有的心臟病,終告不治。不少人都說,如果周藍萍不那么早逝,國語流行歌曲樂史必須得重寫。
周藍萍逝世時,<綠島小夜曲>詞作者潘英杰送了他一副挽聯(lián):u2018低吟綠島小夜曲,永懷家在山那邊u2019。
著名作品;
周藍萍先生的名曲:<綠島小夜曲>,<高山青>,<月光小夜曲>,<回想曲>,<一朵小花>,<山前山后百花開>,黃梅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全部插曲,<愿嫁漢家郎>,<碧蘭村的姑娘>,<昨夜你對我一笑>,<我有一份懷念><黃梅調(diào)—讀西廂>等等。
作品詳介;
《高山青》作者應為邵氏名導張徹所作,張徹原名張易揚,浙江省青田人,1923年生于上海。1947年在上海國泰及大同電影公司任編劇,1949年拍攝處女作《阿里山風云》,此片主題曲《高山青》也是出自其手筆,流傳至今。
《高山青》是香港導演張徹唯一創(chuàng)作的曲子,受歡迎的程度很高,雖然不是真正的民謠,但總被誤以為是原住民的傳統(tǒng)民歌,其實只是應用原住民山歌的曲式所譜寫而成的創(chuàng)作歌曲,還曾一度傳為周藍萍所作,后經(jīng)證實,才知為張徹的作品。這也是他唯一的填詞的一首歌。作曲的是鄧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