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文智波(文子)
文智波(文子)檔案
文子,原名文智波。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現(xiàn)任二炮文工團創(chuàng)作室創(chuàng)作員。本科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和二胡雙專業(yè)),研究生結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音樂創(chuàng)作涉掠不同題材和眾多風格,多年來,為數(shù)十部電影和電視劇作曲;為國內及海外著名唱片公司創(chuàng)作并制作唱片多張;為眾多歌手和樂手擔任音樂制作人;創(chuàng)作舞臺劇六臺;創(chuàng)作歌曲數(shù)百首;與眾多個類型的著名導演有過成功合作,作品多次獲得各類大獎。
文智波《三更雨·愿》
2010年12月10-11日,《三更雨·愿》將作為《中國意象》上半場的表演作品,在國家大劇院進行演出。此次作品立意都是以東方文化為主體,并符合歐美主流審美習慣,作品有力而不張揚,含蓄而不沉悶,簡約并適當留白而不簡陋,對幫助西方主流社會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親和,效果明顯。
《三更雨·愿》是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委約作品,文智波(文子)擔任整個作品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制作,也是整臺舞劇的音樂總監(jiān)。2006年以來,該劇目被邀參加過很多國際藝術節(jié)的演出,廣受好評,現(xiàn)已成為北京現(xiàn)代舞團的保留劇目。
以下為該劇目參加過的國際中國藝術節(jié):
2007年 參加西班牙馬德里藝術宮“中國藝術節(jié)” ;
2007年 參加北歐三國“中國藝術節(jié)”;
2008年 參加英國倫敦皇家歌劇院“中國藝術節(jié)”;
2008年 參加意大利羅馬音樂公園“中國藝術節(jié)”;
2009年 陪同溫家寶總理出訪以色列,參加國務院新聞辦“感知中國”以色列藝術節(jié);
2010年 中比文化年參加比利時Europalia藝術節(jié)。
文智波專訪
三更聽雨說文子
今夏6月20日,當來自東方的現(xiàn)代舞劇《三更雨·愿》在“威尼斯雙年展”首演時,連那些挑剔的評委,也在感悟東方哲學的玄妙時擊節(jié)叫好,發(fā)出了“不可思議”的贊嘆。威尼斯雙年展始于1895年,是當代藝術的跨國界展示,被譽為“前衛(wèi)藝術的奧林匹克”,每兩年舉辦一屆,一個多世紀以來一向以推動和展現(xiàn)最先鋒和最具開創(chuàng)性的藝術作品為宗旨,雙年展由威尼斯電影節(jié)、威尼斯建筑與美術展、威尼斯音樂節(jié)、威尼斯國際當代舞蹈節(jié)組成。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高品質的作品遴選和精密的組織能力,威尼斯雙年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活動之一。被雙年展選中邀請參加藝術節(jié)已經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得到藝術節(jié)的委約創(chuàng)作合約更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北京現(xiàn)代舞團的這出原創(chuàng)舞劇在這個開放性的展示中秀出了東方神韻,在視頻、裝置藝術品等各類藝術匯聚的洪流中聳起了拍岸驚濤。
在現(xiàn)代舞團的實驗劇場欣賞這出舞劇時,我一直激動著,思考著;尤其是那詭譎而又瑰麗的音樂,讓人思緒紛飛。夜半唏噓醒來,依稀聽得泉在石上流、雨叩老屋瓦,淅淅瀝瀝間驟然咆哮起來,漸又音杳如泣。此時魂不守舍,疑己為客。三更聽雨,不知是殘夜的鴉鳴還是甫曙的雞啼,不知是天籟的吟唱還是靈魂的夢魘,抑或是花鳥魚蟲草們的悄聲耳語?
現(xiàn)代舞劇《三更雨·愿》的音樂,若晚潮帶雨而來。5個篇章的每一個起訖點,每一個起承轉合的節(jié)點,都有不一樣的水聲、雨聲,引領觀眾進入一波三折的劇情和生死交替的五度輪回。這出舞劇音樂的創(chuàng)作者,莫非冥冥中接受了水神的暗示?如果你曉得文子的身世,便不會再詫異了。他的童年是在多水多雨的江西老家度過的,那無休無止的淫雨,單調且惱人,可在文子聽來,是鄰家婆婆嘮叨的鄉(xiāng)村故事,是行吟詩人說唱的瑰麗傳奇,是地外生命遙遠的回響。聽夜雨漲池,他孤棲憶遠;聽春雨潤物,他恣情快意。文子本名文智波,正所謂智者樂水。兒時這些聽覺的記憶,使文子堅信:水聲和雨聲,還有雨后重新活躍起來的蟬鳴聲,具有宏大的敘事能力和非凡的抒情性;于是,他采集自然的聲響成為音樂資源,并升華為人格化的形象標志,時而潺潺說禪,時而澎湃贊禮,隨著劇情發(fā)展的漩流而跌宕起伏。
文子的音樂人生艱辛而多彩。從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到中央音樂學院,從中國歌舞劇院到獨立音樂人,歷經藝術砥礪終于漸入佳境。他先后為《八千里路云和月》、《西部歌王》、《紅娘》等30多部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音樂,所作歌曲在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兩度獲得一等獎;創(chuàng)作《三更雨·愿》的音樂,是他又一次探索性的藝術沖浪。
舞蹈和音樂是最徹底的表情藝術,文子和編舞高艷津子也是純粹的藝術家。借著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合作,他們在肢體和聲音的兩種語言中仁智互見,在現(xiàn)代藝術與傳統(tǒng)藝術的跨界地帶從容游走,在生命的輪回間做著弧型的運動。兩人天造地設般地達致藝術默契,抒情情與景會,敘事事與心諧,揮灑自如,無意求詩而詩自至。他們共同演繹的充滿神秘意味的人生命題,也許有些深奧,但他們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有誰能觀之遲鈍、聞之麻木呢?文子肯定欣賞無可比擬的人聲:嬰孩墜地時的啼哭,老人彌留時的絮語;敵我搏斗的吶喊,陰陽媾合的呻吟;月光下的喃喃情話,懸崖邊的凄厲悸叫;午夜未眠人的聲聲嘆息,以至撒哈拉沙漠黑人部落的祭祀吟誦,暖意融融的《波羅蜜多心經》合唱。在他巧妙奇崛的調度下,人聲與天籟融合了,花鳥魚蟲草與人融合了,整個音樂臻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所有生命共同感知的痛苦與快樂。這部舞劇音樂對生命神秘的隱喻,無不充滿憂郁而又蔥蘢的詩意;直讓觀眾在80分鐘里身端坐而心顫栗,分分秒秒地發(fā)生著靈與肉的雙重反應。細微之處傾耳諦聽,恐遺漏了生命故事中的緊要細節(jié),但轟然大作時,又想捂耳躲避,實不忍那絕命般的長慟號哭。
你聽,“鳥”樂章里巫娜的古琴、崔軍淼的中阮,“蟲”樂章里常靜的古箏,聲雅妙而意悠遠;青年歌手曹芙佳委婉的哀嘆、空靈的低吟,表明歌者與作曲家間的慧心悟而神韻通。顯然,文子喜歡單純但又烙著滄桑印記的民樂和細膩婉轉的人聲。用它訴說生命的生生不息,柔弱卻堅韌,從遠古走來裊裊不絕,任前路迢迢依然故我。文子在一出現(xiàn)代舞作品的詮釋中,既表達了先鋒意識,也表達了對傳統(tǒng)的尊重。
也曾疑惑:那音樂像是被扼住歌喉的報曉雄雞,欲暢啼而聲澀滯。何故如此感傷,乃至令人壓抑得窒息?文子解釋說:人生就是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但命運多舛,無奈多于遂意。西南的一些古老村寨,每逢婚禮卻大放哭腔。人生就是這樣,悲歡離合,生死無常。舞劇里喜娘的紅色蓋頭,該是喜慶和生命延續(xù)的象征,但蚊蟲口唇上殷紅的血,又是什么?倘失卻這嗜血的功能,那微弱而短暫的生命何以茍全?文子?蚊子?文子在舞劇最后一個“蟲”環(huán)節(jié),忍不住親自引吭哼唱,其聲蒼涼沉郁。在自家錄音棚完成的這部音樂作品,不停地刪削增補,耗費了文子不少心力。不要苛責藝術家太過悲情。當塵拂掃不去命運的陰霾、肩部的靠旗幻化為禁錮的繩索而不是騰飛的翅膀時,你怎能不嘆息“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飚塵”?但心中有愛就有“愿”,即使凋零為枯草,火燒為灰燼,也會希冀來年“春風吹又生”的。劇中不時出現(xiàn)的鑼鼓點,緊一聲,慢一聲,就是頑強生命的一聲聲吶喊,就是心靈沸泉的奔突與沖動!在創(chuàng)作者悲愴情懷的深處,流淌著的是綿綿不盡的愛意,沛然淹貫于幕啟幕落,更深情相伴著花開花謝、草榮草枯。這愛,不是男歡女愛,而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慈愛。
曾在北大研修過兩年哲學的文子,當他進入由虛靜而致迷狂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時,若天馬行空,見世間可用之意象,便信手拈來,不拘一格;但他卻會執(zhí)拗頑強地表現(xiàn)屬于自己的音樂邏輯和玄思妙悟,在強烈的悲劇感中傳遞同樣強烈的愛的福音。我認為,這正是他作品的審美重心和一個藝術家的價值承當。因以為文,聊作鼓吹!
文子作品列表
獲獎作品
電影配樂
《紅娘》、《西部歌王》、《秘語十七小時》、《小雨之歌》(臺灣)、《制服》、《夜車》、《誰的眼淚在飛》、《連鎖事件》、《郎在對門唱山歌》(獲得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最佳音樂獎”。
)等。
舞臺劇
《在路上》、《夕鶴》、《鹿回頭》、《三更雨.愿》、《神人暢》等。
專題記錄片:《中國》(臺灣)、《八千里路云和月》(臺灣)、《中國婦女》等。
歌曲
《故事》、《盡頭》、《紅娘》、《我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大地》(譚晶參賽獲獎歌曲)、《決不負約》(曹芙嘉參賽獲獎歌曲)、《浪淘沙》等。
文子音樂創(chuàng)作簡表
一、電影
1、音樂電影《紅娘》(1998年。黃建中導演,屈塬作詞。該片獲得第22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2、故事片《一個聾、啞、盲人的謀殺案分析》(1999年)。
3、故事片《愛在黎明》(1999年)。
4、故事片《紅發(fā)卡》(2000年)。
5、電視電影《刑警叔叔住我家》(2000年)。
6、故事片《秘語十七小時》(2001年。章明導演。該片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韓國斧山電影節(jié)、柏林電影節(jié)、香港電影節(jié)等十幾個國際電影節(jié):音樂入圍德國波恩國際電影音樂節(jié),為中國首部入圍此電影音樂節(jié)的作品)。
7、故事片《魯鎮(zhèn)往事》(2002年。章明導演)。
8、臺灣故事片《小雨之歌》(2002年。連錦華導演。該片入圍2002年日本FILMX國際電影節(jié))。
9、電視電影《驚心假日》(2002年。章明導演)。
10、故事片《制服》(2003年。刁亦男導演。該片獲加拿大溫哥華第22屆國際電影節(jié)龍虎大獎、第33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jié)特赦國際獎;紐約現(xiàn)代藝術館收藏作品。)。
11、故事片《結果》(2005年。章明導演)。
12、故事片《帶藍花花的白裙子》(2005年。李勇導演)。
13、故事片《夜車》(2007年。導演:刁亦男。該片獲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競賽單元、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影節(jié)藝術貢獻獎、巴塞羅那獨立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獎、里斯本電影節(jié)“里斯本之城”特別獎)。
13、故事片《誰的眼淚在飛》(2007年)。
14、故事片《暴雨將至》(2009年。江小魚導演)。
15、故事片《兩天兩夜》(2009年。朗辰導演)。
16、故事片《郎在對門唱山歌》(2009年。章明導演)。獲得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最佳音樂獎。
17、故事片《連鎖事件》(2010年,朗辰導演)。
二、電視劇
1、十二集音樂電視劇《西部歌王》(1996年。黃建中導演)。
2、十五集電視連續(xù)劇《顧城》(1996年)。
3、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心霧》(1997年)。
4、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等你說愛我》(1998年)。
5、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母親的故事》(1999年)。
6、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老虎、棒子、雞》(1999年)。
7、三十集電視系列劇《派出所的故事》(2000年)。
8、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天地養(yǎng)我》(2001年。李云亮導演,主題歌詞:喬羽)。
9、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永不低頭的向日葵》(2002年)。
10、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我愛陽光》(2003年)。
11、二十集電視連續(xù)劇《代價》(2006年)。
三、電視專題片、紀錄片
1、臺灣大型電視專題片《中國》(1992年)。
2、臺灣大型電視專題片《八千里路云和月》(1992-1994年)。
3、世界廣告大會宣傳片(2004年。該片在國外廣為播映)。
4、紀錄片《唐唐》(2004年,涵子導演,該片入圍柏林電影節(jié)紀錄片單元)。
四、音樂劇、舞臺劇
1、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特別節(jié)目音樂劇《在路上》(1998年)。
2、中央戲劇學院公演音樂劇《夕鶴》(1999年)。
3、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特別節(jié)目音樂劇《龍的心》(1999年)。
4、大型海南人偶音樂劇《鹿回頭》(2003年。該劇為三十臺國家精品工程之劇目)。
5、現(xiàn)代舞劇《三更雨.愿》(2006年,高艷津子導演,該劇為威尼斯雙年展委約作品,于2006年六月22日在威尼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現(xiàn)代藝術節(jié)]舉行隆重的世界首演,得到觀眾的全場起立致敬,被藝術節(jié)藝術總監(jiān)稱贊“美,超越了想象的極限”, 并獲得“2006年度藝術方向獎”)。
6、擔任第九屆全軍文藝匯演劇目《驕子從軍》音樂總監(jiān)并創(chuàng)作,獲得業(yè)界好評和優(yōu)異成績(2009年)。
7、與導演陳凱歌合作,創(chuàng)作主題晚會《吉祥頌》(2009年,晚會主要演員有:李傳韻、毛阿敏、王菲、成龍、謝霆鋒韓磊、孫楠等)。
8、擔任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花車巡游演出的音樂總監(jiān),并負責創(chuàng)作制作全部音樂。
五、唱片、專輯
1、唱片《孫佳星影視歌曲集》(1988年。配器并制作)。
2、美籍華人曾凡一女士唱片專集《東方神話》(1995年。創(chuàng)作并制作)。
3、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發(fā)燒碟《美人兒》(1997年,創(chuàng)作并制作)。
4、時任中國交響樂團、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韓國良長笛獨奏曲專輯《風中的羽毛》(1998年,創(chuàng)作并任制作人)。
5、時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維也納青年交響樂團小號首席文智涌小號獨奏曲專輯《局外人》(1998年,創(chuàng)作并任制作人)。
△《風中的羽毛》和《局外人》均獲2000年度中國音像制品二等獎(每三年評比一次的該行業(yè)最高獎)。
6、個人音樂專輯《八十年代》(2000年,環(huán)球音像出版社出品)。
7、音樂電影《紅娘》音樂專輯《紅娘》(1999年。創(chuàng)作并制作。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
8、發(fā)燒碟《寂寞如花》(2005年,創(chuàng)作并制作)。
9、發(fā)燒碟《梅蘭芳》(張其萍專集,2007年,制作)。
10、發(fā)燒碟《軍歌紅》(曹芙嘉專集,2007年,制作)。
11、完成創(chuàng)作歷時五年之久的原創(chuàng)世界音樂專輯《神人暢》,并與 “根” 樂隊(”The roots” ,美國最著名的Hip Hop樂隊)一同完成制作和錄音(2008年)。
六、歌曲
1、《你說》(1993年。馬峰作詞)。
2、《盡頭》(1993年。馬峰作詞)。
3、《就算是夢》(1995年。馬峰作詞)。
4、《我是風》(1995年。喬方作詞)。
5、《無心的人》(1995年。喬方作詞)。
6、《紅旗飄飄》(1995年。喬方作詞)。
7、《東方神話》(1995年)。
8、《大地》(2000年。屈塬作詞。歌手譚晶以此曲獲第九屆央視青年歌手電視大賽通俗唱法專業(yè)組第一名、馮瑞麗以此曲獲金鐘獎第一名、劉曉春以此曲獲)。
9、《有我有他》(2004年。范學宜作詞)。
10、《喚愛》(2004年)。
11、《沉默的雷霆》(屈塬作詞。2004年獲第八屆全軍文藝會演創(chuàng)作一等獎)。
12、《你有美麗的心靈嗎》(喬羽作詞,聯(lián)合國“世界水大會”主題歌)。
13、《真情》(屈塬作詞。2005年獲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
14、《數(shù)字神兵》(2006年,央視第十二屆電視大獎賽決賽作品)。
15、《決不負約》(2006年,予子作詞,歌手曹芙嘉以此曲獲央視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團體決賽通俗組第一名,個人決賽銀獎)。
16、《山湖之戀》(2009年,屈塬作詞)。
17、《浪淘沙》(2009年,江上青作詞)。
18、《我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2005年,徐志摩作詞)。
19、《玉樹常青》(2010年,屈塬作詞)。
七、舞蹈音樂
1、舞蹈《那一片白楊》(1999年,獲第七屆全軍文藝會演作曲二等獎)。
2、大型海南人偶音樂劇《鹿回頭》中多個舞蹈(2003年)。
3、《軍人沒有稍等》(2009年,第九屆全軍文藝會演劇目《驕子從軍》中的節(jié)目)。
4、《帶著;諄懋敱罚2009年,第九屆全軍文藝會演劇目《驕子從軍》中的節(jié)目)。
5、《尋》(2010年,《王亞彬和她的朋友們》下半場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