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博導
研究員,男,1965年11月生于湖南省安仁縣,悉尼大學博士,西南大學副校長,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柑桔研究所所長,中國農科院二級學科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重慶市人大代表。1986年畢業(yè)于西南農業(yè)大學植保系,1990-1997年業(yè)務考評連續(xù)8年優(yōu)秀;1997年獲
澳大利亞國際農業(yè)研究中心(ACIAR)的John Allwright
獎學金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攻讀分子病理學博士學位,畢業(yè)時獲澳大利亞農業(yè)研究所有突出貢獻獎,于2001年4月學成回所擔任植保室主任和主持籌建"國家柑桔苗木脫毒中心"工作,從事柑桔病毒類病害研究和無病毒繁育體系建設,F(xiàn)任中國植保學會理事、中國植病學會理事、中國植物病毒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植保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南農業(yè)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yè)科學》編委、《中國南方果樹》副主編、《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副主編、國際柑桔栽培學會會員、國際柑桔病毒學家組織成員。農業(yè)部國債項目、國家計委農業(yè)高新技術產業(yè)化項目和國務院三建委柑桔產業(yè)化項目的評審專家,第15屆北京國際植保大會柑桔祝會議中方召集人。
周常勇研究員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四川省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技術及體系研究"1993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六完成人),"建立重慶市柑桔良種無病毒繁殖體系的技術研究"1997年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六完成人),"柑桔幾種重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1997年獲農業(yè)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六完成人)。"以生防為主的柑桔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1991年農業(yè)部核準為科技成果(91農科鑒0252),"柑桔病毒病和類似病毒病害發(fā)生于分布鑒定和無病毒良種庫的建立"1999年農業(yè)部核準為科技成果(99農科鑒050,第三完成人)"柑橘病毒病和檢疫類病害分子檢測及無病毒三級繁育體系技術"2006年重慶市科委核準為科技成果。以第一作者發(fā)表的論文40余篇,學報級10余篇。
鐘廣炎,男,博士,研究員,1963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湖南農學院園藝系,獲農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yè)于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研究生院,獲農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yè)于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2000-2004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博士后學習。
現(xiàn)為美國植物生物學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重慶市植物病害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品種資源與育種研究室主任,柑桔信息中心主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二級杰出人才。有10多年的國內和近10年的歐美科研經歷,有近40篇了論文在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hysiologia Plantarum,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Plant
Physiology, the Journal of Horticultutural Society of America
等權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參加過5次國際學術會議,并3次應邀在會議上作學術報告。擁有五個學術成果和一個發(fā)明專利。
主持承擔承擔科技部"973"前期項目"柑橘BAC文庫和cDNA文庫的構建及EST的分離和鑒定"、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RNAi/PTGS原理的抗柑橘衰退病育種"、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柑橘cDNA文庫的構建和SSR、SNP、INDEL分子標記的獲得"等項目的研究工作。感興趣的方向還包括柑橘育種、植物對乙烯的反應等。
代表性著作:
Analysis of microsatellites in citrus unigenes. Acta Genetica Sinica 2006
33(4):345-353
Profiling ethylene regulated genes in Arabidopsis by microarray. Plant Mol
Biol. 2003 53(1-2):117-131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thylene-induced esterase gene isolated from Citrus
sinensis by competitive hybridization. Physiol Plant. 2001,113, 267-274
Effect of 1-methylcycopropene on ethylene-induced abscission in citrus.
Physiol Plant,2001,113, 134-141
Competitive hybrid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isol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genes. Anal Biochem 2000, 282,
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