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中賦
華夏西南,千年古蜀,九頂山下劍南春;洞天福地,物華天寶,馬尾河畔年畫城。
菁菁故土,悠悠綿竹。忠臣孝子綱常地,大將真儒父母邦。自王勃子美,多少文人墨客,不遠萬里而至,留下千古絕唱;到張浚宇亮,無數(shù)仁人志士,躍馬出邑,立德立言于國。
城東翰墨飄香處,紫巖書院也;庠序舊址,綿中前身。
遙想元延祐三年,書院初成;傾城流譽,遠近歸心。川西諸縣,孰能望其項背!理學大師張栻,戊戌六君子楊銳,或于此秉燭而讀,或于此誨人諄諄。
歲月無痕,光陰似箭,彈指千年去也。紫巖數(shù)易其名,曰景宣曰月波,終為今之國重綿竹中學也。
瀾塔巍巍,月波漾漾。桃李天下,才俊輩出。千年文脈,百代學風,豈在朝夕乎?立志立身,實學實行,是訓也,金玉良言,萬世傳承。
戊子之夏,八級大震;塔壞樓危,板房為繼。
沐舉國盛恩,承江蘇大義;九千萬特殊黨費,一億余他鄉(xiāng)親情:助吾異地重建。書院文化,綿中底蘊;
川西山水,江南園林:無不如花盛開新校中。誠為蜀中之最,九州一流。
嗚呼!莘莘學子倘能養(yǎng)自由精神修獨立人格,成人成才成名成家,孝道父母報效華夏,則不枉吾校千年古風亦無愧江蘇之仁與傾國之愛也!
新校落成之際,時任校長蒲曉蓉女士囑余為賦,余亦多有感慨,遂吟是言,懷惴惴之情獻吾校以拳拳之心。
己丑三九紫巖書生高洪珠于綿竹中學板房學校
龍門長歌
《龍門長歌》是《英雄中國2008》系列叢書中的一本,講述了一個災區(qū)作家眼里真實的綿竹大地震。
英雄中國2008系列簡介
《英雄中國2008》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系列叢書有數(shù)十位作家歷時2年精心創(chuàng)作而成,是一部系統(tǒng)再現(xiàn)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史詩畫卷,客觀真實的記錄了抗震救災、災后重建中涌現(xiàn)出的英雄事跡,反映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所迸發(fā)出的偉大民族精神,是具有較高史料價值的紀實文學精品。——史筆春秋,銘記地震災難,謳歌英雄人物,留存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平民視角,講述地震故事,彰顯人性光芒,折射歷史真實,傳承華夏文明 。
獻詞
謹以此書獻給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綿竹里氏8.0級大地震中遇難的1萬多父老鄉(xiāng)親和51萬幸存的綿竹人,以及在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關(guān)心綿竹的所有朋友們。 —— 高洪珠
目錄
總序 英雄詩篇畫祖國序一 難以翻過的災難之頁
序二 真誠實錄震災景況 努力保頓生命光芒
序三 災難中迸發(fā)人性之善
引子:源遠流長的綿竹文化穿越大地震流淌著一種永恒
第一章 天災
第二章 拯救
第三章 重生
第四章 龍門長歌
尾聲:明天的綿竹將更加美麗——梁學忠先生訪談錄
后記:感謝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