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馬仲三(1911—1939),河北省河間市人,回族,幼年家境貧寒。成年后,外出謀生。1937年“七七事變”后,在河間參加張棟臣領導的“義勇軍第二師”,任該師第一大隊大隊長。1938年初,義勇軍第二師被河北游擊軍收編,劃歸游擊軍第十三團。這期間,他組建回民教導隊,任隊長。同年3月,馬本齋組織的抗日游擊軍與回民教導隊合編,他改任副隊長。5月,原人民自衛(wèi)軍干部教導隊開赴河間,與河間游擊軍回民教導隊合編為八路軍冀中軍區(qū)回民教導總隊,任副總隊長。
1939年8月,馬仲三欲拉隊伍脫離八路軍,經(jīng)時任政治部主任的丁鐵石等人勸導說服,報冀中軍區(qū)批準,讓馬仲三帶3匹馬和6枝手槍離開回民教導總隊,離隊后與原大漢聯(lián)莊會骨干分子葛士禎組織一支200余人的抗日隊伍,繼續(xù)與日軍周旋。他帶領隊伍活動在滄河公路西側,伏擊鬼子軍車、偷襲據(jù)點、打擊小股敵人。一天,他率隊伍轉移到東九吉村。聽說東面劉守村有鬼子,便帶領隊伍主動出擊,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zhàn),雙方傷亡慘重。最后,終因寡不敵眾,被敵包圍。敵人抽出刺刀刺中他的肋部,血流如注,當他爬起來再次向敵人撲去時,被后面的敵人開槍擊中,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