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棋事
斯梅斯洛夫1921年3月24日出生于莫斯科,他在父親(莫斯科一家汽車工廠的工程師,曾經在某次比賽中贏過 阿廖欣。)的影響下,6歲開始學棋他從他父親那學到了很多,后來又在他父親的圖書館里看了大量棋書。后來在同學的鼓動下,進入?yún)^(qū)少年宮國際象棋俱樂部學習理論知識和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受30年代中期 拉斯克和 卡帕布蘭卡訪問蘇聯(lián)的鼓舞,斯梅斯洛夫為國際象棋投入了最大的熱忱。
1937年16歲時贏得全蘇少年冠軍, 在1938年傳統(tǒng)的莫斯科冠軍賽上,一位17歲的中學生讓許多大師紛紛落馬,最終成為冠軍(并列),并得到大師稱號。蘇聯(lián)著名國際特級大師 塔爾說道:我想不到會從還沒有大師稱號的無名棋手那里上了一堂如此深刻的戰(zhàn)略課。這位年輕的棋手就是斯梅斯洛夫。"
1941年蘇聯(lián)冠軍賽上,他成績優(yōu)異,年僅20歲就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國際特級大師。
斯梅斯洛夫把自己卓著的棋藝生涯歸恩于刻苦學習、天賦以及美國的國際象棋贊助者、銀行家Maurice Wertheim ,因為正是這位好人使得1945年美國—蘇聯(lián)無線電對抗賽成為現(xiàn)實,那是一場10臺的雙盤數(shù)對抗?赡芎苌偃擞浀昧耍
30年代連續(xù)四次在奧林匹克賽舞臺閃耀成功的美國隊,這次卻輸?shù)萌绱藦氐祝?.5比15.5!在這72小時里,蘇聯(lián)確立了自己世界第一國際象棋強國的地位。斯梅斯洛夫當時兩盤干脆利落擊敗列舍夫斯基,于是那次對抗之后蘇聯(lián)棋界猛然坐穩(wěn)了寶座,同時也包括斯梅斯洛夫令人矚目的戰(zhàn)績。這對于他本人很關鍵,因為之前他的國際賽成績不算很好。如果不是這個勝利,他還去不了1948年精英匯集的海牙-莫斯科世界冠軍頭銜賽。
1948年的五強賽,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冠軍賽。在這次比賽中,斯梅斯洛夫第一次向世界棋壇的頂峰沖刺。結果,世界冠軍被 鮑特維尼克所得,斯梅斯洛夫緊隨其后,被稱為“世界第二棋手”
斯梅斯洛夫的第二次沖刺是在1954年,這一次他以挑戰(zhàn)者的身份,與 鮑特維尼克進行世界冠軍對抗賽。二十四局的對抗賽以12比12下平,按國際棋聯(lián)的規(guī)定, 鮑特維尼克保持稱號,但斯梅斯洛夫通過這一戰(zhàn)斗的磨煉,覺得自己有足夠能力來多去這項國際象棋的最高榮譽。
1957年,斯梅斯洛夫的第三次與 鮑特維尼克進行世界冠軍對抗終于沖刺成功了。在向 鮑特維尼克的再次挑戰(zhàn)中,當下完二十二局時,他已領先3分(勝6和13負3),余下的兩局棋已不用下了。就這樣,斯梅斯洛夫成為棋史上第七位世界冠軍。
1958年,斯梅斯洛夫在世界冠軍回敬賽中輸給了 鮑特維尼克,年僅三十七歲便過早地從已到達的頂峰上滑了下來。但令人感興趣的是斯梅斯洛夫年逾四旬仍然寶刀不老。
斯梅斯洛夫遜位后長達四十年里,他變成了以聯(lián)賽專家而聞名,60年代中期曾連續(xù)八次各聯(lián)賽冠軍,1965年那次排名還在 鮑比·菲舍爾之前。他遍訪世界各地,樹立了一種深深帶有他精妙藝術特質的對局實體。
鮑特維尼克有次曾說,在國際象棋中斯梅斯洛夫無論什么都完美,雖然殘局是后者的專屬領地。 鮑特維尼克應該很清楚這點的,因為他這位最強勁的對手勝他都是以每一種可能的風格、細致入微、以及很多精確的殘局。
1982年他依然擠身于世界冠軍候選人八強之列。更難得的是次年他還繼續(xù)贏得了世界冠軍候選人1/4決賽和半決賽,這時他已六十二歲了,成為有史以來最大年紀的候選人。在1984年當他六十三歲尚能為決定誰是世界冠軍 阿那托里·卡爾波夫的挑戰(zhàn)者而奮斗到底。那次他的對手是風華正茂、冉冉上升的 加里·卡斯帕羅夫,斯梅斯洛夫在激戰(zhàn)中失利,沒有人感到斯梅斯洛夫輸?shù)貌还獠剩喾,他純熟的富有?zhàn)略性的局面性弈法技巧,使人覺得他已超越了第二位世界冠軍 拉斯克的金色的老年。1993年,七十二歲的斯梅斯洛夫還參加了區(qū)際賽的角逐。90年代下半期,七十五歲以上的他在世界女星和元老的對抗循賽中,不止一次地在女星和元老中戰(zhàn)績最佳,令人贊嘆不已。
斯梅斯洛夫年過八旬時,雙目幾近失明,但估計等級分還接近當今特級大師的起始等級,這是很難得的
創(chuàng)作信條
“構思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下棋可以沒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走棋絕不能墨守成規(guī)。在我看來,國際象棋是藝術高于競技,如果沒有想象力,沒有創(chuàng)造思維,也就不會有真正的藝術!
尊重法則
人們似乎找不到比他更正統(tǒng)的講究局面的棋手,大家都知道他的平靜、高雅幾乎超脫的風格,和純樸、純凈而又明朗的戰(zhàn)略,但要仿效他可不是意見容易的事。盡管斯梅斯洛夫的棋風是典型俄羅斯式的,但與 鮑特維尼克有很大區(qū)別。雖然他的棋風表現(xiàn)為平穩(wěn)平和,但為達到目標所使用的手段常常是綿里藏針。他少直露而多詭譎,因為對對手造成的威脅更大。平地起波瀾是他最大的 能力所在。在表面上的神經和情緒相對平和下,他能數(shù)小時地進行著局面子力調運而耐心有余。當機會一旦來臨,他就毫不猶豫地如餓虎般地撲向對手。
斯梅斯洛夫是一位開中殘局全面發(fā)展的局面型巨擎。他既是一位開局專家(愛好者們發(fā)現(xiàn)不少開局中采用“斯梅斯洛夫變著”、“斯梅斯洛夫防御”的命名),他又是一名中局子力調運的更加和殘局圣手。
他著有《國際象棋和諧探索》一書,其中講述他自己的一些最佳對手,十分奇妙,非同一般。他執(zhí)黑無與倫比,中局非常之強,殘局精確無誤。有人說:“同斯梅斯洛夫下棋,對局至第40回合,如果你走39步正確的棋,你只是剛剛接近于同他下和”。
斯梅斯洛夫不但是世界上國際象棋一流高手,并且也是一位出色的男中音歌劇演員,1950年曾參加莫斯科布餌曉伊大劇院角色的試選,斯梅斯洛夫不幸落選,遂投身于國際象棋,成為職業(yè)棋手,這對國際象棋事業(yè)來說卻是極大的幸運。他曾經說:“我生活在象棋和音樂之間!彼岩魳穾нM了象棋。他在和 鮑特維尼克的緊張對局當中他居然對上千名觀眾唱起了瑞士廣播當中的歌劇選段。他1979年的自傳就命名為《愛樂的尋求》,但他終生未放棄對音樂的愛好,以75歲的高齡灌制了俄羅斯浪漫曲的唱片。。
2010年3月27日,斯梅斯洛夫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