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1.河南省化工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男,1938年8月出生,河南省平頂山市人,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現(xiàn)在河南省化工設計院從事化工工藝設計工作。1963年一1967年在吉林化學工業(yè)公司103廠參加引進法國丁辛醇裝置和開車及技術管理;1967年一1969年在河南省輕化廳研究設計院研究室從事“棉芽松”、“a一萘乙酸”研究;1969年至今在河南省化工設計院從事化工工藝設計,作過大小60余項工程設計,曾任主任工程、工程室主任、院總工程師。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持設計的孟縣二化4萬噸/年聯(lián)殲技改工程,居國內領先水平。采用濃氣制矸、二次吸氨、一次加鹽、分級型造粒結晶、晶漿洗滌、液氨直接蒸發(fā)制冷、取消淡液蒸餾塔、用軟水洗滌濾過尾氣、用煅燒冷凝液和洗滌液洗滌濾過機重民修改了制矸塔的結構等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節(jié)省投資800多萬元,利稅增長12倍。分別獲部、省優(yōu)秀設計一等獎、國家級優(yōu)秀設計銀獎。
2.原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
原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武漢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常務理事、高級會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磁干擾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一屆全國電磁兼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電力行業(yè)電能質量及柔性輸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武漢高壓研究所所長、國家高電壓計量站站長、國家電網公司人事董事部主任、中國電科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3.陜西省鳳翔縣語文教師
張文亮
漢族,1953年7月生于陜西省鳳翔縣。中學高級教師。大專學歷。畢業(yè)于陜西教育學院中文系。現(xiàn)任董家河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擔任初三語文教學,陜西師范大學主辦的《寫作導報》特約撰稿人,中國國際教育學會特約高級研究員。主要業(yè)績:多年從事初三語文教學,在長期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多次進行初中語文大循環(huán)教學探索研究,主要致力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研究。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初中作文教學中已創(chuàng)立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已創(chuàng)立了“整體感知—局部閱讀—整體深化—訓練遷移”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已創(chuàng)設了“兩步作文教學法”、“創(chuàng)新作文訓練八部曲”等寫作訓練法。1985年因所帶課程成績名列全縣前茅而被縣政府命名為“縣優(yōu)秀教師”,1989創(chuàng)辦了董家河中學校園“爭鳴文學社”,1998年因指導的學生作品在全國圣陶杯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獲獎而獲市級“優(yōu)秀指導教師”稱號。因課外積極報道教育教學動態(tài)及鄉(xiāng)鎮(zhèn)市場經濟等獲“縣優(yōu)秀通訊員”稱號。曾任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的《作文精選》編輯部特約編輯,全國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在省市級有關報刊發(fā)表作品幾十篇,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曾獲縣、省、國家、國際級優(yōu)秀論文一、二等獎。其中有代表性獲獎論文《創(chuàng)新作文訓練六部曲》發(fā)表于《教研精粹》(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兩步作文”訓練法》發(fā)表于《中國育人雜志》(中國國際教育學會主辦2004·10)和《當代專家論文精選》(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第二卷)、《“整體感知—局部閱讀—整體深化”教學法》入編《全國教師優(yōu)秀教育教學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整體感知—局部閱讀—整體深化—訓練遷移”教學法》在《國際優(yōu)秀作品(論文)》網絡雜志上發(fā)表,并入選人民日報社文化事業(yè)專題部主編的《盛世中華·理論動態(tài)篇》(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等大型典籍。主編初中語文教輔用書《對接中考·語文》(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5),撰寫的多則格言入編《智慧人生經典格言》(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5)和《中華名人格言》(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主編)。指導的學生多人作品曾在省市級刊物上發(fā)表。幾十年來,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勇于開拓,勇于實踐,與時俱進。對我國語文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3年12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授予“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名家”稱號。個人業(yè)績入編《人文科學》“走近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名家”專欄(2004.1)、《盛世中華·中華精英篇》(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中國專家大詞典》(15卷,中國人事出版2005)、《世界名人錄》(中國卷10)等數(shù)十種大型珍藏典籍。
4.商洛市副市長圖
張文亮,男,漢族,1954年8月出生,陜西乾縣人,197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11月參加工作,大專學歷,F(xiàn)任商洛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1971年11月至1979年8月任咸陽市汽車大修廠職工、車間副主任;1979年8月至1980年4月任咸陽地區(qū)統(tǒng)計局干事;1980年4月至1991年12月任咸陽市委辦公室機要科負責人、綜合科副主任科員、信息科副科長(其間: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參加咸陽市委黨校學習,1985年至1987年參加陜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黨政干部基礎科學習,取得大專學歷);1991年12月至1995年1月任咸陽市委辦公室信息科科長;1995年1月至1997年11月任咸陽市科協(xié)副主席;1997年11月至2001年2月任咸陽市秦都區(qū)委副書記;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任咸陽市公用事業(yè)局局長、公用事業(yè)總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任旬邑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其間:2003年3月至2003年7月參加中央黨校縣〈市區(qū)〉委書記培訓班學習);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任興平市委書記;2006年11月至今任商洛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省第十屆人大代表,咸陽市第五次黨代會代表、第五屆人大代表,商洛市第二次黨代會代表、市第二屆人大代表。
5.革命烈士
烈士,1932年參加革命,任紅十軍戰(zhàn)士,1933年在樂平縣作戰(zhàn)犧牲,時年50歲。
6.校園雜志及佳音雜志專欄作家
張文亮,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水土空氣資源系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系教授,校園雜志及佳音雜志專欄作家,擔任學生輔導工作已二十余年。著有《我是曠野的小花——南丁格爾的生命歷程》、《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兄弟相愛撼山河─威伯福斯與克拉朋陪聯(lián)盟》《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牽一只蝸牛去散步》等20多本膾炙人口的書。
《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新百合傳記文叢)簡介:
這是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險家李文斯頓一生感人經歷的描述,在簡短介紹其家世與求學生活后,作者濃墨重彩地詳細記錄了他三次進入非洲的驚險旅程。
150年前,李文斯頓深入非洲這塊被稱為蠻荒的“黑暗大陸”,面對異教文化、叢林猛獸的強勢圍攻,李文斯頓滿懷敬畏、熱忱與信心。透過作者的生花妙筆,其千辛萬苦、九死一生的探險奇遇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37年之久,李文斯頓行走非洲三萬里,在任何危險的時刻,他從沒有對任何人——包括食人族與奴隸販子——發(fā)射過一顆子彈。就醫(yī)學而言,他是進入非洲內陸的第一位醫(yī)生;就地理而言,他是畫出非洲內陸河川、山脈的第一人;就政治而言,他是終止非洲人被販賣為奴的關鍵者;就探險而言,他是打開外界進入非洲內陸的先鋒;就科學而言,他是詳細記載中非洲動物與植物的先河。后世的人,稱他是“非洲之父”。非洲地圖上,現(xiàn)仍有30多個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后世的人,稱他是“非洲之父”。他深得非洲土著的敬愛,至今,非洲人仍稱他是“非洲人的朋友”。
他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宣教士之一(中國有戴德生,印度有克利威廉,而非洲有李文斯頓),他將上帝的永恒之光帶進了黑暗的非洲大陸!
《兄弟相愛撼山河─威伯福斯與克拉朋陪聯(lián)盟》簡介:
近代法制史上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解讀盛行歐洲幾千年的奴隸制度如何終被廢除。
如果近代法制史像是一出舞臺劇,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lián)盟廢除奴隸制度這一幕,無疑是劇中的高潮。這是一本報道戰(zhàn)爭的傳記,這場戰(zhàn)爭雖然沒有人流血犧牲,但同樣激烈而殘酷,這場戰(zhàn)爭是在議會里進行的。八個國會議員,八個基督徒,不同的專業(yè)、不同的政黨、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背景,卻為了打倒奴隸制度而結合在一起。他們以法律的專業(yè)、理性的思索、人道的精神、信仰的力量,在排山倒海的反對、咒罵、威脅、抵制、利誘和壓力之中,經過50年漫長的日子,不改初衷,不采用暴民運動,而以忍耐、和平的立法程序,成功地斷開層層綁捆黑奴的法律枷鎖,幫助成千上萬的黑奴獲得了自由,終止了歐洲大陸幾千年的奴隸制度。
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lián)盟終由被誤解到成為普世公認的19世紀議會政治里的良知楷模。書中人物展現(xiàn)出的公義與良知的政治家風范,前赴后繼的忍耐不屈精神,猶如暮鼓晨鐘,震人心弦。
主要著作
《牽一只蝸牛去散步》、《兄弟相愛撼山河》
7.高級教師
1953年7月出生,陜西省鳳翔縣人。大專學歷,畢業(yè)于陜西教育學院中文系。中學高級教師,F(xiàn)任董家河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初三語文教學,陜西師范大學主辦的《寫作導報》特約撰稿人,中國國際教育學會特約高級研究員,中國延安文藝學會會員。主要業(yè)績:多年從事初三語文教學,在長期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多次進行初中語文大循環(huán)教學探索研究,主要致力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研究。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初中作文教學中已創(chuàng)立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已創(chuàng)立了“整體感知——局部閱讀——整體深化——訓練遷移”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已創(chuàng)設了“兩步作文教學法”、“創(chuàng)新作文訓練八部曲”等寫作訓練法。1985年因所帶課程成績名列全縣前茅而被縣政府命名為“縣優(yōu)秀教師”,1989年創(chuàng)辦了董家河中學校園“爭鳴文學社”,1998年因指導的學生作品在全國圣陶杯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獲獎而獲市級“優(yōu)秀指導教師”稱號。因課外積極報道教育教學動態(tài)及鄉(xiāng)鎮(zhèn)市場經濟等獲“縣優(yōu)秀通訊員”稱號。曾任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的《作文精選》編輯部特約編輯,全國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在省市級有關報刊發(fā)表作品幾十篇,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曾獲縣、省、國家、國際級優(yōu)秀論文一、二等獎。其中有代表性獲獎論文《創(chuàng)新作文訓練六部曲》發(fā)表于《教研精萃》(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兩步作文”訓練法》發(fā)表于《中國育人雜志》(中國國際教育學會主辦2004 10)和《當代專家論文精選》(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第二卷)、《“整體感知——局部閱讀——整體深化”教學法》入編《全國教師優(yōu)秀教育教學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整體感知——局部閱讀——整體深化——訓練遷移”教學法》在《國際優(yōu)秀作品(論文)》網絡雜志上發(fā)表,并入選人民日報社文化事業(yè)專題部主編的《盛世中華 理論動態(tài)篇》(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等大型典籍。主編初中語文教輔用書《對接中考 語文》(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5),撰寫的幾十則名言入編《智慧人生經典格言》(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5)和《中華名人格言》(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主編,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共和國建設者智慧格言寶典》(中國科學出版社2006.12版),《八榮八恥箴言錄》(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11版),《精彩中國 格言藝術卷》(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11版),并獲優(yōu)秀格言創(chuàng)作獎,文學巨星獎。散文《奧運寄語》發(fā)表于《時代的強音——為中國加油 奧運寄語》(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12版),并獲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創(chuàng)作的幾十首古典詩詞發(fā)表于《時代的強音——為中國加油 紅色詩選》(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12版),《永恒的光芒--全國優(yōu)秀詩詞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12版)《精彩中國 當代詩書畫藝術選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11版),《八榮八恥詩詞鑒賞》(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11版),并獲優(yōu)秀詩詞創(chuàng)作獎。同時還有楹聯(lián)散文等作品。指導的學生多人作品曾在省市級刊物上發(fā)表。幾十年來,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敢于開拓、勇于實踐、與時俱進。對我國語文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文學領域中,創(chuàng)作了具有個性特征的諸多格言、古典詩詞,對藝術創(chuàng)作進行了積極探索。2003年12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授予“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名家”稱號。個人業(yè)績入編《人文科學》“走近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名家”專欄(2004.1)、《盛世中華 中華精英篇》(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中國專家大詞典》(15卷,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世界名人錄》(中國卷10)等數(shù)十種大型珍藏典籍。
8.陜西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
負責城市建設、村鎮(zhèn)建設、城鎮(zhèn)化和離退休人員管理等工作。
分管城市建設處、村鎮(zhèn)建設處、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
聯(lián)系陜西省建筑行業(yè)勞動保險基金統(tǒng)籌管理辦公室、陜西省城市燃氣熱力管理中心、陜西省城市節(jié)約用水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