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托馬斯·沃爾夫1900年10月3日出生于北卡羅來納州的山區(qū)小鎮(zhèn)阿什維爾。父親威廉·奧立佛·沃爾夫來自北方的賓夕法尼亞州,是荷蘭移民后裔,墓碑雕刻匠,嗜酒成性。母親朱利亞·伊麗莎白·韋斯托爾是當?shù)厝耍K格蘭移民后裔,做過書籍推銷員和教員。
沃爾夫是家里六個活下來的子女中最小的。他十一歲開始在當?shù)厣纤搅W校,十三歲時就讀阿什維爾市的北州中學,十五歲考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成為家人中受教育層次最高的人。在校期間,沃爾夫任過校報編輯,寫過兩個劇本,由學生劇社演出并自扮主角。畢業(yè)后入哈佛大學深造,師從喬治·皮爾斯·貝克爾學習劇作,兩年完成文科碩士學位,并在47號工作室實驗一年。1922年獲碩士學位,同年他父親去世。
1924年起沃爾夫在紐約大學的華盛頓廣場學院教授英語,斷斷續(xù)續(xù)有六年之久,同時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其間數(shù)次赴歐旅游。在1925年8月,他邂逅阿林·伯斯坦,一位劇院服裝設計師,兩人遂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戀愛。1930年靠出版商珀金斯的幫助獲得古根海姆獎金,之后辭去教職專事寫作。在一次旅行途中,沃爾夫染上了肺炎,于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五日去世。
作品介紹
托馬斯·沃爾夫是一位精力充沛、想象力豐富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作為美國人的全部經(jīng)驗的集中再現(xiàn)。
他共出版了四部長篇小說,分別是《天使,望故鄉(xiāng)》(Look Homeward,Angel,1929)《時間與河流》(Of Time And River,1935)《網(wǎng)與石》(The Web And The Rock,1939)《你不能再回家》(You Can't Go Home Again,1940)。均以個人經(jīng)歷為藍本,后兩部是作者死后由出版商根據(jù)遺稿整理出版的。此外另有數(shù)十篇中短篇小說,包括《遠山》(The Hills Beyond,1941)《從死亡到清晨》(From Death To Morning,1935)等。
以上資料參考自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你不能再回家》的譯者劉積源所作的序
代表作品簡介
《天使望故鄉(xiāng)》是美國小說家托馬斯·沃爾夫的處女作。這是一部展示美國南方生存經(jīng)驗的書,也是一部尋找心靈家園的書。這部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劉易斯贊譽為“可以和任何美國一流的文藝作品相媲美”的作品,具有濃郁的自傳色彩,主人公的成長及其思想上的探索,均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作品以甘特一家的生活為核心,描述了美國南方小鎮(zhèn)阿爾特蒙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的生存狀況,并著重講述了尤金·甘特的成長及其決定離開家鄉(xiāng)到哈佛深造的過程。小說中,尤金對家庭的冷漠、無情和家鄉(xiāng)的偏狹、閉塞深惡痛絕,心中不時泛起“逃出”這種環(huán)境的沖動。而小說最后他選擇了離開家庭,繼續(xù)去哈佛深造,渴望去體驗一種新的人生。就這樣,很多時候,故鄉(xiāng)真的只能遙望。
《天使望故鄉(xiāng)》的結(jié)構(gòu)素來是評論界爭議最多的問題之一。雖然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像龐德對艾略特的《荒原》進行刀削斧砍一樣,沃爾夫的責任編輯珀金斯也刪除了《天使望故鄉(xiāng)》中大量的蕪蔓枝葉,被刪除的部分累計達六萬六千余字,幾乎是手稿三分之一的篇幅,此外沃爾夫還根據(jù)他的建議對不少段落和章節(jié)進行了重新編排,比如手稿中的第十一章和第二十三章分別被重排到了《天使望故鄉(xiāng)》中的第七章和第二十四章, 但是,仍有人不時對它的結(jié)構(gòu)提出質(zhì)疑,抱怨其仍顯松散和拖沓。引發(fā)這種歧見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何將這部小說進行定位的問題,那就是,一方面這部小說中運用了不少現(xiàn)代派小說的技巧,但它又更像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沃爾夫雖然對喬伊斯的小說很著迷,但他并不想把它寫成《青年藝術(shù)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那樣曲高和寡的作品,它也不像《尤利西斯》一樣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蛛網(wǎng)式結(jié)構(gòu)。可以說沃爾夫走的是一條介于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他的努力是成功的,《天使望故鄉(xiāng)》自出版以來,受到了絕大多數(shù)讀者和批評家的歡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既有傳統(tǒng)小說的可讀性,又能滿足探求新的表現(xiàn)技法的讀者的要求。
人物評價
他很有勇氣,他寫起來好像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似的。
--[美]威廉·福克納
沃爾夫的創(chuàng)作力極強。與他同代的作家中,沒有一個人具有他那樣的熱情、能量和對語言的控制力。
--《紐約客》
托馬斯·沃爾夫的小說充滿活力,可以毫無愧色地和我們的最佳作品媲美。
--[美]辛克萊·路易斯
《天使望故鄉(xiāng)》語言豐富,充滿雄心,頗具美國人的張力。
--[美]查理·弗雷澤
美國男孩作為文學形象早已不為鮮見,我卻在《天使望故鄉(xiāng)》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影子,并且深深迷戀上了書里充滿詩意的語言。
--[美]羅伯特·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