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索,是登場于《花關索傳》、《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民間傳說人物。字不詳【民間傳說中有字維之一說(出自《關氏家譜》、《廣義祀典》及《圣帝世系考證(又作“關公世系考證”)》)】相傳為關羽第三子。
家族資料
父親:關羽
母親:胡金定
配偶:鮑三娘、王悅、王桃、花鬘
兄弟姐妹:關平、關興、關氏(民間傳說名為關銀屏,另據(jù)部分三國題材游戲名為關鳳)
相關事件
曾效力過的勢力:(蜀)漢
在版本眾多的《三國演義》中,只有《全像通俗三國志傳》有關索十分完整的形象。從“關索荊州認父”起,至“劉先主興兵伐吳”,關索病故為止,描述了關索不平凡的一生;寫得妙趣橫生,娓娓動人。
關索荊州認父
張飛隨帶輕騎前到荊州,見云長曰:“哥哥令吾特來替守荊州,欲兄建功!痹崎L大喜,設宴敘情。忽有小校報曰:“門外有一小將軍,姓名花關索,身長七尺,面似桃花,他要進見,特來報知!标P公曰:“喚他入來見吾!毙⌒髁钆c索。索謂母曰:“母親與婦暫且在此片刻,兒先入見爹爹!彼魅胍婈P公,雙膝跪下,垂淚曰:“兒三四歲時,見父不在家,常問于母。母道父親自殺本處霸豪,逃難江湖,雁杳魚沉,不知何所。又值家貧,只依外公胡員外家撫養(yǎng)長成,指教說父昔日在桃園結義,今聞在荊州,特來尋見。”關公遲疑不信。索曰:“父不認兒,兒無所倚!笨藁柙诘。張飛扶起,謂云長曰:“吾看此子,必不妄認。兄出外日久,家中事恐忘懷了?勺屑毸枷,逃難之時,嫂嫂有懷孕否?”關公沉吟半晌,曰:“吾逃難時,妻小果有懷胎三個月。但此子既是吾兒,宜姓關。何姓花,名關索?吾故不肯遽認。”索答曰:“七歲時,元宵觀燈,迷失道路,被索員外拾去,養(yǎng)至九歲,送與班石洞花月先生學習武藝。因此兼三姓,取名花關索!标P公聽畢,掩面哭曰:“吾兒若不來,怎知你子母艱辛。”隨問曰:“今母何在?”索曰:“就在門外!标P公曰:“快請進相見。”
荊州認父考證
關索荊州認父,宋、元以來流傳很廣,講的是關羽第三子關索,由解縣(今山西運城市解州鎮(zhèn))老家輾轉到荊州尋父,跟關羽父子相認的故事。其基本情節(jié)是這樣的:
關羽鎮(zhèn)守荊州期間,一天,忽有小校前來報告,說是門外有個小將軍,叫做花關索,身長七尺,面似桃花,要求進見。關羽說:“喚他入來見吾!毙⌒髁罱o關索,關索叫隨同前來的母親和妻子在門外稍等,自己先去見父。關索進府后,跪在關羽面前,流淚訴說父子多年分散原由,說自己三四歲時見父親不在家,常問母親,母親說父親自從殺了本地一個霸豪,逃難江湖,一直沒有音訊,不知在哪里。當時家中貧困,哥哥由外公胡員外撫養(yǎng)成長,才知父親原先在桃園結義,現(xiàn)今在荊州,故而特來尋見。關羽聽了關索這番話,遲疑不信。關索哭昏于地。后經張飛詳細詢問關索,關羽與妻子胡氏敘情,才知關索叫花關索的由來,于是釋疑相認,一家人在荊州團聚。(以上這段情節(jié),在《三國演義》最早的刊本(明嘉靖壬午即1522年)《三國志通俗演義》中沒有,但在《三國演義》有的刊本中有此記載。如明代金陵人周曰的校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在第九卷中寫及此事!度裢ㄋ兹龂緜鳌分幸灿,寫關索從荊州認父到隨孔明南征,鎮(zhèn)守今云南,參加了不少軍事行動,寫得較詳細。在現(xiàn)今《三國演義》通行本,即清代毛宗崗父子評定本中,則去掉了關索荊州認父這一情節(jié),只在孔明南征時提到關索。)
《三國演義》第87回寫孔明南征(七擒孟獲)出發(fā)之初有這樣一段文字:
“忽有關公第三子關索,入軍來見孔明曰:u2018自荊州失陷,逃難在鮑家莊養(yǎng)病。每要赴川見先帝報仇,瘡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聽得東吳仇人已皆誅戮,徑來西川見帝,恰在途中遇見征南之兵,特來投見。u2019孔明聞之,嗟呀不已;一面遣人申報朝廷,就令關索為前部先鋒,一同征南!
按《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關羽只有兩個兒子,一是長子關平,隨關羽守荊州,失荊州后與關羽一起被吳將擒獲遇害;再是關興,承襲父爵,史載其少年時就有美名,“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二十歲時就任侍中、中監(jiān)軍,幾年后不幸去世。其子關統(tǒng)繼承爵位,娶后主劉禪之女為妻,官至虎賁中郎將。關統(tǒng)無子,去世后由關興庶出之子關彝延續(xù)爵位。歷史上,關羽就關平、關興兩個兒子。《三國演義》提到的關羽兒子除了關平、關興外,還有關索。這是小說家的創(chuàng)造?赡苁亲髡唢@示關羽雖遭不幸,但其后代人丁興旺,“武圣”家門香火不絕。關索其人雖然史無所載,但在宋代已廣為人們知曉。如《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楊雄,綽號為“病關索”,宋代還傳說有綽號為“小關索”、“賽關索”等綠林好漢或江洋大盜之類人物。先前的民間傳說還講關索儀容俊美,是個年少的美男子,他一人原有兩個妻子。鮑家莊的鮑三娘也看上了他,殺死自己奇丑的男人隨關索私奔,于是關索一人有了三個妻子。
民間傳說
關索是個俠義勇為的復雜人物。在封建社會里,打家劫舍、殺富濟貧的俠義勇為必然要對抗朝廷,帶有“賊”名,跟關羽掛上號就有損關羽英名。所以羅貫中《三國演義》原著中未將關索寫進去,清初毛宗崗父子加工修改的《三國演義》也只是在南征時點了一下,關索形象給人不深。
有關爭議
毛本《三國演義》未寫關索荊州認父,還因為關索荊州認父涉及關羽的身世以及“亡命奔涿郡”前的一些傳說,這也是史書中所沒有的,而且有些說法明顯不合情理。說關羽在老家因為殺死欺壓鄉(xiāng)親的霸豪逃難江湖,還是一種俠義行為,可顯出關羽年輕時就有一副俠肝義膽,無損關羽形象,但說關羽在老家已生有關索及其哥哥,則近乎荒誕。因為關羽離家時年紀并不大。按清代《關公年譜》等載,關羽生于公元160年,他逃難江湖是在十九歲的時候。史書中對關羽“亡命奔涿郡”既未交代原由,也沒記明在哪一年,他跟劉備、張飛在涿州聚首起事的時間則是很明白的,那就是黃巾大起義那一年,即公元184年(漢靈帝中平元年)。那時關羽也只25歲,逃難江湖已有數(shù)年。說關羽在十九歲時就有了三個兒子?而且第三子關索已有三、四歲,即便在封建時代也是不可能的。
相關知識
關索后代
關羽的后代,在漢亡時曾被龐德兒子龐會殺盡,事見《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裴松之引注的《蜀記》。龐會當時隨鐘會、鄧艾伐蜀漢,蜀漢滅亡,為報其父之仇,“盡滅關氏家!痹谇G州,則有關羽后代一脈代代相傳。據(jù)清光緒年間的《荊州府志》和《江陵縣志》載:關平隨父鎮(zhèn)守荊州時,娶趙云之女為妻,生有一子叫關樾。吳兵襲取荊州時,關平妻子抱著才八歲的兒子逃出荊州城,易姓改名,避居鄉(xiāng)下,到西晉滅吳統(tǒng)一全國時,才回荊州城,恢復關姓,世代相居荊州,以守陵冢為家。清代雍正年間,關樾嫡系奉祀當陽關陵,乾隆年間奉祀荊州關廟,特準世襲五經博士,并免除一切雜派差徭。這一記載雖未見于史書,但據(jù)荊州關姓祖上相傳,他們確是關羽的后裔。荊州應是關羽后代唯一之鄉(xiāng)。
關索妻子鮑三娘
關索的妻子,有一位叫鮑三娘。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鮑三娘隨夫屯兵漢壽(今昭化古城),炎興元年(263),曹魏以三路大軍十萬之眾伐蜀,兵臨葭萌關下。關索戰(zhàn)死,鮑三娘也在土基壩與魏軍展開血戰(zhàn),壯烈殉國,鮑三娘殉國后,葬在距昭化古城北5公里處白龍江畔的曲回壩。其墓高2.3丈(約8米),周圍1422.8丈(76米)。據(jù)傳明代墓前有一石碑,上部脫落,唯存“關夫人鮑三娘”字樣。1914年,法國人對鮑三娘墓進行了發(fā)掘,墓室長6.45米,寬2米,高1.29米,墓系曲室,由漢代畫像磚拱砌而成,并盜走額骨、畫像磚等,復立石碑,上書“漢將軍索妻關夫人之墓”。鮑三娘墓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