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圖特摩斯三世共發(fā)動了15次戰(zhàn)役。為了在敘利亞海岸登陸并在那里建立一個作戰(zhàn)基地,以征服卡迭石和它的內地,圖特摩斯三世建造了一支海上艦隊。在第6次戰(zhàn)役中,他的部隊在西米拉(Simyra)登陸,該地位于敘利亞海岸上的的黎波里(Tripoli)的北面。接著,他指揮部隊向卡迭石城進攻?ǖ俏挥趭W龍?zhí)厮购樱∣rontes)左岸,距離霍姆斯(Homs)不遠。由于這是一個強力的要塞,所以圖特摩斯三世用了好長時間才將其攻克。在第7次戰(zhàn)役中,他在他的后方平定了一連串叛亂。在第8次戰(zhàn)役中,約前1445年,他攻入了雅利安人建立的米坦尼國,奪占了米坦尼王國位于幼發(fā)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圖特摩斯三世威名遠播,許多地方的親王紛紛向他進貢。他的艦隊也威震四方,基本上控制了東地中海。愛琴海諸島嶼、克里特島和塞浦路斯島也都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中。在圖特摩斯三世的最后一次戰(zhàn)役中,由于卡迭石又聯(lián)合諸國叛變,他毀滅了卡迭石城。此戰(zhàn)之后,喜克索斯人的權利遺跡徹底消失了。
他還使利比亞、亞述、巴比倫及赫梯的統(tǒng)治者們都向他納貢。由于圖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公元前1425年,共在位54年的圖特摩斯三世逝世 。他葬在“王陵谷”(The Valley of the King),遺體現(xiàn)在還保存在開羅的博物館。
人物簡介
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14—公元前1425年),埃及第18王朝法老,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稱的法老(約公元前1504—公元前1450在位)。圖特摩斯三世是法老圖特摩斯二世之子(曾被認為是圖特摩斯二世的異母弟)。據認為,他是圖特摩斯二世與次妃伊西斯之子,與圖特摩斯二世的正妻哈特謝普蘇特之女涅弗魯利結婚。在公元前1482年前,圖特摩斯三世的后母哈特謝普蘇特掌握著埃及的實權。哈特謝普蘇特死后,圖特摩斯三世獨自統(tǒng)治了一段時間,后來立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為共同執(zhí)政者。從公元前1458年起,圖特摩斯三世進行連續(xù)不斷的戰(zhàn)爭,其結果是恢復了哈特謝普蘇特時代喪失的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統(tǒng)治。他在麥吉杜、卡迭石、卡爾赫美什等地取得一系列軍事勝利(以圍攻麥吉杜的戰(zhàn)役最為有名)。約公元前1445年,圖特摩斯三世打敗了米坦尼國王,奪占米坦尼王國位于幼發(fā)拉底河西岸的土地。他還使利比亞、亞述、巴比倫、赫梯及克里特島的統(tǒng)治者們都向他納貢。由于圖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一些歷史學家稱他為古埃及的拿破侖。圖特摩斯三世死后,阿蒙霍特普二世繼位。
歷史背景
在從中王國向新王國過渡的第二中間期中,埃及遭受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陷于四分五裂,第十八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雅赫摩斯領導了驅逐喜克索斯人的戰(zhàn)爭,在共同奮戰(zhàn)的過程中,埃及重歸一統(tǒng),并在尚武精神的激勵下,將這場民族解放運動發(fā)展成大規(guī)模的對外擴張。從雅赫摩斯開始,歷經阿蒙霍特普一世、圖特摩斯一世,埃及的兵鋒南達尼羅河第三瀑布,北指敘利亞北部、幼發(fā)拉底河上游,埃及王國成為一塊越來越大的帝國。
到了圖特摩斯三世的父親圖特摩斯二世在位時期,這個短命的法老沒有留下多少業(yè)績,卻留下了一個能干的妻子——哈特謝普蘇特,哈特謝普蘇特不但把持朝政22年,而且還曾正式戴上王冠,是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帝王。圖特摩斯三世是父親同次妃伊西斯的結晶,從小生活在哈特謝普蘇特的陰影中,在對嫡母恐懼、敵視而又帶有幾分崇拜的復雜心境中逐漸長大成人。
哈特謝普蘇特盡管在內政方面頗有手段,但對外則幾無建樹。公元前1458年,哈特普蘇特女王去世,到她的父親阿蒙神那里報告去了,年已32歲的圖特摩斯終于得以親政。圖特摩斯上臺后立即展開對這位嫡母政敵的報復,企圖將她留下的痕跡從埃及大地上抹去,到處破壞她的紀念性建筑物。雖然從長期的郁郁不得志中解脫出來,享受到了掌握權柄的快感,但他初期面臨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國內新舊交替之際政局不穩(wěn),而敘利亞南部的卡迭什王國正企圖組織反埃及同盟。圖特摩斯在穩(wěn)定了國內局勢之后,立馬發(fā)動了他執(zhí)政后的第一仗,進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他在軍事會議上力排眾議,冒險越過一條峽谷,突然出現(xiàn)在敵方大本營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國投降。這個紙糊起來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煙消云散了。
初戰(zhàn)的完美勝利大大刺激了圖特摩斯三世的野心,何況他血脈中還流淌著祖宗留下的不安分的因素。他執(zhí)政期間對外擴張的重點是西亞敘利亞的諸城邦。在首戰(zhàn)告捷之后,圖特摩斯三世又花了近20年的時間反復多次征討,才最終確立了對敘利亞的統(tǒng)治,而他對敘利亞的征服嚴重刺痛了西亞大國米坦尼,強強相碰終不能免。米坦尼王國的悲哀在于它的對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杰出軍事家圖特摩斯三世。數(shù)次大戰(zhàn)埃及都取得了壓倒性優(yōu)勢,其中公元前1472年圖特摩斯三世還一度渡過幼發(fā)拉底河追擊對手。最后米坦尼屈服,并成為埃及的盟友,這使整個西亞地區(qū)大為震動,亞述和巴比倫都同埃及修好,巴比倫還將一位公主送給圖特摩斯三世為妃。兩個歷史最久遠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聯(lián)姻的形式相結合。
軍事才能
隨著圖特摩斯的威名漸行漸遠,越來越多的地頭蛇向他稱臣納貢。他的艦隊同樣所向無敵,東地中海成了他的勢力范圍,愛琴海諸島、克里特島、塞浦路斯島都在他的海上帝國之中。
向北擴展是他的戰(zhàn)略重點,但圖特摩斯也沒有忘記埃及以南的熱土,盡管這些地區(qū)的文明程度稍遜一籌。南方的邊界在圖特摩斯時代被推進到尼羅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亞境內)。
為了鞏固新征服地區(qū)的統(tǒng)治,圖特摩斯三世在西亞駐扎精悍的軍隊,并派駐總督進行治理,同時也利用當?shù)赝林豕M行統(tǒng)治。每征服一國,他便將其王公的子弟帶到埃及,一方面作為人質,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接受埃及的教育,培養(yǎng)對埃及的感情。這一招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慣用,而圖特摩斯三世顯然為原創(chuàng)。
晚年的圖特摩斯逐漸傾心于享受富貴尊榮。他讓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成為他的共治者。圖特摩斯三世去世之后,他的前三個繼承者繼續(xù)保持了埃及軍事上的強勢,但只限于鞏固祖先留下來的成果,而鮮有擴展;蛟S圖特摩斯三世所征服的地盤,在他那個時代的生產力和交通狀況下已是極限。
圖特摩斯三世因他的征服而被譽為“第一個曾經建立了一個具有任何真正意義的帝國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侖”。先進的中東諸文明第一次被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十八王朝
在大西洋的兩岸,倫敦和紐約,至今仍矗立著兩座著名的記功碑,它們就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個帝國的締造者——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Ⅲ)的希里波里斯方尖塔(Heliopolis Obelisk) 。在一些歷史學家看來,圖特摩斯三世是“第一個曾經建立了一個具有任何真正意義的帝國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 ”,但要真正理清圖特摩斯三世的脈絡,還得從他的前輩說起。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是由雅赫摩斯一世(Ahmose Ⅰ,約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525年在位 )創(chuàng)立的,他是第十七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卡摩斯的弟弟。經過征戰(zhàn),雅赫摩斯一世將喜克索斯人(又稱西克索人,Hyksos)逐出埃及,使埃及獲得了復興。
雅赫摩斯一世去世后,繼承他的人為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前1525年—1504年在位),他是雅赫摩斯一世與雅赫摩斯—涅弗爾塔利的第三個兒子。他的長兄們均先他而死,使他得以成為父親的繼承者。阿蒙霍特普一世無嗣而終,王位由他的軍事統(tǒng)帥圖特摩斯繼承,此即為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他是阿蒙霍特普一世的妹夫。
圖特摩斯一世(公元前1538年—公元前1525年在位)在位時期征服了尼羅河第三瀑布以北的努比亞,并向亞洲的敘利亞及巴勒斯坦地區(qū)擴展了地盤。圖特摩斯一世死后,其長子(圖特摩斯一世與其庶妻姆特諾弗雷特所生之子)繼位,此即為圖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前1492年—前1479年在位)。由于不是純粹的王室血統(tǒng),圖特摩斯二世便與他的異母妹哈特謝普蘇特結婚,以使他的統(tǒng)治合法化。
哈特謝普蘇特(或譯哈采普蘇特,Hatshepsut),圖特摩斯一世之女,圖特摩斯二世的異母妹與妻子。圖特摩斯二世在位期間,大權可能完全落入哈特謝普蘇特手中。圖特摩斯二世死后,其與一后宮嬪妃伊希斯所生之子登基,此子即為圖特摩斯三世 (Thutmose III,前1479年—前1425年在位)。
圖特摩斯三世在哈特謝普蘇特去世 后才真正顯山露水,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稱的法老。圖特摩斯三世進行了連續(xù)不斷的戰(zhàn)爭,他在麥吉杜(又譯美吉多,Megiddo)、卡迭石(又譯卡疊什,Kadesh)等地取得了一系列軍事勝利,其中以圍攻麥吉杜的戰(zhàn)役最為有名。哈特謝普蘇特死后,卡迭石國王率先發(fā)難,然后所有所有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城市國王都一致叛變了。公元前1479年5月,這些城市國王的軍隊,在卡迭石國王的指揮下,已經占領了麥吉杜要塞,它位于卡美爾山脈的北坡,足以封鎖從埃及通往幼發(fā)拉底河流域的大路。
圖特摩斯三世于前公元前1479年5月14日率領著他的部隊通過了麥吉杜谷地,進入了麥吉杜要塞南面的麥吉杜平原圖。1479年5月15日,他的部隊開始以戰(zhàn)斗序列向前進攻。此時,卡迭石國王指揮的聯(lián)軍正在麥吉杜要塞的城外宿營。圖特摩斯三世把他的部隊的一部分部署在吉那(Kina)溪流南面的一個小山上,而其大部則直指麥吉杜要塞。他乘在閃亮的戰(zhàn)車上,指揮著他的部隊進攻,儼然一只張牙舞爪的鷹神。一波沖擊下,聯(lián)軍已被擊潰。他們丟下自己的戰(zhàn)車,倉惶逃入麥吉杜要塞。圖特摩斯三世并沒有立即攻城,而是收拾戰(zhàn)利品,并對麥吉杜加以圍困。不久,麥吉杜城宣布投降,而卡迭石國王卻逃走了。
取得這次偉大的勝利后,圖特摩斯三世為了長治久安,立即開始重新組織其再度征服的領土。首先,他廢黜了那些城市的國王,用一些對他忠心耿耿的貴族代替他們,并且給這些貴族一定的統(tǒng)治自主權;其次,他把這些統(tǒng)治者的長子送到埃及去接受教育,以繼承他們的父業(yè),對自己更加效忠。
人物評價
圖特摩斯三世是很多人鐘愛的法老,他具備了一個偉大統(tǒng)治者的所有應擁有的所有品質,在他的偉大業(yè)績中,他從未在戰(zhàn)爭中失手;在行政管理上,他也超越了前人;他還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騎師、射手、運動員和有眼光的贊助人,圖特摩斯三世的統(tǒng)治因其自身的品位和善行,應該說是政績顯著的,除了他不顧一切地對海特西樸蘇加以反對之外,圖特摩斯三世并不是一個華而不實,自我放縱的人。在對他的記載中,從中能感受到,他是一位誠摯、公正的法老。
在海特西樸蘇執(zhí)政期間,埃及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爭,鄰國每年都要向埃及進貢。但是,正如歷史上經常發(fā)生的那樣,當一個新皇帝登基的時候,臣國們就要試探一下他的能力。 圖特摩斯發(fā)現(xiàn),卡帶什和邁格度的王子已經聯(lián)合起來,他們募集了一個龐大的軍隊;邁叟拋特梅斯的君主也拒絕進貢,并且宣稱他們已經從埃及的管制中獨立出來了。面對眾多發(fā)難,圖特摩斯并沒有沮喪,他迅速地調集軍隊,帶領全軍穿過沙漠到達了還效忠于埃及的蓋茲城。這場戰(zhàn)爭的記錄被很好地保存下來,因為圖特摩斯的書記官特賈尼在現(xiàn)場所做的記錄,后來被刻到了卡納克神廟的墻壁上,圖特摩斯在這場戰(zhàn)爭顯示了他的軍事天賦,他知道后勤和軍隊補給線的價值,知道快速運動的重要性和突然襲擊的威力。他領導了幾場可以當作作戰(zhàn)范例的戰(zhàn)役,他大概是歷史上第一個利用海的力量戰(zhàn)勝敵人的指揮者。圖特摩斯完全可以和拿破侖相比,但是他又不同于拿破侖,他從未失掉過一場戰(zhàn)爭。他在巴勒斯坦、敘利亞和努比亞一共組織了16場戰(zhàn)役,他對待戰(zhàn)俘的態(tài)度也是人道的,他在執(zhí)政期間建立了帝國的和平,巴勒斯坦和敘利亞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的統(tǒng)治。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空前繁榮的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