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司王約翰(Prester John)的傳說,于12至17世紀(jì)盛行于歐洲,內(nèi)容是傳聞于東方充斥穆斯林和異教徒的地域中
-
瑪麗·都鐸(英文:Mary Tudor,1496年3月18日-1533年6月25日),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女兒。
-
莎樂美這個人物,一般是認(rèn)為是記載在《圣經(jīng)》中的猶太國王希律大帝第四個妻子的次子希律王,和其兄弟腓力的
-
克米特生于紐約長島的牡蠣灣,在格羅頓完成預(yù)科學(xué)習(xí),并于1912年父親以“雄鹿黨候選人”的旗幟競選總統(tǒng)時獲
-
約瑟夫·貝姆(1795年--1850年)波蘭愛國將領(lǐng)。波蘭議會王國炮兵司令,一生極度仇視俄國,在1830年華沙起義
-
斯潘塞·康普敦,第一代威爾明頓伯爵(Spencer Compton, 1st Earl of Wilmington,1674年-1743年7月2日)
-
昆圖斯·塞多留(QuintusSertorius公元前122~前72年)是羅馬共和國后期的一位著名將領(lǐng),他久經(jīng)沙場,功勛卓
-
米洛萬·吉拉斯( 英語:Milovan ?ilas,塞爾維亞:Милован ?илас,舊譯:密洛凡·德熱拉斯,1
-
是阿卜杜·拉赫曼的兒子,出生于1880年,從小在科威特長大。1902年在科威特酋長穆巴拉克·薩巴赫的支持下,
-
拉約什二世(匈牙利語:II.Lajos)亞蓋隆王朝的匈牙利國王和波希米亞國王(稱路德維克一世LudvíkI)。死于
-
斯特凡九世·巴托里(Báthory István,1533-1586)特蘭西瓦尼亞總督(1571-1576),波蘭國王及立陶宛大公
-
利西馬科斯(希臘文:Λυσ?μαχο?,約前360年—前281年)是亞歷山大帝的馬其頓官員及“繼業(yè)者”,及后
-
日本思想家、武士。德川幕府末期尊皇攘夷志士。1863年被幕府殺害,終年33歲。
-
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意大利語:Vittorio Emanuele II;英語:Victor Emmanuel II,1820年3月14日-1878年
-
約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1722~1792)英國陸軍上將、戲劇家。1722年生于貝德福德郡,1792年死。
-
弗雷德里克王子(The Prince Frederick,1763年8月16日-1827年1月5日),全名弗雷德里克·奧古斯塔斯,約
-
菲利普(Philippe Ⅱ le Hardi,1342年1月15日~1404年4月27日),瓦盧瓦王朝的第一位勃艮第公爵(1363年~1
-
Elisabeth(1837.12.24-1898.9.10),全名伊麗莎白·阿瑪莉亞·歐葉妮·馮·維特巴赫(Elisabeth Amalia E
-
尼密阿是巨人堤豐和蛇妖厄格德的兒子。當(dāng)人與妖相愛的時候,尼密阿就從月亮上掉了下來,是上天賜給這對夫婦
-
森田凈云,伊賀的豪族,領(lǐng)地為豬田鄉(xiāng)。據(jù)說是豪族聯(lián)盟的中心人物之一。
-
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1497年4月17日-- 1553年12月25日)是西班牙征服者,同時也是第一任智利皇家總督
-
中世紀(jì)波斯著名天文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哲學(xué)家。一譯納速刺丁·突西。生于波斯霍拉桑的圖斯城,出身于什葉派學(xué)者
-
山田一郎:(公元1915年~今),原名佐藤猛夫,佐藤徹氏;日本東京人。著名在華日人反戰(zhàn)同盟者。
-
詹姆士·哈林頓(1611-1677),英國17世紀(jì)政治方面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共和主義者。他反對君主制,但是查理
-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奧加爾科夫 (Огарков 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1917年出生
-
米特里達(dá)梯二世(希臘語:Mιθριδ?τη?),本都王國第三任國王,阿里奧巴爾贊的兒子及繼承人。
-
陰險、謹(jǐn)慎、狡詐、厚顏無恥、心機(jī)深沉、心狠手辣、為達(dá)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在內(nèi)心的最深處,也有著自己豁
-
蘇聯(lián)黨務(wù)和國務(wù)活動家、軍事家。全俄肅反委員會副主席、蘇聯(lián)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陸海軍副人民委員
-
西蒙一世(864—927年),是保加利亞的一位國王,在位時間為893年至927年。西蒙一世統(tǒng)治時期,國勢鼎盛,四
-
英文名William Redington Hewlett,小名Bill Hewlett(1913年5月20日-2001年1月12日),HP共同創(chuàng)始人、前主
-
羅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1757-1842),美國建國初期的政治活動家。早年從軍,后從事法律工作。在政治
-
弗拉·毛羅(Fra Mauro)是15世紀(jì)威尼斯卡瑪爾迪(Camaldolese)的修士,曾在威尼斯?jié)暫吕Z島上的圣米切
-
達(dá)拉斯·斯麥茲(Dallas Walker Smythe,又譯斯邁思、史邁茲、斯密塞)不僅是一位傾向于馬克思主義的加拿大
-
阿爾塔薛西斯一世(波斯文發(fā)音為Ardeshir。希臘文?ρταξ?ρξη?)(約?—前425年), 是波斯帝國的國
-
珀爾修斯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最后一任國王。他統(tǒng)治了亞歷山大大帝死后所產(chǎn)生的繼業(yè)者國家馬其頓。在前168年
-
簡介:瑪麗婭·阿瑪麗婭公主(1782年4月26日-1866年3月24日),她是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公主,父親是兩西西
-
納屋助左衛(wèi)門(1565年-?),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堺港的貿(mào)易商人。其父為堺的貿(mào)易商人納屋才助。
-
盧基烏斯·科爾內(nèi)利烏斯·蘇拉(幸運(yùn)者)(公元前138年-公元前78年),古羅馬政治家,軍事家,執(zhí)政官。
-
尼卡諾爾(希臘語:Νικ?νωρ),前四世紀(jì)人物,他是拉古斯之子托勒密的伙友,且是麾下的將軍。
-
約翰·斯科特·哈里森,威廉·亨利·哈里森和安娜·塔錫爾·西姆斯的第五個孩子,第三個兒子。生于印第安納
-
埃里克·馬格努松(古諾斯語:Eiríkr Magnússon,挪威語:Eirik Magnusson) (1268年-1299年7月15日) 是
-
阿凱夫斯(古希臘語:Λαοδ?κη;?-前213年),為塞琉古帝國的一位將軍,后來自立為國王,企圖從塞琉
-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將軍,馬夫之子。1784~1789年在警衛(wèi)隊服役,1792年9月成為上尉。1792~1793年遠(yuǎn)征奧屬尼
-
盧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庫斯(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也稱老塔克文(Tarquin the Elder)或者塔克文一
-
阿曼努拉汗,生于,卒于1960年4月25日,1919年成為阿富汗國王,曾領(lǐng)導(dǎo)第三次阿富汗抗英戰(zhàn)爭。在1928-1929年
-
愛德華·羅伯茨于1974年推出最早基于英特爾微處理器的個人電腦Altair 8800,雖然,Altair的生命非常短暫,
-
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Franz Conrad von H?tzendorf,1851.11.11-1925.8.25),奧地利陸軍元帥,第
-
于格二世(法語:Hugues II,拉丁語:Hugo II;1007年—1025年9月17日),又名“大于格”或“于格大帝”(
-
寇松線(Curzon Line)英國外交大臣G.N.寇松向蘇俄和波蘭建議的停戰(zhàn)分界線。波蘇戰(zhàn)爭期間(1919~1920),
-
米哈伊爾·安德烈伊奇·米羅拉多維奇 Count Mikhail Andreyevich Miloradovich1771年10月12日-1825年12月2
-
布維那文圖拉·杜魯提(José Buenaventura Durruti Dumange,1896年7月14日——1936年11月19日),又譯布
-
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塔西陀(PubliusCorneliusTacitus,約公元56—120),是羅馬帝國時代著名的歷史
-
馬繼業(yè),英國人,本名喬治·馬卡爾特尼(George Halliday MaCartney,1867年1月19日-1945年5月19日),又譯
-
斯蒂芬·杜尚,塞爾維亞王國國王(1331~1346),塞爾維亞帝國皇帝(1346~1355)。1321年其父斯特凡·烏羅
-
柘植三之丞(1542-1631)伊賀忍者,名為清廣·精通鐵炮術(shù)而自創(chuàng)流派·從天正伊賀之亂時開始親近德川家·
-
宇山久兼(-1566),日本戰(zhàn)國武士,尼子家重臣。月山富田城攻防戰(zhàn)時用家財購糧分配給守軍。被中了毛利元就
-
伊本·海推布(Ibn al—Khatib,1313~1374),安達(dá)盧西亞著名歷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政治活動家。本名穆罕默德
-
富爾貝爾·尤盧神父(AbbéFulbertYoulou)(1917年6月9日,馬迪布,——1972年5月6日,馬德里。)剛
-
周錫瑞生于1942年。美國人。英文名為Joseph W. Esherick。加州大學(xué)圣地亞哥分校教授。師從于費(fèi)正清、列文森
-
約翰六世,英文JohnVIKantakouzenos希臘語Ιω?ννη?ΣΤ´Καντακουζην(1292年~1383年
-
穆罕默德·月即別汗(Mohammed Ozbeg Khan、1282-1341年)又譯烏茲別克汗原為孛兒只斤氏,是欽察汗國(金帳
-
謝米諾夫,俄國外貝加爾省人,哥薩克首領(lǐng),原白衛(wèi)軍中將。俄國十月革命后,組織反革命武裝、反對蘇維埃新政
-
路西烏斯·科爾內(nèi)利烏斯·蘇拉(LuciusCorneIiusSulla,公元前138—前78),古羅馬著名統(tǒng)帥,奴隸主貴族政
-
維克托·謝苗諾維奇·阿巴庫莫夫(俄語:Виктор Семёнович Абакумов;英語:Vikto
-
楊·恩里克·東布羅夫斯基(Jan Henryk D?browski),(1755-1818)波蘭騎兵大將,愛國者,波蘭國歌即是為
-
丁干(Dingane ka Senzangakhona,1795~1840),南非祖魯人反殖民主義斗爭領(lǐng)袖。恰卡之弟。
-
清水節(jié)郎,抗日戰(zhàn)爭前駐豐臺日軍第一聯(lián)隊三大隊第八中隊隊長。1937年7月7日與一木清直、牟田口廉也、河邊正
-
德·朗巴爾親王夫人(1749—1792.9.3),是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的密友,1792 年9月3日被殺,頭砍下
-
18世紀(jì)初,德國匹茲堡大學(xué),哲學(xué)和醫(yī)學(xué)教授白令葛,他非常喜歡研究化石。
-
奧西波夫(1928— )蘇聯(lián)社會學(xué)家,蘇聯(lián)科學(xué)院通訊院士。
-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達(dá)爾馬提亞公爵(Nicolas Jean de Dieu Soult,duc de Dalmatie;1769年3月
-
摩訶末即穆罕默德,漢文古譯。1200年,阿拉烏丁·摩訶末即位,仍向西遼稱臣。他的第一次戰(zhàn)爭是與阿富汗的古
-
科爾內(nèi)留斯是歐洲最為人熟悉的圣人之一。在萊茵河中游地區(qū),他被奉為情侶的主保圣人。此外,他還被奉為農(nóng)民
-
美國二戰(zhàn)時期的王牌飛行員。
-
鮑比·菲爾斯(全名:鮑比·雷·菲爾斯二世,Bobby Ray Phills II,1969年12月20日-2000年1月12日),畢業(yè)
-
GardeNationale,1789~1871年的法國非正規(guī)軍,資產(chǎn)階級領(lǐng)導(dǎo)的城市民兵組織。1789年7月13日巴黎資產(chǎn)階級選
-
蓋烏斯·普林尼·塞孔都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公元23(或24)-79),又稱老普林尼,古代羅馬的百科全
-
艾布·穆斯林(Abu Muslim,718年~755年) 中世紀(jì)波斯呼羅珊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阿拔斯王朝開國功臣。751年指揮
-
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1859~1935)德國著名飛機(jī)設(shè)計師、熱動力學(xué)專家和航空工業(yè)企業(yè)家。容克斯在19
-
白東秀又名白東修,字永叔,是朝鮮人、武術(shù)家,
-
米特里達(dá)梯三世(希臘語:Mιθριδ?τη?),本都王國第四任國王,可能是米特里達(dá)梯二世的兒子。統(tǒng)治期間
-
十九世紀(jì)末的兩任意大利總理(1887-1891和1893-1896)。他的第一屆內(nèi)閣由于經(jīng)濟(jì)危機(jī)和及其不得人心的外交政
-
庇護(hù)一世(Pope PiusI),又譯作比約一世,碧岳一世;羅馬主教;天主教第10任教皇(140-155)。根據(jù)最古老的
-
常盤大定,(1870~1945)日本宮城縣人,研究中國佛教之學(xué)者,日本古建筑學(xué)家。號榴邱,屬真宗大谷派。十七
-
恩斯特·吉迪恩·馮·勞東(Ernst Gideon von Laudon,1717年2月2日-1790.7.14),神圣羅馬帝國陸軍元帥,
-
穆拉德二世,于1421年即位,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在帖木兒入侵的打擊后已實力大減。穆拉德二世首先打敗并殺死了
-
加盧斯(TrebonianusGallus206-253)羅馬帝國皇帝,公元251年-253年在位。
-
瑪麗一世(英文: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
-
德奧德·哈里(Daoud Hari, aka "Suleyman Abakar Moussa")是一名來自蘇丹達(dá)爾富爾(Darfur, Sudan)地區(qū)
-
一個國家的政治被軍人左右、高級軍官說一不二,那么這個國家就有點危險了。那么,有沒有在軍隊的手槍和刺刀
-
利奧波德·約瑟夫·道恩(1705年9月24日— 1766年2月5日),神圣羅馬帝國陸軍元帥,軍事家,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
-
西奧多·赫茨爾 (英語:Theodor Herzl/匈牙利語:Herzl Tivadar,1860年5月2日—1904年7月3日),奧匈帝國
-
圣·弗蘭西斯·波吉亞(Saint Francis Borgia,1510–1572),第3任耶穌會總會長。他向世界各地派遣傳教士
-
約翰·查理·弗里蒙特(John C. Frémont )(1813-1890),美國著名的探險家,北美落基山脈和太平洋之間許多
-
上杉憲實(1410年-1466年3月22日)是室町時代中期的武將、守護(hù)大名、關(guān)東管領(lǐng),任上野、武藏、伊豆守護(hù)。
-
肯迪,阿拉伯哲學(xué)家,一生著述宏富,涉及到哲學(xué)和自然科學(xué)的各個領(lǐng)域,據(jù)傳有200多部,但大多失傳,F(xiàn)存的
-
威廉·費(fèi)舍·迪安出生于1899年8月1日,陸軍少將。1922年畢業(yè)于美國加州大學(xué)伯克利分校。二戰(zhàn)立功被授杰出服
-
AnnedeBretagne/AnneofBrittany,1477-1514,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悲劇公主。布列塔尼公爵法蘭西斯二世(Franc
-
阿拉比,1988年3月21日出生于尼日利亞卡杜納,尼日利亞籃球運(yùn)動員,場上司職中鋒。2010年NBA選秀,阿拉比于
-
安德烈·古利提(意大利語:Andrea Gritti,1455年-1538年12月)是一位威尼斯共和國的總督(Doge of Ve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