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官布,蒙古族,1928年生,曾用名烏·官布扎布,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專修班和內蒙古大學文研班。官布1954年加入中國美協(xié),歷任中國美協(xié)內蒙古分會秘書長、副主席,中國美協(xié)北京分會秘書長,中國美協(xié)秘書長、常務理事等職。出版作品
出版著作:《官布中國畫集》、《官布作品收藏集》(美國版)、《蒙古族畫家官布 》、《官布中國畫新作選》、《官布油畫集》。主編出版:《北京當代作品選集》、《中國著名老畫家作品集》。代表作品有:油畫:《傍晚》(1959年作,被編入《中國十年繪畫集》,并被編入《中國新文藝大系·美術卷》)、《讀毛主席的書》(1964年作,中國美術館收藏)、《草原小姐妹》(1964年)、國畫:《壺口瀑布》(1992年)、《黎明》(1981年)、《草原健兒》(1981年)、《萬馬奔騰》(1995年)、《原始森林》(1995年)、《秋色賦》(1988年)、《霞光普照》(1991年)、《草原新綠》(1987年)、《草原人們》(1997年)、《朝霞紅滿天》(2002年)等。個人榮譽
主編出版過《北京當代作品選集》、《中國著名老畫家作品集》等。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多次展出,屢獲大獎,是我國第一位舉辦個人畫展的蒙古族畫家。個人履歷
1928年 出生。
1947年 畢業(yè)于齊齊哈爾軍政大學,留校從事文藝活動。
1948年至1955年 先后任《內蒙古畫報》編輯組長、編委。
1952年他的《牧羊姑娘》獲內蒙古自治區(qū)美術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一等獎 、 1954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 、1955年《兄弟民族之間》獲文化部年畫三等獎。
1955-1957年從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專業(yè)進修畢業(yè)。作品《牧羊歸來》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十周年美展上獲二等獎 、1959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傍晚》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
1959年油畫《傍晚》在建國十周年全國美展上展出 、1960年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 、1961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幸福的會見》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載入《當代中國》(美術卷)。
1961年至1964年 在內蒙古大學文藝研究班學習,后任美協(xié)內蒙古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1963年舉辦個人畫展、展出國畫油畫200余件 、1964年在全國第四屆美展上展出油畫《讀毛主席的書》、《草原小姐妹》、《黃金季節(jié)》及水彩畫《花的草原》。《讀毛主席的書》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61年--1965年在內蒙古大學文學藝術研究班學習。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革原小姐妹》,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73年國畫《斗風雪、保春羔》在全國美展展出,由人民畫報發(fā)表 、1977年油畫《十月的草原》、《詩人盛會更無前》在全國美展展出。
1978年油畫《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全國美展展出。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長城春色》陳列在日本大坂市廣州飯店 、1979年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內蒙古分會副主席 、1980年被選為北京文聯(lián)及美協(xié)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北京分會秘書長。
1980年 調北京工作,歷任北京市文聯(lián)副秘書長。
1981年油畫《黎明》在全國美展中獲北京美術二等獎。油畫《草原健兒》在全國少數(shù)民族美展中獲二等獎及北京市榮譽獎。被民族文化宮收藏。他被選為政協(xié)北京市第六屆委員 、1984年他被聘請為第六屆全國美展籌備委員和評選委員。國畫《青山春色》在第六屆全國美展展出,獲北京市建國35周年優(yōu)秀作品獎。
1985年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選為常務理事。油畫《草原晨曲》獲優(yōu)秀作品獎,被民族文化宮收藏 、1988年當選為北京市第七屆政協(xié)委員。參加北京市第二屆美術家代表大會。被選為北京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擔任第七屆全國美展總評獎委員會委員。主編大型畫冊《北京當代美術作品選集》。巨幅中國畫《秋色賦》為北京天安門城樓展覽、收藏。國畫《山舞銀蛇》在毛主席紀念堂展出并被收藏。三聯(lián)幅國畫《秋色賦》被選為中因領導人對外贈送用賀年片畫面,并發(fā)給了榮譽證書 、1991年擔任北京市慶祝建黨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籌委會副主任。國畫《冬韻》為北京中南海收藏,并入選大型畫冊《中南海珍藏書畫集》。
1992年《官布中國畫集》出版 、1993年赴美國舉辦個人作品展覽 、1994年任中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促進會會長 、1995年應邀赴臺灣舉辦畫展 、1997年回到內蒙古舉辦個人展,為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獻禮。
離休后他組織和創(chuàng)辦了中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促進會。
論官布繪畫
馬芳亭(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秘書長,中國書畫家雜志社社長兼主編):看了官老的美展,感觸很多。官老的畫,氣勢磅礴。大氣深邃,無時無刻不讓人感受畫家心中的那種強烈的民族情感和國家意識。不管是油畫還是國畫作品,也不管他采用的是哪一種藝術手法,其畫面所反映的主題幾乎都與自己的家鄉(xiāng)有關,這是他對民族對家鄉(xiāng)的深沉摯愛。觀官布先生的作品,讓我感到他是一位多情而專注的藝術家,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始終是他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流。他對家鄉(xiāng)一往情深、魂牽夢繞,這種情感都涌動在他的作品之中。
他的畫里畫外都貫通著一種民族的精神,這種精神對一個畫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當我們觀看他的油畫作品時就會發(fā)覺,盡管在著彩方式、透視和光的運用是源于西畫,可在某些筆觸方面又有國畫的韻味,而他的國畫作品又無時不顯露著西畫用光用色的光芒。他將兩者結合得很好,不管他怎么畫。也不管他畫什么,都是地地道道的國貨。它不是歐洲的,更不是美國的,一看就知道是一個中國畫家的作品。這就是我所說的畫家的國家意識的具體體現(xiàn)。這種情感凝結在官老的骨子里,不管生活如何坎坷和艱難,都無法改變他這一錚骨。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藝術家,官布先生始終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始終走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之路。讓藝術成為陶冶人們情操和寄托人民情思的一種載體,使藝術承載了人民大眾為之渴求的精神食糧。因此,他成了人民所摯愛的藝術家,這一點,相信看過畫展的人們都會有所感悟。
從歷史上看,任何一位有成就的藝術家,最終都是帶著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而進行創(chuàng)作的,使作品承載了畫家特有的文化氣度。好多人在藝術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有一種困惑,感到無路可走,其實這種困惑的真實原因是源于文化的貧乏。中國美術比文字更為淵源,它承載了中華民族在各個時期對精神和物質的追求。后來,中國美術又與書法融為一體.相得益彰,這種藝術風格的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也正因如此,我一向對延續(xù)這一偉大藝術的當代老藝術家們就特別敬重。官布先生用他60年的時間讓民族藝術得以延續(xù)和豐富,他的業(yè)績必將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領悟千古筆墨,官布先生得益于中西藝術的精華,他在兩者文化的海洋里沉迷游走。官布先生在藝術追求中,向西畫借得透視、光色與骨骼,向民族藝術取其悟道與風韻,明白無誤地打造出了自己的獨特的藝術旗幟。他承擔了民族藝術的責任,從自己的心跡出發(fā),潑墨出既典雅又靈動的墨色態(tài)勢。
官布先生為蒙族,但他的藝術思想早巳超出了區(qū)域,他28歲就出任內蒙古美協(xié)秘書長和副主席,后又先后擔任北京美協(xié)副主席、中國美協(xié)常務理事等職。他為社會和民族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了民族團結的典范、中華文化藝術之傳承者。通觀他的繪畫作品,總能讓人有種遨游于藝術大空的感悟。他的筆墨具有很大的視覺沖擊力,在寬大的展廳里,他的畫一亮出,立即呈現(xiàn)出萬馬奔騰、湖光山色、云蒸霞蔚的氣氛。這種視覺沖擊力毫無浮囂聲勢、狂態(tài)造作的成分,而是源于藝術家的文化氣度和對家鄉(xiāng)、對民族、對千古筆墨的情感,以及對大千世界景色的感悟。
珊丹(通遼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對官老我一直非常仰慕,對他的藝術成就深感欽佩。通過觀看他的美術作品,使人們感到官老對家鄉(xiāng)的情感是那么地深沉,那么地真摯!他愛家鄉(xiāng)、愛草原,是真正意義上的民族畫家。
不管官老畫的油畫還是國畫,對自然萬物的處理都恰到好處,解決了繪畫領域的很多技術性問題,藝術上有很大突破。官老對藝術的追求和執(zhí)著及其獻身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
單文海(通遼市畫院專業(yè)畫家):通觀官老的作品,他在中西結合的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上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是,不管借用西方的哪種藝術手法,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仍然彰顯著濃郁的民族特色。草原上的草草木木、群群牛羊,都寄托了他無限的情思。他的作品不同于社會上的一些浮躁之作,整個畫面意境深遠、氣勢磅礴,充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氣息。官先生的中國畫不同于中國畫其他藝術大師,畫面上總是滲透著油畫的藝術鋒芒。官先生是草原人民的驕傲,是家鄉(xiāng)人的驕傲,我相信,在官老闊別家鄉(xiāng)幾十年后的今天,再到家鄉(xiāng)走一走,一定會看到家鄉(xiāng)的面貌已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相信,家鄉(xiāng)的畫家也一定會步官老的后塵,在藝術上取得自己的輝煌。希望官老能時常回家鄉(xiāng)帶帶我們這些年輕人,使之在藝術事業(yè)上為我們的家鄉(xiāng)、為我們的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烏恩奇(內蒙古美協(xié)副主席、通遼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官老是當代中國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藝術大家,家鄉(xiāng)人為您感到驕傲。
官老的油畫作品就其藝術成就而言.早已得到社會的肯定。今天,我有幸看到了官老這么多的國畫作品,我的感覺是親切、新穎、淵博。官老的國畫作品,將西畫的許多精華融入了國畫創(chuàng)作之中,整個畫面的色彩有著巨大的視覺沖擊力,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旺盛的生命感,其光色、構圖和透視,都彌補了中國畫的一些不足,畫面顯得豐滿,使人看后很難遺忘?梢赃@樣說,官老的畫作不同于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一切都顯得那么獨到,那么富有個性,作為一個藝術家,這是最為難能可貴的。今天.我們大伙聚到一起。共同探討官布先生的藝術之路和藝術成就,使我們感到藝術家時時刻刻都應該將自己的身心植根在人民群眾之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生活。他昭示著廣大藝術家去思考,去追求藝術的真諦。所以說,今天的活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讓人們重新丈量自己,丈量藝術,開辟新的藝術之路。謝謝官老!
包世德(通遼市群眾藝術館美術干部):看了官老的美展,感到非常振奮。官老的美術作品,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巨大的藝術成就,很早以前就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在學術界和美術史學界,他被喻為草原畫派的代表人物,他對草原的情感用自己的筆墨給予了很好的表現(xiàn)。在藝術風格和藝術手法方面,他將油畫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用于國畫之中,他畫的馬、草原反映了草原人民的執(zhí)著精神。這次畫展所展覽的作品數(shù)量之多、作品之大,令人贊嘆,可以說每一幅都是精品。這充分反映了官老的敬業(yè)精神。作為后輩,我們只有很好地向官老學習,在藝術上取得成就,為家鄉(xiāng)爭光。
馬成武(通遼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首先,我對官老能在家鄉(xiāng)舉辦這樣一次大型畫展表示感謝。作為一名杰出的藝術家,官老在藝術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早被世人所知,但是,他長期以來做人卻很低調,為人很謙和,從不張揚自己,這種生活態(tài)度對一名藝術家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不愧為大家風范!著名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曾說過:“官布是蒙古族第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畫家。”我想,歐陽老之所以這么說,說明他是了解蒙古族歷史的,我們在過去的一百年或兩百年中,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畫家,今后的一百年兩百年中會不會有也很難說。在過去,官老有很多好的藝術作品奉獻給了國家,這種精神是多么的可貴。∥蚁,如果官老能在家鄉(xiāng)建造一座美術館,將自己的作品世世代代地存放在這里,那將是最有意義的。因為,它將永遠激勵著家鄉(xiāng)人民積極向上、熱愛生活,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