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官至監(jiān)登聞鼓院!夺橹莞尽贩Q其“登進士第,三宰劇邑,以廉明剛直稱!
淳熙五年(1178),任樂清縣令。在樂清縣令任上,為官剛正,并重建縣學,纂修《
袁采
樂清縣志》十卷,后被稱為樂清最早的縣志。曾三入雁蕩山實地考察,糾正了雁山圖的誤差,撰寫《雁蕩山記》一篇,記敘了當時的雁蕩名僧、建寺及新辟景觀的史料,為雁蕩山開發(fā)貢獻甚巨。
個人著作
著有《政和雜志》、《縣令小錄》和《世范》三書,今只有《世范》傳世。其詳細事跡已不可考。
袁采的著述中,以治家格言之作《袁氏世范》最受世人推崇!端膸烊珪嵋吩唬骸捌鋾诹⑸硖幨乐婪磸驮敱M,所以砥礪末俗者極為篤摯,明白切要覽者易知易從,固不失為《顏氏家訓》之亞也。” 時人評此書“行之一時,垂諸后世也”。不僅教化樂清百姓,劉鎮(zhèn)認為還可作“萬世之范”,改名《俗訓》。成書以來700多年間多次刊布,在西方漢學界也引起重視,并有譯本。
《袁氏世范》共三卷,分睦親、處己、治家三門。卷一睦親,主要講家庭和睦相處的道理和方法;卷二處己,論述個人修養(yǎng)、為人處世之道,對人一生當中經(jīng)常遇到的富貴貧賤、成敗得失等都作了哲理性的闡述;卷三治家,是持家興業(yè)的一些道理,亦頗精彩。這本書論述立身處世之道不同與一般著述,其語頗有見地,且深入淺出,極具趣味,極易領(lǐng)會和學習。
《袁氏世范》一書的論理并不像其他古代修身齊家的書那樣古板正統(tǒng),相反,袁采思想非常激進,甚至敢于反傳統(tǒng)。他是從實用和近人情的角度來看待立身處世的原則的,而不是像一些老學究那樣,把“四書五經(jīng)”、孔孟之道那一套倫理強加在人們頭上。譬如,袁采的《袁氏世范》提倡家庭的成員應(yīng)該是平等的,父子兄弟之間都是平等的,可以保持各自的性格特點,即便是家中的長輩,也要以自己超乎別人的修養(yǎng)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不能壓服別人;子女也沒必要屈從長輩的權(quán)威。
《袁氏世范》里有許多句子確實都是金玉良言,如:“小人當敬遠”;“厚于責己而薄責人”;“小人為惡不必諫”;“家成于憂懼破于怠忽”;“黨人不善知自警”等等,不勝枚舉。
《袁氏世范》傳世之后,很快便成為私塾學校的訓蒙課本。歷代士大夫都十分推重該書,都將它奉為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