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德生

    李德生

    李德生(1916年4月—2011年5月8日),河南新縣陳店鄉(xiāng)人。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領導人。

    1930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李德生將軍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一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2011年5月8日15時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6歲。


    個人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李德生同志1916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新縣陳店鄉(xiāng)李家洼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解放了他的家鄉(xiāng)。他當上了童子團團長,積極參加站崗放哨、送信、帶路等活動。1930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革命年代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

    李德生同志先后在鄂豫皖、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一軍、紅四軍任戰(zhàn)士、通信員、傳令兵、班長、連政治指導員、交通隊黨支部書記,參加了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潢(川)光(山)、嘉陵江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以及紅四方面軍西征。在創(chuàng)建和保衛(wèi)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中,他不怕犧牲,英勇戰(zhàn)斗,在川陜革命根據(jù)地反“圍攻”的八廟埡戰(zhàn)斗中,左胸被子彈打穿,因傷及神經(jīng),從此左手留下殘疾。

    他利用養(yǎng)傷時間,閱讀了《紅色戰(zhàn)士必讀》、《列寧學校讀本》、《干部必讀》等書籍,思想和文化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李德生

    1933年8月,他被推舉為代表出席了川陜省第二屆工農兵代表大會。

    1935年6月,因遭到誣陷,被撤銷黨支部書記和班長職務、開除黨籍,但他仍然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參加了長征,三過雪山草地,參加了包座、綏(靖)崇(化)丹(巴)懋(功)戰(zhàn)役和百丈戰(zhàn)斗。

    1936年12月,紅四方面軍到達陜北后,他重新入黨。

    1946年,晉冀魯豫軍區(qū)第3縱隊黨委決定,撤銷張國燾錯誤路線時期對他的處分,恢復黨籍,黨齡重新從1932年開始算起。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李德生同志歷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排長、連長、副營長、營長和太行軍區(qū)第二軍分區(qū)30團團長。先后參加了夜襲陽明堡機場、響堂鋪、百團大戰(zhàn)等著名戰(zhàn)役戰(zhàn)斗和粉碎日軍大規(guī)!皰呤帯钡臄(shù)百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曾以1個營的兵力打垮日軍的1個大隊,受到上級的嘉獎。他還參加了創(chuàng)建和鞏固太行、冀南、冀西抗日根據(jù)地的斗爭。

    1942年5月,日軍糾集2.5萬余人對太行根據(jù)地北部地區(qū)進行“掃蕩”,他臨危受命,沉著指揮,面對數(shù)十倍于己的敵人,帶領全營搶占有利地形,粉碎了敵人一次次瘋狂進攻,成功掩護八路軍總部和后方機關勝利突圍。

    1945年1月,擔任團長的李德生同志,主動請纓攻打日軍馬坊據(jù)點。他精心策劃,周密組織,親自化裝成農民深入日軍據(jù)點偵察,隨后帶領82名突擊隊員一舉端掉該據(jù)點,全殲守敵。為此,延安《解放日報》頭版發(fā)表了題為《長期偵察和堅決突擊,太行我軍收復馬坊》的消息,并配發(fā)社論稱這一仗是典型的殲滅戰(zhàn)。

    解放戰(zhàn)爭時期

    李德生同志于1945年8月任太行縱隊第4支隊769團(后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qū)第3縱隊7旅19團)團長,率部參加了上黨、邯鄲戰(zhàn)役。

    1946年12月后,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中原野戰(zhàn)軍第6縱隊17旅旅長,率部參加了隴海、定陶、滑縣、豫北、魯西南等戰(zhàn)役,以及千里躍進大別山重建革命根據(jù)地的艱苦斗爭。在襄樊戰(zhàn)役中,他靠前指揮,巧用奇兵,“刀劈三關”,奪取了琵琶山、真武山、鐵佛寺三道關口,一舉破城。后參加淮海戰(zhàn)役,率部連續(xù)9天急行軍,協(xié)同其他部隊形成了對黃維兵團的合圍,并擔任主攻,激戰(zhàn)兩天一夜,攻占了雙堆集東側敵核心陣地,為全殲黃維兵團和奪取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2月,他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第3兵團第12軍35師師長,4月率部勝利攻占了敵長江防線鐵板洲陣地,奪取了渡江跳板。隨后參加了渡江作戰(zhàn)、千里追擊和進軍大西南,參與組織指揮了西南剿匪,完成組建地方武裝、保護群眾生產等任務,為西南地區(qū)人民政權的鞏固和地方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抗美援朝

    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35師師長、副軍長、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先后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zhàn)役、金城以南地區(qū)防御作戰(zhàn)和上甘嶺戰(zhàn)役。在金城以南地區(qū)防御作戰(zhàn)中,他認真貫徹毛澤東同志“積極防御”、“零敲牛皮糖”的作戰(zhàn)指導思想,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在改良坑道、鞏固防御陣地的同時主動出擊,率第35師先后與敵人進行大小戰(zhàn)斗421次,殲敵1.9萬余人,改善了我軍的防御態(tài)勢。在上甘嶺戰(zhàn)役第二階段,他奉命統(tǒng)一指揮在前線作戰(zhàn)的第12軍、15軍所屬部隊,機智靈活,浴血奮戰(zhàn),反復爭奪,擊退敵人數(shù)百次猛烈進攻,贏得了上甘嶺戰(zhàn)役的最后勝利。

    從朝鮮戰(zhàn)場回國后,1954年4月,李德生同志任陸軍第12軍軍長。他積極探索部隊建設的特點和規(guī)律,堅持以鞏固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為中心,科學統(tǒng)籌部隊各項建設和工作,狠抓思想教育、軍事訓練和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有力促進了部隊全面建設。他認真貫徹“以我為主”的訓練方針,注重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推廣、運用先進典型,創(chuàng)造了“郭興福教學法”,得到毛澤東、葉劍英等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并迅速在全軍推廣,由此掀起了大練兵、大比武高潮。

    在抓好部隊建設的同時,他大力組織發(fā)展農副業(yè)生產,并建立連隊和機關與駐地農村掛鉤聯(lián)系制度,幫助蘇北地區(qū)發(fā)展生產、改變落后面貌。其間,1957年至1960年,他進入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深造。

    進入中央

    “文化大革命”中,李德生同志奉周恩來同志之命率部赴安徽省執(zhí)行任務。1968年4月至1973年,歷任安徽省軍區(qū)司令員、省革委會主任,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等職務。他在制止武斗、維護工農業(yè)生產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穩(wěn)定了安徽局勢。其間,1969年4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任中央軍委委員。7月起參加中央政治局、國務院業(yè)務組、中央軍委辦事組工作。在協(xié)助周恩來同志分管水利部和國家體委工作期間,參與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籌建和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等重要工作。同時,分管軍隊政治工作。1970年4月至1973年12月,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1971年1月兼任北京軍區(qū)司令員,在毛澤東、周恩來同志領導下,參與處置“九一三”事件,為穩(wěn)定北京局勢、保衛(wèi)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安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熬乓蝗笔录,他參加軍委辦公會議,根據(jù)中央指示,組織查獲了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活動的重要罪證,并協(xié)助葉劍英同志承擔了軍隊“批林整風”中的大量日常工作。他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指示,在周恩來、葉劍英同志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下,排除重重阻力,落實干部政策。在北京軍區(qū)工作期間,他按照毛澤東同志的戰(zhàn)略方針,開展調整兵力部署、搞好要地設防、加強部隊訓練等工作,并結合實際,加強“三打三反”訓練,組織指導諸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演習和研究性戰(zhàn)術演習。1973年8月,在黨的十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他堅決支持周恩來、葉劍英同志的工作,堅持原則,不受江青等人的拉攏利誘。后因受“四人幫”迫害,辭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職務。1980年8月,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為李德生同志平反,恢復名譽。

    1973年12月至1985年6月,李德生同志任沈陽軍區(qū)司令員。他帶領軍區(qū)黨委一班人深入調查研究,形成了一套適合特定歷史條件下東北地區(qū)的作戰(zhàn)和設防原則,促進了東北戰(zhàn)略區(qū)建設。他堅持把教育訓練擺在戰(zhàn)略位置,狠抓部隊軍事訓練和作風培養(yǎng),有效提高了部隊戰(zhàn)斗力。他提出了組建合成軍和在東北西部地區(qū)組建守備區(qū)的重大建議,得到鄧小平同志的肯定,并付諸實踐。他領導組建了我國第一個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組建了全軍第一個激光模擬對抗營。他十分重視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積極參加和支持地方經(jīng)濟建設,協(xié)助地方搶險救災,同東北三省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他關心基層部隊特別是邊防部隊建設,走遍了東北的山山水水和軍營哨所,為鞏固東北邊防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擔任中央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組長期間,走遍了全國各主要疫區(qū),為消除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5年11月,李德生同志調到新組建的國防大學任政治委員、黨委書記。他與校長張震同志一道,團結帶領校黨委一班人和全校教職員工,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決策指示,積極推行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全面建設和改革,為探索我軍高級干部培訓的新路子,為國防大學的建設發(fā)展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他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第一位,帶頭抓好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發(fā)揚我軍優(yōu)良傳統(tǒng),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保證全校人員高度穩(wěn)定和集中統(tǒng)一,經(jīng)受了改革開放和軍隊精簡整編的考驗。他堅決貫徹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積極適應綜合性、研究性、開放性的辦學特點,組織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機制,加強和改進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大力推進了教學條件和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建設。他重視教研人員和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yǎng)、選拔和使用優(yōu)秀干部,使學校教研隊伍和干部隊伍的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他注重加強學校黨委、基層黨支部建設,重視抓好領導干部管理教育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學校各級黨組織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他尊師重教,關心愛護部屬,經(jīng)常深入教研室、學員隊和基層單位蹲點,與廣大干部、戰(zhàn)士和學員談心交心,積極協(xié)調解決學校建設中遇到的許多實際問題,改善辦學條件,為教職員工解決了后顧之憂。

    離開崗位

    1990年4月,李德生同志從領導崗位退居二線,雖然年事已高,但仍十分關心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事業(yè)。他和其他老同志共同創(chuàng)辦了旨在“宣傳愛國精神、組織愛國工程、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統(tǒng)一”的全國性社團組織中華愛國工程聯(lián)合會,并擔任會長,還兼任中國滑冰協(xié)會、中國武術協(xié)會名譽主席。他積極參加中共黨史、軍史研究工作,主編了《從郭興福教學法到科技大練兵》,撰寫了《李德生回憶錄》和《軍事思考錄》等著作,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李德生同志是中共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兩次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委員。在1985年9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中共十三大上分別增選、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

    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時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榮譽表彰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在襄樊戰(zhàn)役中,李德生部十七旅在其指揮下英勇作戰(zhàn),活捉敵綏靖區(qū)中將司令官康澤,被中共中央記大功一次。

    1952年11月,李德生出任上甘嶺戰(zhàn)役前線總指揮,參加指揮了著名的上甘嶺戰(zhàn)役,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

    家庭概況

    李德生的夫人是曹云蓮。1938年曹云蓮13歲時就參加了八路軍,1944年8月與李德生結婚。育有子女:李和平、李南征、李遠征、李雅雅、李曉滬和李優(yōu)優(yōu)。長子是李和平,和父親一樣,也是軍人出身,打過仗,負過傷。二兒子李南征。1974年3月,當時李南征在二炮某基地任副連長,江青“放火燒荒”之后,經(jīng)王洪文批準,將李南征從外地秘密押解北京,關在一間三面不透風的小屋子里,嚴密看守。在被放出之前,母親曹云蓮才獲準帶最小的女兒優(yōu)優(yōu)去看了一次哥哥李南征。見面之前,曹云蓮一再叮囑女兒“看見你二哥,千萬不要哭。”當曹云蓮看到身體消瘦,胡子拉茬的兒子時,心里一陣酸楚,但她卻把眼淚流進了心里。優(yōu)優(yōu)也很聽母親的話,從始至終沒有掉一滴眼淚。四個女兒當中,只有小女兒李優(yōu)優(yōu)不是學醫(yī)的,她畢業(yè)于北京語言學院法語專業(yè)!拔母铩焙,第一次招考公費留學生,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公派留學生,在法國留學三年,學習法國文學。

    主要著作

    主編

    《從郭興福教學法到科技大練兵》

    著作

    撰寫了《李德生回憶錄》和《軍事思考錄》等著作。

    政治生涯

    調到中央

    1969年4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新選出的中央政治局25位成員里面,八屆中央政治局成員30人中,只有12人繼續(xù)當選。而林彪、江青兩個集團的成員,幾乎全部包括在內。

    然而,作為解放軍一位軍長,在九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不久,7月下旬,李德生被調到北京,參加中央工作,成為中央政治局、國務院業(yè)務組、軍委辦事組的成員,同時,仍兼任安徽省委書記、省革委會主任、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后來又被任命為總政治部主任。李德生的變動,非常引人注目。李德生到中央工作,是毛澤東提名的。那么,毛澤東為什么調李德生到中央工作?毛澤東又是怎樣考察李德生的?1967年7月14日至9月23日,毛澤東到華北、中南、華東視察,在兩個多月時間里,他就“文化大革命”發(fā)表了許多看法,盡管他沒有改變發(fā)動“文化大革命”的指導思想,盡管他對事態(tài)的整體發(fā)展仍然充滿信心,但是他確實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措施,做“引導”工作,實際上是在糾正某些“左”的具體錯誤。

    毛澤東在武漢“七二O”事件之后,于1967年7月21日乘飛機到上海。安徽武斗形勢嚴重的時候,他同意調十二軍到安徽,但是他不可能預見到十二軍的工作將會取得什么樣的成果。而十二軍從8月7日到安徽,30多天,就取得制止武斗、收繳武器的明顯成績。40多天,促進了兩派的大聯(lián)合,9月20日,舉行兩派20萬人大游行。接著,十二軍又舉辦造反派頭頭和省地市領導干部萬人學習班,為實現(xiàn)大聯(lián)合、“三結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十二軍在安徽的活動,通過十二軍的報告,新華社的內部參考,不斷送到中央。十二軍的報告,兩次被中央轉發(fā)。顯然,十二軍的許多做法,特別是制止武斗、促進聯(lián)合、解放干部、實現(xiàn)“三結合”,符合毛澤東講話中有關糾正“左”的具體錯誤的精神,它得到毛澤東的重視,是不言而喻的。

    毛澤東選李德生到中央工作,也不是單從李德生在安徽“三支兩軍”工作的成績,不是單看文字報告就確定的。他從許多方面調查情況,多次當面考察。了解了李德生的歷史、年齡、身體、文化知識等許多方面,乃至從更多層面思考的。毛澤東后來親自對李德生講過,我不是只從南京軍區(qū),而是從多方面了解你的。

    周恩來親自給李德生打電話說:“毛主席、黨中央決定調你到北京來工作!崩畹律砑纥h政軍數(shù)職,努力按照毛澤東提出的“三個三分之一”的要求去做。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正在召開安徽省委常委會,研究抓生產問題。忽然,他接到周恩來親自打來的電話:“德生同志,毛主席、黨中央決定調你到北京來工作。”李德生感到很突然,便向周恩來說:“總理啊,我長期在軍隊,經(jīng)驗不多,比較適合在下面工作,是否請中央再考慮一下,我仍在安徽工作!敝芏鱽碓陔娫捓锎饛偷溃骸斑@是中央決定了的。請你盡快到北京來,來之前給中央辦公廳打個電話,好安排飛機去接你!崩畹律喴亟淮艘幌鹿ぷ,與各地市領導打了聲招呼,便于7月28日乘坐中央派來的飛機趕到北京。當天下午3時,他來到中南海懷仁堂等候周恩來接見。

    周恩來親切地對李德生說:“德生同志,毛主席、黨中央決定讓你到中央來工作,F(xiàn)在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你主要是在軍委工作呢,還是主要在國務院工作?”

    李德生考慮到這兩年自己在安徽抓經(jīng)濟建設有些效果,就回答說:“我在部隊時間長了,愿意干地方上的事。”周恩來聽了微微一笑,說:“中央已經(jīng)決定了,你除了參加政治局活動外,還參加國務院業(yè)務組和軍委辦事組的活動,同時仍然兼著安徽省、安徽省軍區(qū)和十二軍的職務!崩畹律鷦偟奖本┎痪,毛澤東便要親自接見他。被毛澤東點名請去面對面談話,這對于李德生來說是生平第一次,興奮中不免有些緊張?墒,當他走進毛澤東居住的房間后,緊張的心情便不知不覺消失了。毛澤東的房間沒有什么擺設,滿眼都是書,尤其是線裝的古書特別多,連睡覺的大床上也堆著書。毛澤東的隨和、簡單使人感到親切。特別是在談話時,毛澤東隨手拿起周恩來的老花鏡,往眼睛上試戴了一下,還遠近看看合適不合適。這個常人的舉動更讓李德生感到親切。

    毛澤東對李德生說:“你是十二軍的,是南京軍區(qū)的。我了解你,不是通過南京軍區(qū),而是通過其他同志了解的。他們都說你不錯。”

    李德生在安徽平息武斗、穩(wěn)定局勢的一系列舉措,是受到毛澤東和黨中央肯定的,他的才干和品質自然也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和賞識。應該說,毛澤東對李德生的了解和賞識是從他在安徽的表現(xiàn)開始的,而其中周恩來慧眼識英才的推薦更為重要。他們的談話很輕松,周恩來在一旁不時地插話補充。毛澤東問李德生:“看沒看過《紅樓夢》?”李德生不好意思地回答:“報告主席,我還沒有讀過。”毛澤東認真地說:“要讀《紅樓夢》,我看了五遍才解開!短煅菡摗泛汀锻ㄨb紀事本末》也要看。”

    李德生當時并不能一下子理解毛澤東叫他讀古書的用意。后來,他在實踐中逐漸明白,這是毛澤東想讓高級領導從歷史中學會借鑒,博古才能通今。

    接受考察

    我們只是看一下,在李德生到中央工作以前,毛澤東兩次當面考察李德生的情況。第一次是1968年10月,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的開幕式上。10月13日,八屆十二中全會開幕,周恩來宣布會議議程、人員組成和編組、會議開法。當時宣布的會議議程是:九大代表產生的指導思想和方法,黨章草案,國際國內形勢,專案審查工作。周恩來宣布出席會議人員的編組名單。當他念到華東組列席的李德生時,毛澤東突然打斷周恩來的話,問道:“哪個叫李德生?”這是因為毛澤東雖然在多次文字報告中,熟悉了十二軍在安徽“三支兩軍”的情況,卻未見其人。

    周恩來曾在向李德生交待十二軍到安徽執(zhí)行“三支兩軍”任務時,見到過李德生,后來又見過幾次。他當即介紹說:“李德生同志,是安徽省革委會主任、十二軍軍長!彼S即向李德生招招手,說:“李德生同志,請你站起來一下!

    李德生從列席人員的位置站起來。

    參加會議的人也有點奇怪,毛澤東為什么對一位列席人員、一位軍長感興趣,不由得回過頭來看李德生是個什么模樣。

    毛澤東當著眾多與會人員,笑著說:“不認識你呀,你這個同志。”

    毛澤東這樣親切地詢問到會同志,使人們想起戰(zhàn)爭年代上下級之間、同志之間的親密關系。毛澤東確實不認識李德生,而李德生當然認識毛澤東,并且從紅軍時期起,他多次在各種場合見過毛澤東。他對于毛澤東的點名,也感到有點意外。

    “你是哪個地方的人。俊泵珴蓶|再次發(fā)問。“我是河南省新縣人。”李德生大聲回答。毛澤東接著問:“你今年多大歲數(shù)了?”李德生回答:“52歲!

    毛澤東轉向與會人員,他說:“我看安徽的事情辦得不錯。我們不是通報了他那個整蕪湖嗎,蕪湖整得不錯嘛!那個蕪湖問題可是復雜了!

    兩個月前,毛澤東親自確定轉發(fā)十二軍“整蕪湖”的報告,蕪湖制止武斗的經(jīng)驗,他是了解的。他還要直接聽聽李德生的看法。又問李德生:“你們是怎么搞的?”

    人們掉轉目光,準備聽李德生介紹經(jīng)驗。不料李德生只說了一句話:“就是大造輿論!”大家以為只是開場白,靜了一會,卻聽不見下文。這才明白李德生講完了,隔了片刻,引起一陣笑聲。

    毛澤東也笑了。他肯定李德生的經(jīng)驗,并且把這一話題引導到我黨我軍的歷史經(jīng)驗:“是啊,就是要造輿論。我們共產黨人鬧革命,幾十年了,就是靠造輿論。不然的話,怎么能拉起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搞那么多隊伍。不做群眾工作,你沒有群眾,也就沒有軍隊,沒有黨,沒有無產階級政權!

    在宣布編組名單的時候,出現(xiàn)毛澤東同列席人員這樣大段對話,是很少有的事啊!

    毛澤東同李德生的第二次談話,是在1969年4月,黨的九屆一中全會上。

    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李德生作為安徽省選出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1969年4月28日,九屆一中全會正式選舉,產生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周恩來宣布選舉結果,在念到政治局候補委員李德生的名字時,毛澤東再次提出:“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周恩來示意李德生,李德生習慣地戴好軍帽,站起來敬了一個軍禮。周恩來笑著說:“德生同志,請你把軍帽摘下來吧!

    李德生摘下軍帽,露出一頭濃密烏黑的寸發(fā),寬寬的額頭,微微謝頂。他端莊地面向主席臺,十分精神。毛澤東看到這位參加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負過6次傷的老紅軍戰(zhàn)士,正值壯年,體魄魁梧,紅光滿面,風華正茂,當時年已76歲的毛澤東不禁再次問道:“你今年多大年紀了?”李德生答道:“我53歲了。”“啊,53歲,53歲!”比李德生年長23歲的毛澤東,接連重復幾遍。

    黨的九大和九屆一中全會之后,許世友回到南京,陳錫聯(lián)回到沈陽,李德生回到安徽。

    回到安徽后,李德生按原定部署,以更大的干勁抓省里的經(jīng)濟建設。

    安排工作

    周恩來向毛澤東談了對李德生的工作安排。李德生說:“自己水平不高,怕不能勝任這么多重要的工作,安徽、南京的工作能不能免去?”毛澤東把手一揮說:“不要免,一個也不要免。南京的不要免,安徽的也不要免!

    周恩來在一旁也鼓勵道:“你大膽干。毛主席教導我們u2018實踐出真知u2019嘛!” 毛澤東笑了笑,最后說:“你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三分之一時間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時間讀書學習,三分之一時間到下邊搞調查研究!

    自此,李德生便身兼黨政軍數(shù)職,開始接觸各方面的工作,努力按照毛澤東提出的“三個三分之一”的要求去做。關于安徽的工作,李德生把全省重大工作向省委常委們作了交代和部署,要求省委的同志加強集體領導,大膽抓工作,重大問題要及時與他聯(lián)系。接著,他又到一些地市檢查了工作,對同志們進行囑咐。

    關于中央的工作,李德生采取邊學習,邊調研,邊工作的方法;顒禹樞蚴紫仁侵醒胝尉郑浯问菄鴦赵簶I(yè)務組,然后是軍委辦事組。

    國務院業(yè)務組成立于1967年,是在國務院各部委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成立的總理工作班子。一直到1975年四屆人大召開,選舉、任命了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之后,才告結束。在近8年時間里,國務院業(yè)務組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完成了履行國務院基本職能的歷史任務。

    李德生在國務院業(yè)務組工作期間,參加討論過大到整個國民經(jīng)濟建設計劃、重大建設項目,以及國務院機構的調整、精簡整編,小到一些具體事項的工作,并從中得到了不小的鍛煉。

    執(zhí)行指示

    毛澤東在審定中央軍委辦事組增選人員名單時,親筆加上了“還有李德生同志”。周恩來說:“我們派德生同志去空軍,他是只身入虎穴,我們都為他捏了把汗,但結果還是我們勝利了!

    中央軍委辦事組是于1967年8月17日根據(jù)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決定成立的,是在“文革”的特殊情況下負責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辦事機構。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后,軍委辦事組改組,由黃永勝、吳法憲任正、副組長,成員有葉群、李作鵬、邱會作。此后,軍委辦事組實際上取代了中央軍委常委會,林彪一伙控制了軍委很大一部分權力。

    毛澤東、周恩來等對林彪重兵在握很是擔憂,也很警惕,最后考慮用“摻沙子”的方法抑制林彪勢力的增長?墒沁@“沙子”的人選并不太好找:老帥們受冷落,都沒有出來工作;老將們受沖擊,摻進去也不合適,搞不好更要挨林彪的整。進軍委工作的人首先要不會和林彪一伙搞到一塊兒去,并且還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開始醞釀增選人員名單時,林彪一伙并沒有提李德生的名字。毛澤東和周恩來經(jīng)過反復考慮,決定把李德生等幾個人當作候選人。最后,在審定名單時,毛澤東親筆加上了“還有李德生同志”。

    1969年4月28日,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新的軍委辦事組成員名單。除原有人員外,新增加了李德生、劉賢權、李天佑、溫玉成、謝富治。李德生從來沒有在林彪的領導下工作過,所以軍委辦事組成員幾乎不和他交流情況:輕一點把他當外人,什么話都不跟他說;重一點則把他當敵人,想法排擠、整治他。有時軍委開會,整場會議像沒李德生這個人似的。表決什么問題,事先不征求他的意見,事后不同他交換看法,李德生同意不同意橫豎是要通過的。人在這個環(huán)境里會是什么感受,可想而知,誰都會有壓抑感、陌生感和被排斥感?墒牵畹律鷧s默默承受了這種冷漠和輕視。他心里只想著一點:我是主席和總理派來工作的,我的行為只對中央負責,只對軍委負責,至于個人的失落委屈,不過是暫時的,就當它是過眼煙云,不往心里去,不往臉上掛。后來毛澤東問他情況時,他也不多說自己的困難。

    當時,按政治局的意見,李德生分管軍隊政治工作。1970年,總政治部恢復職能后,李德生擔任了總政主任。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他表面上沉默寡言,但私下卻積極調查研究,了解各方面的情況。

    1971年9月12日,也就是林彪叛黨逃跑的前一天,毛澤東提前結束了在南方的視察回到北京。在豐臺火車站,李德生、紀登奎、吳德和吳忠走上毛澤東的專列。這時,毛澤東已經(jīng)對林彪叛黨行為有所估計。他在和李德生等人談話時,不時流露出這種擔憂。他告訴大家,要提高警惕,防止分裂黨的行為。最后,毛澤東讓李德生調一個師來南口,干什么卻沒有說。

    毛澤東擔心的事果然發(fā)生了,林彪攜妻帶子乘機叛逃。

    飛機一飛,誰也不知道會去哪兒,后果怎樣。人民大會堂成了指揮中心?哲娛恰爸貫膮^(qū)”,空軍司令員吳法憲就是林彪的死黨,不然林彪也不會有這樣便利的外逃機會。緊急關頭,周恩來最不放心的就是空軍。李德生受周恩來重托,在空軍招待所指揮,整整五天五夜沒有合眼。

    事后,周恩來說:“當時情況不明,我們派德生同志去空軍,他是只身入虎穴;我們都為他捏了把汗,但結果還是我們勝利了。”

    “九一三”事件后,長期被林彪冷落、排擠的許多高級將領頭上的“大山”終于被搬開了,軍隊工作又有了新的局面,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受冷落多年的葉劍英被重新起用,主持軍委工作。李德生參加了清查林彪反? 黨集團的專案工作。

    當選副主席

    在黨的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江青給李德生記了一筆賬:不支持她江青。

    1973年8月,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并進行了“批林整風”之后召開的,本應是結束“文化大革命”的極佳時機。但由于毛澤東堅持認為“文化大革命”是正確的,又加上江青一伙的干擾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大會不僅未能在糾正“左”傾錯誤方面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相反卻全面肯定、繼承了九大的錯誤方針,致使全局性的“左”傾錯誤得以延續(xù)。

    在這次大會上,周恩來按毛澤東的意見專門提名李德生作為“老中青三結合”當中的“中”的代表進入大會主席團。李德生不負眾望,被選為大會主席團五位副主席之一。這是李德生成為黨的領導人的一個信號。十大結束時,李德生當選為中央委員。緊接著,在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副主席。

    至此,李德生以他獨特的經(jīng)歷和特殊的功績走上了黨中央副主席的職位。這是李德生政治生涯的頂點。

    李德生成為黨的領導人,這無形中又在江青一伙通往最高權力的道路上樹立了一道屏障。此前,江青一伙和林彪集團是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拆臺。廬山會議上,江青對林彪設國家主席持反對態(tài)度,成了勝利的一派。林彪垮臺后,江青手里有了反對林彪的資本,從此便以功臣自居,向黨要權要職務。十大上,江青進入中央政治局,但只是委員而不是常委,她對此非常不滿。不過,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都進了中央政治局,張春橋當了政治局常委,王洪文還當上了黨中央副主席。

    大會以后,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在中央政治局內結成“四人幫”,他們的政治野心開始膨脹,企圖全面篡黨奪權。

    李德生對江青一伙一直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但自從他擔任總政治部主任后,有許多問題無法回避江青。江青長期對八一電影制片廠不能占為己有而耿耿于懷。當她和李德生都成為政治局委員時,她便想借機安插親信奪八一廠的權。但李德生并沒有聽從江青的“指示”,反而取消了八一廠的革命委員會,恢復了黨委負責制。這是總政黨委研究決定并獲得軍委副主席葉劍英支持的。江青氣壞了,她認為李德生不把她放在眼里。另外,在拍攝“樣板戲”電影問題上,江青無中生有地說,八一廠拍“樣板戲”用淘汰的攝影機拍,膠卷質量也有問題,導演、攝影師故意拍壞,不保證質量等等,這是拆“樣板戲”的臺,并暗中在這個問題上給李德生記了一筆賬:不支持她江青。

    1973年10月,江青又開始新的活動。她在清華、北大發(fā)動了所謂的“反擊右傾回潮運動”,聲稱要上揪“代表人物”,下掃“社會基層”,拉開了“批林批孔”的序幕。

    李德生不像一些人喜歡隨風倒,而是以是非曲直為自己的判斷標準。他覺得“批林批孔”不能搞亂軍隊,軍隊首先是穩(wěn)定,然后才是參與?傉I導班子集體作出決定,部隊的報刊在“批林批孔”文章上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對于“批林批孔”的意義、動態(tài)等重大提法,要按照中央兩報一刊的提法。誰知通知剛發(fā)出,就有人匯報給江青,這不是在和她江青唱對臺戲嗎!江青立即大嚷道:“軍隊不批孔批什么?不批孔也是不批林。李德生反對u2018批林批孔u2019是不是上了林彪的賊船?和林彪是一條路上的人!你們要去批!” 江青對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葉劍英也非常不滿,認為葉帥不買她的賬,沒有把王洪文安排到軍委,反而建議重新啟用鄧小平。的確,十大之后,葉劍英鑒于“九一三”事件的教訓和江青一伙反? 黨亂軍的陰謀活動,多次向周恩來、毛澤東建議請鄧小平繼續(xù)參加軍委領導工作,并參加政治局工作。毛澤東表示可以考慮。江青到毛澤東那里告黑狀,說部隊對“批林批孔”運動響應不及時,沒有緊跟毛主席的偉大戰(zhàn)略部署。為此,毛澤東對葉劍英、李德生產生了不滿。毛澤東風趣地說:“李德生活到九十九,上帝請你喝燒酒!

    辭去副主席

    在1973年12月12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批評“政治局不議政,軍委不議軍”,并說:“你們不改,我就要開會,到這里來!蓖瑫r,他還提議各大軍區(qū)司令員相互對調,并讓葉劍英拿出具體意見。

    關于鄧小平復出的問題,毛澤東說:“我和劍英同志請鄧小平參加工作,當軍委委員!彼钢~劍英說:“你是贊成的,我代表你講話!苯又,他又補充說:“鄧小平是不是當政治局委員,以后開二中全會報告追認!闭尉謺h一致同意毛澤東的指示,并研究了貫徹實施的辦法。13日,葉劍英主持軍委辦公會議,并請周恩來參加。會議討論召開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擴大會議和各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的準備工作,并提出實施方案。14日,周恩來、葉劍英和李德生到毛澤東處參加有部分政治局成員出席的會議。會上,毛澤東再次談到各大軍區(qū)司令員的對調問題。他提議,這件事各省都要做工作,都要打招呼,要開歡迎會、見面會。最后,毛澤東說:“現(xiàn)在請了一個u2018軍師u2019叫鄧小平,發(fā)個通知,讓他當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15日,李德生參加了中央政治局會議。會上傳達了毛澤東關于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鄧小平任職等指示。根據(jù)毛澤東的意見,會議商定了來京參加中央軍委會議的成員名單,并研究了大軍區(qū)司令員在地方一律不兼職問題。

    會后,毛澤東在他的書房,與政治局委員和北京、沈陽、濟南、武漢等大軍區(qū)負責人談話。毛澤東征求各位司令員對調動的意見。

    李德生是北京軍區(qū)司令員,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員,所以毛澤東首先問到他。李德生態(tài)度很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對這次對調沒有意見!

    毛澤東滿意地點點頭,說:“有人一聽調動就火冒三丈,不愿意離開老單位。軍人要記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李德生開了個好頭,所以毛澤東再問到其他司令員時,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

    十屆二中全會上,李德生辭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職務。

    家庭生活

    夫人:曹云蓮。1938年曹云蓮13歲時就參加了八路軍,1944年8月與李德生結婚。

    長子:李和平,軍人出身,打過仗,負過傷。

    次子:李南征,1974年3月在二炮某基地任副連長。

    長女:李遠征。

    次女:李雅雅。

    三女:李曉滬。

    四女:李優(yōu)優(yōu),畢業(yè)于北京語言學院法語專業(yè)。在法國留學三年,學習法國文學。

    離休生活

    離休后的李德生仍時時關注著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改革和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中共中央發(fā)布《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后,他深感自己也應該為愛國主義教育盡一份力。

    九十年代中期,德高望重的老將軍李德生親自掛帥,聯(lián)絡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及各民主黨派的負責人,以及一些專家學者建立了中華愛國工程聯(lián)合會。

    中華愛國工程聯(lián)合會建立以來,利用重大節(jié)慶、重要事件以及人們關注的熱點等時機,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采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啟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收到了極好的效果。他們更把工作重點放在廣大青少年身上,下大力氣舉辦各種有益活動,以日積月累、鍥而不舍的精神幫助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幾年來,中華愛國工程聯(lián)合會以“聯(lián)絡海內外愛國人士,愛國團結,宣傳愛國精神,組織愛國工程,宏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統(tǒng)一”為宗旨,積極開展活動,在海內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人物評價

    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李德生同志對黨對人民忠心耿耿,對共產主義事業(yè)充滿信心,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社會主義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及改革開放事業(yè)。

    他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領導藝術。他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智勇雙全。他軍政兼優(yōu),具有豐富的治軍治校經(jīng)驗,注重調查研究,善于總結經(jīng)驗,改革創(chuàng)新,為新時期軍隊戰(zhàn)備訓練、政治工作和國防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作風深入,求真務實,密切聯(lián)系群眾,善于發(fā)揚民主,集思廣益,注重調動和發(fā)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他一生光明磊落,襟懷坦蕩,榮辱不驚,以大局為重,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他一身正氣,廉潔奉公,公道正派,艱苦樸素,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在黨、國家和軍隊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贏得了廣大官兵和人民群眾的崇敬與愛戴。

    李德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重大損失。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他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建立的卓越功績將永載史冊!

    人物逝世

    2011年5月8日15時20分,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黨我軍卓越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軍委原委員,總政治部原主任,北京軍區(qū)原司令員,沈陽軍區(qū)原司令員,國防大學原政治委員李德生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

    后世紀念

    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黨我軍卓越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軍委原委員,總政治部原主任,北京軍區(qū)原司令員,沈陽軍區(qū)原司令員,國防大學原政治委員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時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李德生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后,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李克強、賀國強、周? 永康等同志,前往醫(yī)院看望或通過各種形式對李德生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14日上午,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莊嚴肅穆,哀樂低回。正廳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沉痛悼念李德生同志”,橫幅下方是李德生同志的遺像。李德生同志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

    10時許,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李克強、賀國強、周? 永康、王樂泉、王兆國、王岐山、回良玉、劉淇、劉云山、劉延東、李源潮、張德江、李瑞環(huán)、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羅干、何勇、令計劃、華建敏、陳至立、梁光烈、馬凱、陳奎元、錢運錄和遲浩田、張萬年、李鐵映、蔣正華、顧秀蓮、熱地、肖揚、楊汝岱、宋健、錢正英、李貴鮮、徐匡迪,中央軍委委員陳炳德、李繼耐、廖錫龍、常萬全、靖志遠、吳勝利、許其亮,以及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喬清晨等,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李德生同志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李德生同志的遺體三鞠躬,并與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

    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xié)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解放軍四總部及駐京各大單位和武警部隊負責同志,以及李德生同志的生前友好和家鄉(xiāng)的代表也前往送別。

    李德生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后,前往醫(yī)院看望或以各種形式向其親屬表示慰問的還有:王剛、汪洋、張高麗、俞正聲、徐才厚、薄熙來、李鵬、萬里、喬石、朱镕基、宋平、尉健行、王滬寧、路甬祥、烏云其木格、韓啟德、周鐵農、李建國、司馬義·鐵力瓦爾地、蔣樹聲、陳昌智、嚴雋琪、桑國衛(wèi)、孟建柱、戴秉國、王勝俊、曹建明、廖暉、杜青林、帕巴拉·格列朗杰、馬萬祺、白立忱、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李兆焯、黃孟復、董建華、張梅穎、張榕明、孫家正、李金華、鄭萬通、鄧樸方、萬鋼、林文漪、厲無畏、羅富和、陳宗興、王志珍、何厚鏵和張勁夫、鄭天翔、劉復之、楊白冰、丁關根、田紀云、姜春云、錢其琛、吳儀、曹剛川、曾培炎、王漢斌、張震、倪志福、王丙乾、鄒家華、王光英、布赫、鐵木爾·達瓦買提、彭佩云、周光召、曹志、司馬義·艾買提、何魯麗、丁石孫、成思危、許嘉璐、盛華仁、唐家璇、韓杼濱、賈春旺、葉選平、任建新、孫孚凌、萬國權、胡啟立、陳錦華、趙南起、毛致用、王文元、王忠禹、張思卿、丁光訓、羅豪才、張克輝、郝建秀、張懷西、李蒙、鄧力群。

    相關故事

    1972年,中央請新疆黨政軍領導干部到北京開會。會議的目的是清查“借用力量”問題,幫助新疆主要領導認識錯誤。沒想到,會議后期江青插了一手,新疆主要領導頂抗她毫無道理的指責。江青發(fā)火,說他們態(tài)度不好,拒不認錯。會議形勢急轉直下,傳到新疆,派性大作,局勢出現(xiàn)反復。1972年底,毛澤東、周恩來派李德生到新疆。毛澤東讓李德生查清新疆有些什么陰謀活動。李德生去后,經(jīng)過一年時間,基本查清,有的同志犯錯誤,已經(jīng)有了初步認識。但李德生認為,處理這個問題上有“左”的傾向,不僅對犯錯誤干部揪住不放,而且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當?shù)嘏终L有個流行語:上掛下聯(lián)不繞中間。此外,還有派性沒有解除以及經(jīng)濟工作沒有提到應有位置的問題。李德生在座談會上談了自己的意見,回到北京后他對新疆為什么會成為“借用力量”,以及新疆形勢、干部群眾思想狀況與解決辦法,向毛澤東寫了報告,得到毛澤東的肯定。

    1972年底,毛澤東借張春橋等人之口,提出林彪路線的實質不是極左,而是極右。

    1973年春,毛澤東提出提前召開黨的十大。政治局討論候選人,由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任副主席。毛澤東說:是否還增加一個啊,當前有老的、有青的,還應當有一個中年同志,建議從軍隊里找。當時政治局委員中符合這個條件的不多,后來,周恩來建議,由李德生任副主席,大家都同意。李德生說自己不適宜,提議李先念作黨的副主席。李先念小聲說,主席已經(jīng)表過態(tài)了,你不要再說了。李德生就這樣當上了黨中央副主席。

    1973年3月18日至5月18日,空軍黨委召開四屆五次擴大會議,會議由周恩來、葉劍英領導和掌握。毛澤東也非常重視,政治局開會時,經(jīng)常詢問李德生空軍開會的情況。會后對空軍黨委進行了改組。

    1973年6月至7月,總后在李先念、余秋里主持下,揭發(fā)批判林彪、邱會作等人。

    海軍黨委擴大會議由張春橋分管,開了四個月,還沒有結束。總政工作組到了海軍,被張春橋訓斥走了。張春橋堅持批判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指責海軍黨委否定“文化大革命”,又延長了三個月。海軍黨委擴大會議先后開了兩個年頭,跨了四個季度,還不能收場。直到毛澤東出面,張春橋才不得不有所收斂。

    李德生回憶:幾個兵種的會議,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復雜情況。這是由于領導班子幾經(jīng)反復,時而這一些同志被認為有了問題或犯了錯誤,成了批斗對象;時而另一些同志又被認為有了問題或犯了錯誤,也成為批斗對象,反復“烙燒餅”,互相結怨記仇。再加上派性的干擾……有的同志對別人的問題,抓住不放,甚至無限上綱……

    1973年5月,總政副主任田維新與派到各兵種的工作組分析研究,向葉劍英寫了報告。葉劍英認為符合實際,將報告印送中央政治局,并決定軍委辦公會議,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集體聽取匯報,逐個加以解決。

    1973年,毛澤東幾次談到批林批孔,雖然政治局并沒有討論,但兩報一刊陸續(xù)登出批林批孔的文章。10月,江青在清華、北大發(fā)動“反擊右傾回潮運動”,拉開批林批孔的序幕。

    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將從毛家灣搜集的孔子言論,編成《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送毛澤東,要求轉發(fā),在全國開展批林批孔運動。毛澤東批示同意,作為1974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下發(fā)。下發(fā)前,江青以個人名義向海軍、空軍等部隊送材料。

    李德生覺得批林批孔不能搞亂軍隊,軍隊首先是穩(wěn)定然后才是參與。總政領導班子集體作出決定,部隊報刊在批林批孔上要和中央保持一致,要按照中央兩報一刊的提法。江青認為這是在唱對臺戲,不批孔也是不批林,李德生反對批林批孔是不是上了林彪的賊船,他和林彪是一條路上的人!

    1974年3月5日,江青、張春橋等人召集幾個文藝單位開會,提出“放火燒荒”,提出要整頓軍隊?傉、八一廠等單位在同一天出現(xiàn)同樣的大字報,李德生成了“大軍閥”,是林彪集團的人,要揪李德生回北京批斗。因葉劍英抵制,才沒有成行。而《解放軍報》不能再編發(fā)稿子,被變相停刊近半年……

    1976年12月,鄧小平說:李德生同志一身清,在“四人幫”問題上沒有牽扯。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發(fā)出文件,為李德生平反,說對李德生同志的一切誣蔑不實之詞,一律予以推倒;家屬子女受到株連的,要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影響。

    1985年,歷經(jīng)風風雨雨的李德生從沈陽軍區(qū)調到國防大學擔任政治委員。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

    名人推薦
    • 王臨
      王臨(?—21年1月):新朝開國皇帝王莽的第四子,母王皇后。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正月立為皇太子,娶國師劉歆的女兒劉忻(一作劉愔)為妻,地皇元年(公元20年)七月貶為統(tǒng)義陽..
    • 充華
      充華 釋義:南朝女官名。妃嬪稱號。晉武帝置。為九嬪之末。南朝宋時降至九嬪之下。 隋朝時重新立為九嬪之一,位居后宮第十三位,九嬪之末。地位略低于宰相,高于尚書。...
    • 裴頠
      裴頠(267年—300年),字逸民,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西晉大臣、哲學家,司空裴秀之子。頗有雅量,見識高遠,通古博今。初為太子中庶子、承襲父親爵位,遷散騎...
    • 王象
      王象(?~222年),字羲伯,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大臣,目錄學家、藏書家。少時孤貧,文采溫雅,得到太守楊俊賞拔。建安年間,受到魏國世子曹丕...
    • 洪學智
      洪學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參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軍區(qū)司令、軍長、兵團副司令等職,參加了平津戰(zhàn)役..
    • 司馬瑋
      司馬瑋(公元271年~公元291年6月13日),字彥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五子,晉惠帝司馬衷之弟,是八王之亂代表人物。晉永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晉皇室諸王爭奪..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