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嘗從長安還,欲止郵亭。亭長先時聞孝當(dāng)過,以有長者客,掃灑待之。孝既至,不自名,長不肯內(nèi),因問曰:“聞田禾將軍子當(dāng)從長安來,何時至乎?”孝曰:“尋到矣!庇谑撬烊。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辟\大驚,并放之,謂曰:“可且歸,更持米E05F來!毙⑶蟛荒艿,復(fù)往報賊,愿就亨。眾異之,遂不害。鄉(xiāng)常服其義。州郡辟召,進(jìn)退必以禮。舉孝廉,不應(yīng)。
永平中,辟太尉府,顯宗素聞其行,詔拜諫議大夫,遷侍中,又遷長樂衛(wèi)尉。復(fù)征弟禮為御史中丞。禮亦恭謙行已,類于孝。帝嘉其兄弟篤行,欲寵異之,詔禮十日一就衛(wèi)尉府,太官送供具,令共相對盡歡。數(shù)年,禮卒,帝令孝從官屬送喪歸葬。后歲余,復(fù)以衛(wèi)尉賜告歸,卒于家。孝無子,拜禮兩子為郎。趙孝遇饑。自述體肥。愿代弟死。兩得全歸。
【原文】
漢趙孝、字常平。與其弟禮相友愛。歲饑。賊據(jù)宜秋山。掠禮。將食之。孝奔賊所。曰、禮病且瘠。不堪食。我體肥。愿代之。禮不允。曰、我為將軍所獲。死亦命也。汝何辜。兄弟相抱大哭。賊被感動。并釋之。事聞。詔分別遷授。
趙氏昆仲。以至性孝友。而化及盜賊。夫惡至殺人而食之賊。且當(dāng)眾賊饑餓亟亟待食之時。尚可令起慈心。則世間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學(xué)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不其然乎。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趙。單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趙禮。很是友愛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強(qiáng)盜占據(jù)了宜秋山。把趙禮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趙孝就趕緊跑到了強(qiáng)盜那里。求懇那班強(qiáng)盜們、說道。趙禮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體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體生得很胖。我情愿來代替我的弟弟。給你們吃。請你們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強(qiáng)盜還沒有開口說話。他那弟弟趙禮一定不肯答應(yīng)。他說道。我被將軍們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兩兄弟抱著。大哭了一番。強(qiáng)盜也被他們感動了。就把他們兄弟倆都釋放了。這件事傳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詔書。給他們兄弟兩個都做了官。
生平相關(guān)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趙孝的人,字常平。他有一個弟弟叫趙禮,兄弟兩個人相處得十分友愛。
有一年,由于收成不好,糧食減產(chǎn)欠收,饑荒嚴(yán)重,社會治安也很混亂。
這一天,空中烏云密布,天色顯得十分昏暗。一陣狂風(fēng)過后,人們的心頭仿佛都有一種不祥之兆。果然,一伙強(qiáng)盜突然占據(jù)了宜秋山,開始四處搶掠,百姓們都慌忙逃命,因?yàn)樵谶@種嚴(yán)重的饑荒災(zāi)區(qū),饑餓已經(jīng)使強(qiáng)盜們失去了理性,甚至連吃人的事情也有所耳聞。
強(qiáng)盜們在老百姓的家中大肆搜尋一陣,見找不出多少食用的糧食和換錢的東西,一怒之下,他們就只好抓人,恰好把弟弟趙禮給捉走了。
趙禮雖然身體瘦弱,但是窮兇極惡的強(qiáng)盜們也不肯放過他,將他五花大綁捆起來后,系在一個樹上,然后在旁邊架起爐灶生起火來,開始燒水,準(zhǔn)備拿趙禮來充饑。
哥哥趙孝雖然幸運(yùn)地躲過了這一劫,卻找不到了弟弟。他心急如焚,四處打聽,得知有人親眼看見趙禮被強(qiáng)盜抓走了。
弟弟被掠走的消息讓趙孝心如刀割。他焦急地想:「我該怎么辦?要是弟弟有個三長兩短,可怎么對得起父母!我這個做哥哥的又怎么能再活在這個世上?」「弟弟是同胞骨肉,哪怕賠上自己的性命,我也要救出他!瓜氲竭@里,趙孝就下定了決心,尋著強(qiáng)盜撤離的方向奔了過去。
由于趙孝救弟弟心切,馬不停蹄,所以很快就趕到了強(qiáng)盜那里,見到了被捆綁的弟弟,同時也看到旁邊有一鍋正呼呼冒著熱氣的開水。弟弟趙禮見哥哥來了,先是一陣驚喜,隨后馬上就哀嘆起來,埋怨哥哥說:「哥哥呀!您怎么可以到這個地方來呀!這不是白白送死來了嗎?」
此時趙孝也顧不上與弟弟搭話,就沖到強(qiáng)盜的面前,哀求強(qiáng)盜說:「我弟弟是一個有病的人,而且身體也很瘦弱,他的肉一定不好吃,請你們放了他吧!」
強(qiáng)盜們一聽大怒,氣洶洶地對趙孝說:「放了他,我們吃什么?」趙孝聽強(qiáng)盜這樣一問,就趕緊說:「只要你們放了趙禮,我愿意用自己的身體給你們吃,況且我的身體很好,沒有病,還很胖!
強(qiáng)盜們聽了趙孝的這番話,一下子都愣住了,他們沒想到天下還有這樣甘愿送死的人,相互震驚地對視著。
這時,就聽見趙禮在旁邊大聲地喊:「不行!不可以那樣做的!」邊上一個強(qiáng)盜就向趙禮吼道:「為什么不行?」趙禮哭著說:「被捉來的是我,被你們吃掉,這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可是哥哥他有什么罪過呀?怎么可以讓他去死呢?」聽罷此言,趙孝連忙撲到弟弟面前,兄弟相擁在一起互勸對方要讓自己去死,情急之下已是泣不成聲。
這些無惡不做的強(qiáng)盜們,聽著兄弟互相爭死的話語,望著手足之間舍身相救的場面,被深深震懾住了。他們那堅(jiān)封已久的惻隱之心,被這人間真情真義的感人場面喚醒了,也都不免淌下了熱淚。旋即,他們無聲地放走了兄弟兩人。
后來,這件事輾轉(zhuǎn)傳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是一個深明仁義道德之君,不僅下詔書,封了兄弟二人官職,而且把他們以德感化強(qiáng)盜的善行,昭示于天下,讓全國百姓效仿學(xué)習(xí)。
俗話說:兄弟如手足?v觀當(dāng)時的危險境界,趙氏兄弟能夠首先顧及對方的安危,絲毫不顧個人的兇險,足見他們的心中已深深明白,自己的身體與弟兄的身體都是父母身體的一部分,同氣連枝,同體相生。
放眼世界,萬物雖有類聚群分,實(shí)則如兄弟一樣,互相之間休戚相關(guān),同體相生。因此,人類要想擁有永久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必須以仁愛之心,真誠地關(guān)心和愛護(hù)宇宙天地間的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而這份仁愛之心的根本,正如古德在《論語》中所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家族成員
父親:趙普
弟弟:趙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