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桀黠自保
金忠原名也先土干(一譯額森托噶),為元世祖時太保、恒陽王也先不花的六世孫,家世為元朝望族。元亡后,也先土干在韃靼、瓦剌之間,以兇悍狡黠聞名,雖受北元太師阿魯臺節(jié)制,但能自成勢力,明人稱之為王子。
永樂十一年(1413年),也先土干受明成祖冊封為都督。他常以個人名義向明廷朝貢,也獲明廷單獨封贈,故而受到阿魯臺忌憚。
備受寵遇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成祖發(fā)起第四次北伐,在抵達上莊堡時,金忠率妻子部屬來降。當時韃靼遠避不戰(zhàn),明軍了無戰(zhàn)果,成祖正恥于遠征無功,見其來歸,大喜。賜其姓名“金忠”,封忠勇王,賜冠帶、織金襲衣,命坐列侯下。成祖還將御前珍饈賜給他,又賜金、銀、寶物等。金忠大喜過望。明軍班師途中,金忠騎馬隨從,成祖多次問他了解漠北諸部的情況,對他日益寵愛。
頗立戰(zhàn)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金忠請求任前鋒,討伐阿魯臺,來為國家出力。成祖初時不允許,適逢大同、開平警報傳到,諸將請求聽從金忠的意見。正月,成祖發(fā)動第五次北伐,金忠與寧陽侯陳懋配合,擔任前鋒。六月,明軍進至玉沙泉,成祖以答蘭納木兒河將近,命諸將嚴兵以俟。隨后,成祖命金忠與陳懋率軍先進偵查,金忠等回報不見阿魯臺蹤跡。成祖遂派張輔與王通等分兵至山谷間搜索其蹤跡,金忠等繼續(xù)偵查,成祖進駐河上等待消息。金忠等引兵至白邙山,仍無所獲,因糧盡還師。不久后,成祖下令回師。
同年九月,明仁宗即位,加金忠為太子太保,食雙俸。
宣德三年(1428年),金忠隨明宣宗巡邊。適逢兀良哈率一萬人侵擾邊境,宣宗自率三千精騎,于寬河(今內蒙古喀喇沁左翼南)大破其軍。之后,金忠與侄兒把臺(蔣信)請求率軍數(shù)千,深入討伐兀良哈,宣宗同意。當時有人反對派他們前往,宣宗答道:“去留就任其所欲了。我有了天下,難道還唯獨缺這兩人么?”數(shù)日后,兩人獲數(shù)十人及馬牛數(shù)百來進獻。宣宗很高興,命宦官用金卮斟好酒,然后賜給他,稱贊道:“你,是朕的金日磾啊。”
宣德四年(1429年)二月,加太保。
去世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辛酉(10月5日),金忠去世。宣宗聞訊后,頗為悼惜,賜賻祭,并命有司負責辦理喪事。
主要影響
主詞條:明成祖北伐
金忠為人狡黠多謀,勇悍善戰(zhàn),歸附明朝后,參與明成祖第五次北伐,與寧陽侯陳懋擔任前鋒。宣德三年(1428年),金忠隨明宣宗巡邊,于寬河(今內蒙古喀喇沁左翼南)大破兀良哈軍。之后,金忠與侄兒把臺(蔣信)主動請纓,深入討伐兀良哈,獲數(shù)十人及馬牛數(shù)百來獻。
歷史評價
朱棣:昔呼韓邪歸漢、突厥頡利歸唐,垂之青史,永遠光耀,爾明達天道,卓然過之。
朱瞻基:卿,朕金日磾也。
楊士奇:忠勇悍善戰(zhàn),曉道理。
何喬遠:①在虜中以黠桀自豪,虜人悉畏下之。②太祖中原既定,貽于孫子,成祖之時,四夷賓服,豈徒然哉?所以鞭笞招撫,有其人焉,予于諸公足以觀之。
查繼佐:成祖武功之不入“乘時”者,止有御虜與倭二武略。其御虜也,每恩用口外人,得其死力。(金)忠而外,吳允誠父子兄弟一門殉塞下,柴秉誠父子邏漠北克任,則“靖難”諸勛子弟之萬不及者。
張廷玉:繼以成祖銳意遠圖,震耀威武,于是吳允誠、金忠之徒,率眾來屬,遂得列爵授任,比肩勛舊;蛞詰(zhàn)功自奮,錫券受封,傳世不絕。視夫陸梁倔強者,順逆殊異,不其昭歟!
人際關系
輩分 | 關系 | 姓名 | 簡介 |
---|---|---|---|
家世 | 六世祖 | 也先不花 | 元世祖時官至太保,封恒陽王。 |
—— | 配偶 | 白氏 | —— |
兄弟 | 親弟 | 猛哥卜花 | 居于肅州之西河州,“乘間伺隙,為邊境患”。 |
子輩 | 侄子 | 蔣信 | 初名把臺,隨金忠歸降,官都督僉事,封忠勇伯。卒贈忠勇侯,謚號“僖順”。 |
表格參考資料:
史料索引
《名山藏·卷六十·永樂臣二》
《罪惟錄·列傳卷之十九·武略諸臣傳》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一·親征漠北》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