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雷鋒同期入伍,雷鋒同班戰(zhàn)友,第二任雷鋒班班長,曾任汽車
教導連連長、機械大隊副大隊長、股長等職。獲三等功2次。1982年轉業(yè)到遼寧省遼陽市司法局工作,F任遼陽雷鋒戰(zhàn)友報告團團長。
家庭情況
龐春學的家住在遼陽市人事局對面的一個普通住宅小區(qū)里,房子大約有6
0平方米,家里布置得很簡單。打開話匣子以后,聽得出,老人家對他現在的生活和子女的成長都十分滿意,他的三個子女都在司法系統(tǒng)工作。他離開部隊后一直在遼陽市司法局工作。 他的老伴和他的子女也都是活雷鋒。由于他居住在一個老式小區(qū)里,這個小區(qū)沒有專門的物業(yè)管理,于是,她的老伴就把他家所在的樓道衛(wèi)生全“包”了,幾十年如一日地做著物業(yè)的義工,與鄰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和老伴的影響下,他們的三個子女個個都是單位里的先進模范,他們不愧為雷鋒戰(zhàn)友的后代。
主要事跡
他一直擔任遼陽市雷鋒戰(zhàn)友報告團的團長,是遼陽人都知道的活雷鋒。他每年至少要做二十幾場學雷鋒的報告,他的足跡也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做好人好事方面,他一直是一個雷鋒精神的實踐者。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碰到一位孕婦,他馬上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這位孕婦,這一舉動,瞬間影響了全車人,因為當時他是車上年齡最大的人,見他的舉動,幾位年輕人不好意思了,馬上就有一位年輕小伙子起身把座位讓給了龐春學,立刻,學雷鋒做好事的氛圍就彌漫了整個車廂。像這樣以自己的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學雷鋒做好事,龐春學終身在堅持著,已經成了他自覺的習慣了。龐春學就是用這樣的實際行動在實踐著雷鋒精神,在耳濡目染地影響著他周圍的人們。所以在遼陽,他是人們敬仰的活著的雷鋒。
他是遼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委員,他們發(fā)起的在遼陽“嘉獎一百個小雷鋒”的活動,對那些學習雷鋒精神、像雷鋒同志那樣,從身邊小事做起,互幫互助、做好人好事的一百個中小學生進行了表彰,讓這些“小雷鋒”在全市中小學的孩子們中間,起到了學雷鋒、做雷鋒的榜樣的作用,感召了更多的中小學生學習雷鋒做社會主義新人。雷鋒精神在遼陽地區(qū)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揚光大。
身為雷鋒戰(zhàn)友報告團的團長、市關工委委員、市司法局的退休干部、雷鋒生前的同班戰(zhàn)友,龐春學老人告訴我們,當他看到雷鋒精神能在青少年那里代代傳承下去,他感到非常的欣慰。多年來,龐春學老人一直把自己大部分的休息時間用于宣傳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事業(yè)之中,宣講雷鋒精神早已成為龐春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是他生活中的重要活動,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老人說,只要有人需要,無論嚴寒酷暑、雨雪風霜,他都會準時地出現在報告會上,并且拒絕車接車送,在遼陽市內,他都是自己做公交車來去,并且分文不取。他認為要用雷鋒精神去宣傳雷鋒精神,才能以雷鋒精神感召人,感召青少年,感召下一代。這就是龐春學老人最樸實的想法和做法。在龐春學老同志的帶領下,雷鋒戰(zhàn)友報告團走遍了遼陽城鄉(xiāng)的各個角落,無償地把宣傳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一場場精彩的報告帶到了青少年的身邊。從學校到少管所,能夠有機會與雷鋒生前戰(zhàn)友做零距離的接觸的孩子們,更真切地感受了雷鋒,更深刻地理解了雷鋒精神。
對雷鋒最深的印象
雷鋒拿著一塊木板走到我們幾個戰(zhàn)友中,指著木板對大家講“戰(zhàn)友們,大家看,這塊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釘子為什么能夠釘進去呢?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硬鉆進去的,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
龐春學與雷鋒精神
龐春學認為雷鋒精神也是與時俱進的,如果僵化的宣傳雷鋒就會抹殺雷鋒精神的實質。根據時代的新變化和新發(fā)展,不斷地深化學習雷鋒報告的內容就成了時代的必然要求。老人說:階級斗爭因為不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不講了,愛黨愛國愛人民要繼續(xù)學;衣服不補了,襪子不逢了,但是艱苦樸素的精神不能丟,F在正逢世紀之初經濟危機的新局勢,雷鋒艱苦奮斗的精神更凸顯了它的價值和意義。
對下一任班長寄語
寄語于泉洋:要繼承老班長的遺志,進一步發(fā)揚光大雷鋒精神。成績只能屬于過去,希望你能帶領雷鋒班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