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姓名:傅正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27年
卒年:1991年
國籍:中國
籍貫:江蘇高淳
民族:漢族
身份:政治家
人物年表
1927年12月11日,出生于江蘇省高淳,別號中梅,父親為傅廷鴻,母親王蓮英。
1940年4月14日,加入國民黨,黨證為天字第00339號。
1945年,加入青年軍,擔任青年軍208師上尉干事。
1946年10月,入上海私立大同大學經(jīng)濟系。
1947年7月~8月,遴選加入青年軍延安參觀團采訪組長,且至蔣經(jīng)國親自主持之嘉興夏令營受訓。
1948年10月,轉(zhuǎn)學國立武漢大學法學院政治系,學號36251。
1949年5月,武漢棄守,先生輟學逃難,9月進入華中長官公署擔任文教處軍薦二階處員,11月入華中長官公署勘亂建國干部學校研究部軍政配合組研習。
1950年7月,調(diào)為陸軍七十五軍政治部第一科科員。
1951年1月,進陸軍第七十五軍政治部軍報社同上尉隨軍記者,2月調(diào)國防部政干第一分班第七期。12月中國國民黨特種兼任第十八黨部第三科(宣傳科)長。
1952年7月,調(diào)政工干部學校學生總隊第四大隊十六中同上尉干事。
1953年12月,因不服上級規(guī)定,久假不歸,遭撤職。
1954年,擔任《自由中國文摘》半月刊編輯。
1955年,插班臺大政治系。
1957年4月自立晚報主筆,6月臺灣大學政治系結(jié)業(yè),8月入新竹關(guān)西中學教員至1959年4月離職。1958年任自由中國社編輯。
1960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時,傅正亦參與其中,之后與雷震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判處交付感化三年,后因拒絕感化,又延長三年刑期,直到1966年才獲釋出獄。
1968年,到世新?迫谓。
1971年,獲聘任教東吳大學政治系。
1979年,美麗島雜志創(chuàng)辦,傅正擔任編輯。
1986年,更與費希平、黨外人士參與民主進步黨的創(chuàng)立。
1989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立法委員落選。
1991年,因胃癌病逝,他在《臨終遺言》中寫道:“生逢戰(zhàn)亂,親歷抗戰(zhàn)尤其國共大內(nèi)戰(zhàn)悲劇,而堅信和平民主之可貴…,四十年來,我在臺灣,甚至不惜以自由為代價乃至生命為代價所追求的,第一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還是民主。……民主進步黨創(chuàng)黨五年以來,固與創(chuàng)黨理想有重大差距,尤其真正之政黨政治尚未落實,然鑒于臺灣內(nèi)部政情與兩岸關(guān)系之重大變局,原以為老一代外省人如我者,非僅在臺灣反對派有特殊歷史淵源,且在民主進步黨有特定身分并扮演特定角色,應(yīng)當可稍盡綿薄之力。"
發(fā)表文章
1992年,〈《自由中國》的時代意義〉,收錄于《臺灣自由民主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頁349-269。
1989年《雷震全集》:傅正主編,桂冠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