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李天馥生:一六三五,卒:一六九九表字:湘北
號:容齋
謚號:文定
【傳 記】
安徽合肥人。明崇禎八年(一六三五)生。七歲能詩,有神童之目。清順治進士,由庶吉士累擢戶部左侍郎,調(diào)吏部,以揚清激濁為己任。官至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卒,謚文定。著有《容齋集》。
李天馥,字湘北,號容齋,祖藉合肥,其父入藉永城。他從小聰穎異常,被稱為神童。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中舉,次 年中進士,人選庶吉士。人館后,遍覽四庫全書,授檢討。其父 死,服喪三年后仍任檢討。康熙十一年(1672年)升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掌儒學訓導(dǎo)之政。不久,擔任經(jīng)筵講官,為皇帝講解經(jīng)傳史鑒,并敢于將自己的見解直言不諱地向皇帝講述,很受康熙的器重,被提升為內(nèi)閣學士?滴跏拍辏1680年)夏,大旱,他受命會同三司詳訊獄中囚犯,全部減等發(fā)落,升任戶部左侍郎,后調(diào)任吏部。他以激濁揚清為己任,拒絕送禮,不受賄賂,有攜禮拜謁者,他都嚴辭拒絕,說:“我一日在部,就不容許這種事情存在!”五年來,一無所私,官場賄賂之風也有所收斂。
他的高風亮節(jié)深得皇上褒揚,被提拔為吏部尚書?滴醵吣辏1688年)任工部尚書。有一次皇上召見總河靳輔,巡撫于成龍當面詢問河工事宜,二人各執(zhí)一詞。靳輔說高家堰應(yīng)修重堤截水,于成龍說要以修下河、開海口為急;噬狭罹徘浒l(fā)意見。李天馥建議開下河、?,高家堰重堤宜停建;噬夏俗駨睦钐祓サ慕ㄗh。同年五月調(diào)任刑部尚書,再轉(zhuǎn)任兵部尚書,又改任史部尚書。時開缺大學士,皇上詔諭百官說:“機務(wù)重任,必不可用喜事之人。李天馥老成清慎,學行俱優(yōu),朕知其決不生事!彼焓谒麨槲溆⒌畲髮W士,參理朝政,輔佐朝廷。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母喪屋上御書“貞松”二字賜之,又賜格言一幅并親自為其送行。皇上感慨地說:“李天馥待聯(lián)三十年,未嘗有失。三年易過,此官不必補人”。三十四年(1695年)服喪完仍被召還入閣視事。李天馥深感皇上知遇之恩,更是謹慎小心,竭心盡力,報效朝廷?滴跞四辏1699年)卒于官,年65歲,謚號文定。
李天馥性情至孝,感天動地。據(jù)史載:其母喪,扶母樞歸,途經(jīng)巢湖,正值冬季水涸,不能通船。運截其母靈樞的船至巢湖時,水漲數(shù)尺,好像專為其送喪。及至埋了母親,他在墓旁蓋房守喪,親植松樹、楸樹等,忽有一對白燕棲于墓旁的房子上,人們認為這是被李天獲的孝行所感動,于是把他守喪的房子稱為“白燕廬”。當?shù)匕l(fā)生旱災(zāi),李天馥筑壇祈禱,天降大雨。秋旱,發(fā)生蝗災(zāi),他仍如前祈禱,結(jié)果蝗蟲盡去。
李天馥注重為國家選拔人才,下令在全國選舉博學之才,并舉薦李因篤、顧炎武、秦松齡等人。開科選才時,他大力推舉陸隴其、邵嗣堯、彭鵬等人,深受世人稱贊。
李天馥一生酷愛文學,擅長詩詞文章,初人翰林,雅以詩文為己任,與王漁洋、葉方藹、陳廷敬等人倡復(fù)古學。每朝罷,召集文雅之士,吟詩作對,著有《容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