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姓名】:周宏翔
【筆名】:陽光已至
【居所】:重慶
【生日】:1990年1月9日
【星座】:摩羯座
【血型】:B(50%)
【身高】:174CM
【愛好】:寫作、電影、攝影、設(shè)計、旅行、音樂
【偶像】:王家衛(wèi)、狄更斯、蘇童、笛安、湯姆漢克斯、梁朝偉
【籍貫】:重慶合川
【教育程度】:本科
【家庭狀況】:父母
【喜愛電影】:《東邪西毒》、《泰坦尼克號》、《霸王別姬》、《情書》、《藍(lán)色大門》
【喜愛零食】:酸奶
【喜愛地方】:法國
【讀者愛稱】:光仔、小至、小光、翔少爺
【最愛季節(jié)】:夏季
【最大理想】:讓父母過好日子
名家評價
如果我們實在忍不住要把一個人群僅僅憑著他們都出生在那十年而命名為,“90后”的話,那么,我拒絕演繹而期待歸納,我要看看一個個的人——他在做什么,他怎樣自我表述和自我想象,他究竟認(rèn)為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而這種不向如何構(gòu)成意義。
——李敬澤 (《人民文學(xué)》主編)
《時河浪潮》既為“90后”的文學(xué)崛起作了出色的宣示,也為“90后”的小說寫作樹立了一個較高的標(biāo)尺。因而,這部小說和它的作者,都值得人們予以關(guān)注和寄予厚望。
——白燁(中國著名評論家)
那種復(fù)雜微妙的心理寫得如此細(xì)致,還是令人驚嘆,內(nèi)心的痛楚困擾刻畫得淋漓盡致。
——陳曉明(北大教授)
發(fā)表作品
單行本
《時間浪潮》長篇小說(2009.6 現(xiàn)代出版社)
《疊年》長篇小說(2009.10 現(xiàn)代出版社)
創(chuàng)作年表
《忘記了哪年哪月哪一天》(2005年7月,課堂內(nèi)外)
《煙花魔術(shù)師》(2007年5月,光年紀(jì)創(chuàng)刊號)
《誰的四月,無端記憶》(2007年5月,光年紀(jì)創(chuàng)刊號)
《如果我哭泣,誰為我拭淚》(2007年6月,可伶可俐創(chuàng)刊號)
《藏在心中的甜蜜》(2007年6月,星期九)
《洞簫洛城夜半歌》(2007年7月,飛魔幻)
《紅樓無夢》(2007年8月,花火)
《獨戀花》(2007年8月,火花玄幻)
《朱星變》(2007年9月,火花玄幻)
《綠翼之!罚2007年9月,光年紀(jì))
《終究是暖夏》(2007年10月,光年紀(jì))
《反向行走的鐘》(2007年11月,光年紀(jì))
《風(fēng)似逆向吹》(2007年11月,新蕾·story100)
《鐵軌路,猜火車》(2007年12月,花火)
《命燈》(2008年2月,新蕾·story100)
《仿若深!罚2008年3月,新蕾·story100)
《難道去流浪》(2008年4月,新蕾·story100)
《安然的時光》(2008年5月,新蕾·story100)
《心有靈犀》(2008年7月,新蕾·story100)
《完美的沖撞》(2008年8月,新蕾·story100)
《相思與絕塵劍》(2008年7月,風(fēng)色)
《我們忘卻的一首詩》 (2008年10月,新蕾·story100)
《捕愛失真》 (2008年12月,新蕾·story100)
《停轉(zhuǎn)之日》(2009年1月,新蕾·story100)
《布朗爾眠河》(2009年3月,新蕾·story100)
《迷蹤反復(fù)事件》(2009年4月,新蕾·story100)
《空!罚2009年6月,新蕾·story100)
《和你一起的風(fēng)景》(2009年6月,90季第一輯)
《時間浪潮》(2009年6月,單行本)
《溫差 上》(2009年7月,新蕾·story100)
《溫差 下》(2009年8月,新蕾·story100)
《忘國鳥》 (2009年10月,摩客NOVA!第三輯)
《奢靡之城》(2009年11月,90季第二輯)
《突然好想你》(2009年11月,90季第二輯特別專區(qū))
《碧色繪線》 (2009年11月,紫色·白金100)
《疊年》(2009年11月,單行本)
《穿越縫隙的白馬》(2010年1月,90季第三輯)
To be continued……
出版書籍
《時間浪潮》
2009年6月 《時間浪潮》
《時間浪潮》描述了90后的校園生活,小說脫離了80后作品慣有的頹廢和張狂,真切地描繪出了90后一代人成長的煩惱和痛楚,所輻射的范圍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圍城”之中的故事,朋友的矛盾,父母的壓力,成人世界的離異,喪失親人的痛楚,都在小說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者陽光已至的文字干凈純潔,精致的心理描寫讓人驚嘆,是《新蕾》最看好的90后人氣寫手,因此,這部小說也被稱為“最干凈的90后成長小說”。
《疊年》
2009年10月 《疊年》
小說拋棄了童話般的校園為背景,故事的焦點從男主角杜延身上慢慢展開,當(dāng)莫悅欣進(jìn)入到他的生活時,杜延猛然發(fā)現(xiàn)了莫悅欣與自己有著極其微妙的關(guān)系。在龐大的家族體系之間,兩個人漸漸走向命運的極端,在各自堅持的世界中相逢又分離,由此而引發(fā)了種種難以抉擇的問題……每個人物都在瘋狂地長大,漸漸懂得愛與珍惜。然而,在流年繁華的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家族秘密?在謎底揭開的那一瞬間,所有人又將怎樣面對自己的生活?陽光已至以嶄新的風(fēng)格、嫻熟的文筆書寫最為華麗的悲傷驪歌,打造跨年度精彩閱讀盛宴。
相關(guān)采訪
Q:在《時間浪潮》中,你最想表達(dá)的是什么?
A:最想表達(dá)的是90后這一代人真正的生活,因為現(xiàn)在的各大媒體曝光的90后,被很多人看來太過黑暗,我覺得其實我們這代人不是這樣的,我們也是有思想,也是很積極的一代,我想要澄清這個事實。在這部小說里面,幾乎涉及了我們這代人最原始的生活軌跡,我希望借助它,為我們90后正名。
Q:和其他青春文學(xué)比較,《時間浪潮》有何不同?
A:市場上傳統(tǒng)的青春文學(xué)多半還是以愛情為主的,但我這本書已經(jīng)不單單是校園里的談情說愛了,它涉及的東西太多,幾乎超出了青春文學(xué)原本的范圍。當(dāng)然,它始終是講青春的,無法逃脫它的歸屬。這本書的筆調(diào)是屬于比較清新的,也算是我青春小說的一個總結(jié),它有極強(qiáng)的生活感和社會感,甚至涉及了父輩的情感,說起來,它也是朦朧的、干凈的,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內(nèi)容的涉及面更廣吧。
Q:出版社好像有意將你和“90后賤女孩”對立起來,你對她們怎么看?
A:我認(rèn)為她們是可憐的,因為她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當(dāng)然,追求文學(xué)夢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的,但我覺得沒有必要用她們之前的遭遇來炒作,而且,她們說她們是90后的代表,我是嗤之以鼻的。在我看來,她們連90后的1/10也不及,甚至可以說她們僅僅代表了那些邊緣的少數(shù)人。有時候我覺得,如果她們可以意識到自己犯錯,或許年長一些再回頭看,也許不會覺得這么尷尬。
Q:第一本書就得到了《人民文學(xué)》主編李敬澤、著名文學(xué)評論家白燁、北大教授陳曉明的聯(lián)袂推薦,如此“厚愛”是否有壓力?
A:說實話,有很大的壓力。我覺得3位老師給予我的高度評價,遠(yuǎn)遠(yuǎn)超過我自己的預(yù)期值。但是,讀者和作者的眼光永遠(yuǎn)是不一樣的,我相信3位老師是以讀者的姿態(tài)來給予評價的,所以,我對自己還是有相當(dāng)大的信心。
Q:這本書為什么要叫做《疊年》?
A:疊年,就是重重疊疊的年華。正因為漫長,正因為虛妄,所以才稱之為疊年。
Q:90后目前算是飽受爭議的群體,作為一個90后,你對此怎么看?
A:爭議并不是貶義,它代表著對于事物評價存在的兩個對立派,有贊成也有反對。90后其實和70后、80后最大區(qū)別,就是時代造就了我們,我可以用應(yīng)運而生來說嗎?我們活在了最好的時代,于是我們接受的磨難少了,在前輩看來,我們這代人都成了王子公主,只會享福。其實不然,90后的孩子也身負(fù)著時代的責(zé)任感,90后的孩子也知道是非善惡,我們只是被了解得太少,被歪曲得太多。
Q:有讀者說,你的作品跟郭敬明的風(fēng)格有些相像,如何看待郭敬明呢?
A:作為我們這代人,我相信看書的人都看過小四(郭敬明)的書,受他的影響是肯定的。初中的時候,小四一直是我的偶像,我覺得他的文字讓人看起來很舒服,能夠調(diào)動人的情緒。現(xiàn)在的小四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這也是值得敬佩的。我希望我能夠成為90后中的郭敬明,跟他一樣勤奮、刻苦,通過自己未來加倍的努力,讓自己強(qiáng)大起來,甚至超越他。
Q:有想過加入中國作協(xié)嗎?
A:肯定想過啊,我覺得能加入作協(xié),也算是對自己文學(xué)道路的一個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