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艾爾羅伊本名李·厄爾·艾爾羅伊(Lee Earle Ellroy)。父親阿曼德·艾爾羅伊(Armand Ellroy)是反猶太主義者,副業(yè)是會計師,母親杰尼瓦·奧德麗·“簡”·希利克·艾爾羅伊(Geneva Odelia “Jean” Hilliker Ellroy)是注冊護士。艾爾羅伊的父母于1940年結婚,1954年離婚。艾爾羅伊被判給母親,接著搬到了埃爾蒙特市。據(jù)艾爾羅伊回憶,母親經常在周六晚上酗酒。1958年6月22日發(fā)生了一件對于艾爾羅伊一生影響深遠的事情,那天他的母親被人謀殺。之后,艾爾羅伊和父親一起居住。十一歲生日,父親送給他一本洛杉磯警察局歷史的書籍,他仔細閱讀了這本書,立志將來當一名作家。艾爾羅伊是一個有強迫癥的讀者,他常常去圖書館借書,還從書店里偷犯罪小說。
艾爾羅伊進入猶太費爾法克斯高中(Jewish Fairfax High School),1965年校方知道他父親的納粹觀點之后將他開除。接著他進入美國陸軍,但是很快認識到自己不是當兵的材料。他假裝口吃,于是很快退伍。他回家之后不久父親去世了。
那段時間,艾爾羅伊就住在街上,靠著入店行竊和入室盜竊為生。他喝酒,有時候還嗑藥,占據(jù)著無人的房子。1965年到1977年間,艾爾羅伊因為醉酒、偷竊和非法入室而多次被捕。最后被判入獄八個月。刑滿釋放之后,他做過一些低等的工作,諸如散發(fā)傳單,遞送郵件,色情書店出納等等。他繼續(xù)喝酒,濫用鼻用吸入器。因為患上肺炎和妄想癥,艾爾羅伊被送去治療,1975年治愈。接著他找了一些穩(wěn)定的工作,比如高爾夫和鄉(xiāng)村俱樂部的球童,參加戒酒互助協(xié)會(Alcoholics Anonymous)之后他開始創(chuàng)作小說。
創(chuàng)作
艾爾羅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布朗的安魂曲》(Brown's Requiem)是一部半自傳性質的犯罪小說,風格類似雷蒙德·錢德勒,小說的主人公弗里茲·布朗(Fritz Brown)曾經是一名警官,他戒酒之后變成了一名私人偵探。小說于1998年,由導演賈森 ·佛蘭德Jason Freeland搬上銀幕。
艾爾羅伊第二部小說《秘密行事》(Clandestine,1982)講述了一名前警官追蹤殺害以前愛人的兇手的故事,獲得埃德加獎提名。
此后,艾爾羅伊的創(chuàng)作速度保持穩(wěn)健。他先是發(fā)表了“洛依·霍普金斯”三部曲,包括《染血之夜》(Blood on the Moon,1984)、《因起此夜》(Because the Night,1984)、《自殺坡》(Suicide Hill,1986)。1984年他辭去球童,全職寫作。
不久,進入創(chuàng)作高峰期的艾爾羅伊相繼發(fā)表了“洛杉磯四部曲”,包括《黑色大麗花》(The Black Dahlia,1987)、《無處藏身》(The Big Nowhere,1988)、《洛杉磯的秘密》(L.A. Confidential,1990)、《白色爵士舞》(White Jazz,1992)。因此在國內和國際上獲得了聲譽。其中,《無處藏身》獲得1990年偵探小說獎(Prix Mystere Award)!堵迳即壍拿孛堋繁桓木幊呻娪,凱文·史派西vin Spacey主演,影片獲得奧斯卡獎提名。2006年,《黑色大麗花》第二次被搬上銀幕,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 De Palma 導演,喬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 、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希拉里·斯萬克Hilary Swank等聯(lián)袂主演,轟動一時。
“洛杉磯四部曲”之后,艾爾羅伊出版了自傳類作品《我心中的陰影》My Dark Places(1996),登上年度美國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首。
“洛杉磯四部曲”和《我心中的陰影》這五部作品在中國曾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影響廣泛。
1993年到2004年間,艾爾羅伊在《GQ》雜志上發(fā)表了小說和非小說。這些作品結集為《好萊塢夜曲》(Hollywood Nocturnes,1994)、《犯罪之波:來自洛杉磯地下社會的報道和小說》(Crime Wave: Reportage and Fiction from the Underside of L.A.,1999)和《危險的步調》(Breakneck Pace,2000),相繼出版。
黑社會美國三部曲American Underworld trilogy/Underworld USA trilogy分別包括:《美國小報》
American Tabloid (1995)、《冷戰(zhàn)六千元》The Cold Six Thousand (2001)、和《血之車》Blood's a Rover (2009)。
在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同時,艾爾羅伊亦參與編劇好萊塢犯罪類型電影多部,如基努·里維斯主演的《街頭之王》Street Kings (2007)等。
個人生活
艾爾羅伊結過兩次婚,第一任妻子是瑪麗·多赫爾蒂(Mary Doherty),第二任是海倫·諾德(Helen Knode),均離婚。2005年他從康涅狄格州紐卡納安搬到洛杉磯。
主要作品
《洛依·霍普金斯三部曲》
《染血之夜》(Blood on the Moon,1984)
《因起此夜》(Because the Night,1984)
《自殺坡》(Suicide Hill,1986)
《洛杉磯四部曲》
《黑色大麗花》(The Black Dahlia,1987)
《無處藏身》(The Big Nowhere,1988)
《洛杉磯的秘密》(L.A. Confidential,1990)
《白色爵士舞》(White Jazz,1992)
《黑社會美國三部曲》
《美國小報》American Tabloid (1995)
《冷戰(zhàn)六千元》The Cold Six Thousand (2001)
《血之車》Blood's a Rover (2009)
自傳
《我心中的陰影》My Dark Places(1996)等.
主要成就
作品《無處藏身》獲得1990年偵探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