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趙南星

    趙南星

    趙南星(1550~1627)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高邑縣)人,明代散曲作家,萬歷二年(1574)進士。歷任汝寧推官,歷戶部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吏部文選員外郎。 明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吏部尚書,是東林黨的首領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三日,趙南星生于北直隸真定府高邑。趙南星少時即表現(xiàn)出過人的天賦,九歲時,人稱神童。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年),考中舉人。

    明神宗萬歷二年(1574年)中進士,授職汝寧推官。任職期間,趙南星勤于分內公務,并廣泛交結汝南各界人士,贏得了很好的聲譽。又不遺余力教授徒弟,培養(yǎng)人才。因其為官廉潔,治理太平,逐漸提升為戶部主事。張居正病重時,朝廷大臣為表順從,都為他祈神,唯有趙南星與顧憲成、姜士昌不參與。

    萬歷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后,趙南星被調任吏部考功郎中。后稱病回家。

    上書言害

    萬歷十二年(1584年),朝廷起用趙南星擔任文選員外郎。任職期間,趙南星上疏陳述天下四大害:

    官員為謀求官職,而相互詆毀,不務實而務虛,此為“干進之害”;奸邪小人詆毀忠臣,以致正臣辭職,奸佞得志,此為“傾危之害”;地方按察使選拔州縣官員時,過于隨便,升降過速,且不考察官員的才干品行,而根據選官者的自身利益來推舉。以致貪墨橫行,民生凋敝,為“州縣之害”;退休大官的權力甚至大過郡守縣令,橫行鄉(xiāng)里,無所顧忌,敢于制裁鄉(xiāng)官的官員卻難獲升遷。此為“鄉(xiāng)官之害”。

    趙南星認為這四害不除,國家就不可能得到治理。奏疏出來后,朝中大臣都認為他說的對。但疏中所抨擊的官員全都是當朝達官所庇護的,于是給事中李春開站出來反駁他。李春開的奏疏先交給廷議,趙南星幾乎被貶。但給事中王繼光、史孟麟、萬自約,部下姜士昌、吳正志一起幫趙南星攻擊李春開,并且揭發(fā)吳時來、詹仰庇、黃洪憲誣陷忠良、阿諛奉承的情形。但趙南星最終因病回家。后再次起用,擔任考功郎中。

    趙南星

    京察始末

    參見:癸巳京察、東林黨爭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朝廷考核在京官員。

    張居正之后,繼任的首輔申時行崇尚清凈,對國事多采取調和補漏之策,但面對挑剔的群臣和任性的天子,他不堪重負,已在此前不久前“乞骸骨”歸去。明神宗漸變倦政,身處深宮而不見朝臣;萬歷十四年(1586年)拉開序幕的爭國本波瀾未平,三王并封之議又使矛盾進一步激化,朝政紛紛攘攘。主持這次考察的孫鑨、趙南星、李世達等人不甘于時局的步步惡化,決心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整肅官場,以便奪回部權、扭轉衰敗的風氣。

    為平息輿論異議、避免黨爭惡名,孫鑨的外甥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呂胤昌、趙南星的姻親都給事中王三余首先被斥黜。之后,開始大舉裁汰不合格者和關系戶,其中包括大量內閣舉薦的私人,“一時公論所不予者貶黜殆盡”。

    趙南星等人破壞成例的激進手段雖然大快人心,但也引發(fā)了王錫爵為首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彈。三月,言官以拾遺彈劾吏部稽勛司員外郎虞淳熙、兵部職方郎中楊于庭、主事袁黃。以上三人皆為京察力推的人選。孫鑨上疏力保虞淳熙和楊于庭,僅同意將袁黃免職。趁著有利時機,刑科給事中劉道隆在內閣授意下,彈劾吏部“曲為解說,僅議一袁黃而止,非體”。神宗下旨切責,孫鑨再度自辯:“淳熙,臣鄉(xiāng)人,安貧好學。于廷力任西事,尚書石星極言其才。今寧夏方平,臣不敢以功為罪。且既名議覆,不嫌異同。若知其無罪,以諫官一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誼不忍為也!

    神宗以為孫鑨等人結黨專權,拒不認錯,加上內閣擬職以辯護為名暗指趙南星“是已非人,抑揚太過,致招訾議”,導致最后孫鑨罰俸、趙南星降三級。李世達等上疏挽救,卻更貶斥趙南星為平民,上疏論救的王汝訓、魏允貞、曾乾亨、于孔兼等一大批人受到牽連,孫鑨亦辭官歸。到最后,這場轟轟烈烈的京察以失敗告終。

    清初學者谷應泰將此次京察作為東林黨爭的起始,追本溯源是這次京察引發(fā)了對權力的爭奪,朝臣為保有權位紛紛結黨自保,以至于一發(fā)不可收拾,國家被黨爭所誤。

    鄉(xiāng)間閑居

    自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趙南星被削籍為民,到天啟年間被起復期間,他閑居鄉(xiāng)間,名聲更大,與鄒元標、顧憲成為“三君子”。朝廷內外上疏推薦他的不下百十起,但最終沒被起用。在此期間,趙南星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應朝政和隱居生活的詩詞,并始終關注朝政,寫下了為數不少的憂國之詩。

    再度出仕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明光宗即位,朝廷起用趙南星為太常少卿,辭不就職。

    明熹宗即位后,有意啟用老臣,不久改任右通政,提拔為太常寺卿,趙南星均推辭不就,在明熹宗的再三催促下,趙南星以七旬高齡再度出仕,到任后又提升為工部右侍郎。數月之后,授官左都御史。

    天啟三年(1623年),朝廷考核在京官員。趙南星把治理國家當作自己職責。因原給事中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在萬歷朝時結黨營私、擾亂朝政,趙南星建議貶黜,而他們四個人分別是齊黨、楚黨領袖。吏科都給事中魏應嘉極力不同意。趙南星著《四兇論》,終于同考功郎程正已認定四人不合做官體統(tǒng),其他考核汰除情形,完全跟他做考功郎中時相同。浙江巡按張素養(yǎng)舉薦部內的人才,包括了姚宗文、邵輔忠、劉廷元。趙南星揭發(fā)他的錯誤,張素養(yǎng)被定罪剝奪俸祿。

    在此之前,巡撫地方的人有提拔舉薦人才的先例,趙南星已上疏制止了。而陜西巡撫高弘圖、山西巡撫徐揚先,宣府、大同巡撫李思啟,河東巡撫劉大受,還按舊例繼續(xù)實行。趙南星一并上疏彈劾他們。

    致力改革

    天啟三年(1623年)十月,趙南星替代張問達為吏部尚書。

    期間,東林黨勢力昌盛。在趙南星的安排下,高攀龍、楊漣、左光斗執(zhí)掌法令;李騰芳、陳于廷輔助選舉;魏大中、袁化中主管科道;鄭三俊、李邦華、孫居相、饒伸、王之寀等人全部放在部里執(zhí)政。而這四司的下屬官員鄒維璉、夏嘉遇、張光前、程國祥、劉廷諫也都受到民眾的稱頌。

    此時,人們千方百計奔走于升遷之道,賄賂公行,而言官尤為橫行,每逢文選郎外出,就在半道上將他攔住,替別人求官,得不到滿足誹謗他,或者把他趕走。選官者對此無可奈何。趙南星一向憎恨這種現(xiàn)象,銳意改革。人們畏懼他的剛嚴,不敢對他有什么請求。有一位給事貲郎請求鹽運司的官職,趙南星就將貲郎注籍在王府里,而將給事派往外地。知縣石三畏一向貪財,巴結權貴將要調任京職,趙南星也把他安置在王府里。當時進士沒有在王府做官的,趙南星卻不顧惜。

    黨爭去職

    參見:魏忠賢擅政

    天啟四年(1624年),給事中傅櫆以鄒維璉改任吏部,而自己不知道為由,首先憑借汪文言發(fā)難,彈劾趙南星改變舊制,培植私黨。鄒維璉引咎辭職,趙南星上疏挽留他,小人更加不滿。正好楊璉上疏彈劾魏忠賢,宮中太監(jiān)與政府官員更加對立,勢同水火。趙南星于是閉門乞求退休,熹宗不許。

    高攀龍彈劾崔呈秀,趙南星疏論讓他充邊。崔呈秀處境窘迫,連夜跑到魏忠賢的住處,叩頭哀求,說:“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人不走,我們二人將不知死在哪里啊!蔽褐屹t深以為然,于是和他一起制定陰謀。

    時山西巡撫空缺,河南布政使郭尚友垂涎此職。趙南星因太常寺卿謝應祥有名望,將他列為首選,獲圣旨批準。然而御史陳九疇受魏廣微的指使,說謝應祥曾出知嘉善,魏大中是他的門生,魏大中以師徒關系的緣故,同文選郎夏嘉遇商量啟用他,徇私舞弊理當斥責。

    魏大中、夏嘉遇上疏爭辯,語言涉及陳九疇。陳九疇再次上疏極力詆毀,二疏一起交給部里討論。趙南星、高攀龍確切指出謝應祥是因為在群眾有聲望而被推薦的,魏大中、夏嘉遇沒有私情,陳九疇的胡說不能相信。魏忠賢大怒,假傳圣旨廢黜魏大中、夏嘉遇,連同陳九疇一同被廢黜,而斥責趙南星等人相互勾結、結黨營私。趙南星立即引咎辭職,魏忠賢再次假傳圣旨痛切責備他,放趙南星回家。

    第二天,高攀龍也引咎辭職。給事中沈惟炳上疏挽救,也被流放在外。不久,陳于廷、楊漣、左光斗、袁化中因為會同趙南星等推舉官員,違背了魏忠賢的意思,同時被排斥。魏忠賢又把趙南星所擯棄的徐兆魁、喬應甲、王紹徽等人安排在政府要害部門。自此,閹黨勢力全面占據上風,東林黨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此時,御史張訥彈劾趙南星十大罪狀,并且彈劾鄒維漣、程國祥、夏嘉遇以及王允成。得熹宗旨,將他們全部削籍為平民。叫人再次上奏趙南星的同伙,張訥又列上李邦華、孫鼎相等十四人的名字,將他們統(tǒng)統(tǒng)貶職罷黜。石三畏也被起用任命為御史,上疏攻擊趙南星以及李三才、顧憲成、孫丕揚、王圖等十五人。東林黨人已經死亡的都剝奪官職,有官職的禍害更加慘烈。

    不久,因為汪文言的供詞涉及到趙南星,趙南星被交給撫按審訊。而此時郭尚友巡撫保定,巡撫馬逢皋也對趙南星懷恨在心,于是相邀在朝廷上侮辱他,用竹板打他的兒子趙清衡和外孫王鐘龐,將他們下獄,讓趙南星賠償贓款一萬五千兩銀子。趙南星家一向貧窮,靠親友捐助才將官司了結。最后將趙南星發(fā)配代州,趙清衡流放莊浪,王鐘龐謫戍永昌。

    趙清衡的嫡母馮氏,生母李氏,都由于哀痛過度而死。七歲的兒子也由于受驚嚇死去了。趙南星到達發(fā)配地,安然自處。

    死于流所

    參見:魏忠賢案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明思宗登基,下詔赦免趙南星,讓他返京。山西巡撫牟志夔是魏忠賢的死黨,故意推遲派送。天啟七年(1627年)十二月十七日,趙南星最終死于戍所代州,享年七十八歲。

    崇禎初年,朝廷追贈趙南星為太子太保,謚號“忠毅”。

    主要作品

    趙南星存世作品有:

    文集:《趙忠毅公集》《味檗齋文集》《史韻》《學庸正說》等。曲作:《芳茹園樂府》一卷,有明刊本、飲虹刻本。詩詞:詩集有《趙忠毅公詩集》。另,趙南星詩詞共保存下來734首,按類別劃分,其中四言古詩9首,古樂府12首,五言古風137首,七言古風60首,五言律詩175首,七言律詩225首,絕句113首,詞3首。其數量之多,品種之全,在晚明詩人中,可說是為數不多的一個。代表作有《灌園》《述懷》等。

    主要成就

    政治影響

    健全制度

    萬歷年間,由于明神宗怠政,對官吏不及時任免,導致政府機構殘缺不全,封建國家機器難以正常運轉,甚至正常功能嚴重缺損。如,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閏八月,吏部尚書孫丕揚離職,神宗“久不除代”,“部事盡弛”,“其年十二月,竟廢大選”。

    天啟年間,趙南星任吏部尚書。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諸等事宜,在六部中職責最重。但天啟年初,其四司官額雖設有十五人,實際僅有八人,以致“事多廢弛”。

    趙南星認為,治國之道,在于嚴明的吏治,也在于清明的吏制,即形成一套完善的官員任命、管理制度,僅靠官員的道德覺悟是不現(xiàn)實的。而朝廷機構的殘缺不全必然會導致國家危亡。于是趙南星入主吏部后,及時選補缺官,健全官制,“不得已而就近推補,命下,即時就道,依限而至。其遠而不能待者,亦就近調補”。及至四司官員補齊,趙南星仍然感覺不敷行政,遂上疏奏請增司屬,起用戶籍近于京城的官員,不必拘束資歷排序。部司郎中等官中有賢能者,“間一調之,或一處二人,以為目前蛩蟨之助”。這個建議,也得到明熹宗的支持和贊成。對于詔書起用而不愿就職者,趙南星則催其赴任。

    趙南星催補缺官的努力在當時起了積極作用。天啟初年,封建國家機器恢復正常運轉局面的迅速形成。

    整頓吏治

    明代后期,吏治敗壞是政治腐朽的一個重要方面。趙南星為官吏部、都察院,主管官吏的考察、任免等。官吏的考核決定去取的基礎,趙南星此特別重視。他抨擊了當時的考核不實,指出考核者與被考核者往往彼此勾結,互相包庇,使考核徒為虛文,“賢奸雜用”,朝政隳壞。

    為了保證考核得實,他提出,當撫按考察后,“即將其所舉、劾,令河南道發(fā)單各道,一一細加咨訪,如考察之例”;在吏部考功司、都察院河南道及吏科“各立薦舉簿一扇”,每遇撫按舉、劾疏至,即記錄在案,以備對照,“濫舉必罰”;內、外官員“互相覺察”,“若有不公不法,通同故縱,以致屬下舉首、百姓告發(fā),俱當連坐”。

    另外,當時,趙南星奏折中曾提到官吏們多置國計民生于不顧,任上胡作非為,官場中歪風盛行:

    其一,是貪污之風盛行。趙南星主張嚴懲貪官污吏。如在一份奏疏中,他建議:“以后穢跡昭彰者,撫按先行究問確實,而后具奏追贓”,“如有聽囑受賄、曲為庇護者,容臣等參奏重處,庶貪風漸息,而亂萌可消”。

    其次,是“干進”之風盛行。趙南星主張對干進之風加以遏止。首先,他提出禁止官吏間的行賄受賄,尤其是當時盛行的饋送“書帕”之風。因此,趙南星入主吏部后,“素疾其弊,銳意澄清,獨行己志,政府及中貴亦不得有所干請,諸人憚其剛嚴,不敢犯”。趙南星提倡官吏“以全力盡職業(yè)”,改變重交際、忽政事的行政作風。

    其三,重交際、忽政事之風盛行。趙南星首先在吏部進行改革。他與吏部四司官(文選清吏司、驗封清吏司、稽勛清吏司、考功清吏司)約定,“每日蚤起,即入衙門,至午后公事既畢,退食私寓,乃與知交往來”,“至于會推之事,亦欲蚤起入朝,及辰而散,以各營其職”。

    規(guī)范帝行

    參見:爭國本

    萬歷年間,明神宗怠政庸懦,廷臣以在“國本”之爭等事件中抗諫直言和依唯皇帝明顯地分為了兩派,前者主張盡早冊立太子,并與明神宗的胡作非為展開斗爭,以顧憲成、趙南星等為代表,逐漸形成東林黨。后者依唯明神宗,人數雖少,但因有神宗和部分首輔作后臺,氣焰囂張,勢力很盛,先后結為齊、楚、浙等黨,“聲勢相倚,并以攻東林、排異己為事”。

    趙南星認為,政治改革的關鍵是皇帝改變作風,帶頭遵守封建紀綱。他指出,“國是”是“皇上之國是”,“惟皇上能定之”,“皇上一身,天下之大紀綱也”,因此振紀綱必“自皇上始”。他認為,只要神宗能改變作風,回到封建傳統(tǒng)秩序的軌道上來,紀綱廢弛的現(xiàn)象就可以得到扭轉,天下大治則不難達到。否則,即使有志大臣百計補救,也不會收到什么好的效果。

    此外,趙南星還抨擊了官場中上官輕待下屬、地方官淫刑作威等不良作風。并對明代后期政治改革審時度勢提出了一些卓有見識的思想主張,并將之付諸實踐,對清明政治、健全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也應指出,趙南星在朝時間很短,且職僅至吏部尚書,所以他的政治改革基本上局限于整頓吏治,而對皇帝怠政庸懦、宦官專權等無能為力。他認識不到所有這些黑暗腐朽現(xiàn)象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痼疾,徹底消除這些現(xiàn)象的唯一途徑是打碎封建制度,這反映出他的時代和階級局限,也是他改革失敗并為之付出生命代價的根本原因。但趙南星的政治改革思想和實踐,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詩詞成就

    趙南星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作品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盈著憂國愛民,心懷天下的崇高精神。由于連續(xù)不斷地變幻著朝野的雙重身份,使他的觀察視角更加具有特殊性與穿透力。他以詩歌記錄了萬歷一朝由盛到衰的時代變遷,使他的詩具有了詩史的價值。

    王夫之在《明詩評選》一書中高度贊揚了趙詩,他認為趙詩具有文質兼美的特點,尤其是《灌園》,可與陶淵明之詩相媲美。

    詩學思想

    趙南星的詩學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主張“詩以道性情”,但他的性情論強調以“性”節(jié)“情”,歸于性情之正。如《古詩為橫山婦作》,敘述了一對患難夫妻的忠貞之愛。盡管兇荒之年眾多鄉(xiāng)民被逼為盜,其夫仍恪守本分,卻被官府無辜捕殺,橫山婦憤而殉情。雖詩題下標注此為“嘉靖中事”,但仍引發(fā)出作者的憤慨:“所遇即為盜,何必真假為?真盜如流星,疾步不可追。田夫餓無力,擒之如擒雞。并彼橫山夫,一一反接之!薄霸饽簧,夜雨雙悲鳴!薄疤斓亟K枯槁,此恨不可平!”處處表現(xiàn)出對于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的同情和對制造這一冤案的兇殘官吏的控訴。

    二是反對盲目模擬的行為,主張詩歌創(chuàng)作回歸到對“性情”的抒發(fā)之上。他倡導“詩必從悟人”,他在《李于田詩集序》中提出反對“過于涂飾”,“以巧蓋其丑”,甚至在寫給子孫的詩中,也絕少兒女情長,悱惻纏綿之意,如《示清衡》中的:“鴻鵠養(yǎng)六翮,奮飛覽九州。安能共鸒斯,競為蒿下游?丈夫懷遠志,圣賢以為儔。文藻絢山川,中情信姱修。所希在天表,于世亦何尤?”

    三是重視“趣”,他同樣也要求將真“趣”和真骨格、真力量結合在一起。如《再作此奉眾甫慎可》中的:“阮氏竹林尋匹侶,陶家松徑有輝光”,既贊譽了眾甫慎可叔侄才華如大小二阮,又暗喻了自己如陶潛一樣的隱居生涯,遣詞貼切,不著痕跡!镀皆仭分械摹翱v有百毛遂,朱門萬里隔”,以“毛遂自薦”反而用之,深刻闡述了招賢興邦的社會環(huán)境,即千里馬和伯樂的辯證關系。

    趙南星治學嚴謹,詩從先哲。他作詩必徇古道,以成大雅。趙南星認為:“詩者,圣人之雅言也。握管命意,必覽先民而作,則赴理義以為歸,合于作者,乃成德音!

    創(chuàng)作階段

    一般認為,趙南星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出任汝寧推官期間的七年。這一階段,初登政壇的趙南星躊躇滿志,創(chuàng)作的詩詞以反映其政治活動為主,如《雪夜大梁道中》《尉氏期郭明府不值》《信陽道中》等,此外,還有許多以贈答、游玩、宴飲為題材的詩詞?傊,趙南星此時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可以歸納為閑適、享樂。

    第二個階段是萬歷京官時期。從萬歷九年(1581年)趙南星始入京為官(任戶部主事)至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癸巳京察被罷,除去萬歷十四、十五兩年因母喪丁憂,和因上“四害疏”被劾稱病回鄉(xiāng)的兩年,趙南星實際在朝僅有八年時間。但在這八年的官場生涯,使趙南星目睹了官場的種種弊病,感受了天災與人禍帶給人民的無邊痛苦,也使他的思想逐漸成熟和理性。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的題材發(fā)生轉變,由理想化、抒情化逐漸直擊現(xiàn)實。他的詩中反映了萬歷朝每一次重大事件,如其批判張居正奪情的五言律詩《壬午六月紀事》,嘆息梁夢龍罷官的七言古風《梁公行》,慶祝張居正垮臺、鄒元標回朝的七言古風《長蛇歌,飲鄒南皋作》,反映癸巳京察的《懷于景素先生》《懷史長靈》《太宰孫公屢疏求歸不得,叩闕而行,追送之柏鄉(xiāng),賦此奉贈》等等。

    第三個階段是趙南星癸巳罷官,在鄉(xiāng)閑居的二十八年期間。這近三十年,是其各類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這一期間,趙南星的許多詩詞是寫自己在芳茹園閑居或是集會時的閑適安逸之情的,如《閑居二絕句》《東園閑居六言》《甲辰生日有感戲作》等,或是自己一人獨處有感而發(fā),或是幾人集會有感而作,詩風恬淡自然。他的詩中亦記述了當朝的重大歷史事件,如反映爭國本的《趙虛白僉憲進建儲表,事竣得請歸養(yǎng)》,反映礦稅征收、橫行中原的《章元禮先生以四詩寄,如數奉酬》,反映妖書事件的《柏鄉(xiāng)送歸德沈相公四首》,反應萬歷二十八年征討播州楊應龍反叛事的《送叔廣之楚藩幕》等。除了軍國大事,由于隱于山林,融入民間,趙南星詩詞中對于地方發(fā)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則多有反映。

    散曲成就

    趙南星散曲涉及拜佛求仙、賞花觀景、風情調笑等閑居之作較多,值得重視的是,趙南星作為一名政治家,一生扶正抑邪,宦海浮沉,艱辛備嘗,了解晚明吏治的敗壞!斗既銏@樂府》中大部分作品又都寫于罷官居家的三十年間,所以多磊落不平之氣,如套曲《點絳唇·慰張鞏昌罷官》《點絳唇·壽家君六十五》等,表達了他對“傷了時務,損了人民”的現(xiàn)實的憂慮;

    另外,趙南星以俗曲形式寫的男女戀歌,爽朗熱烈,樸直清新,如《鎖南枝》《折桂令》《喜連聲》《玉抱肚》等,都表現(xiàn)了他豪辣頑艷的藝術風格。

    書法成就

    趙南星在書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詣。周之士《游鶴堂墨蔽》稱:“趙夢白書,沉渾鴻博,秀色可餐。”

    家庭生活

    家系
    輩分關系姓名簡介
    家世曾祖趙存禮——
    祖父趙澤民——
    趙汝弼曾任同安縣知縣
    侯氏——
    配偶馮氏——
    李氏生趙清衡
    同輩趙南斗——
    子嗣趙清衡曾為父上疏陳述冤情

    (趙南星家系參考資料:)

    好友
    姓名簡介交往經歷
    魏允貞字懋忠,號見泉魏氏三人為兄弟,在當時的政壇和文壇上都有較高的聲譽,均為趙南星好友。趙南星曾作《寄懋權懋誠二首,時乃兄侍御以言得罪》、《魏見泉中丞草屋成,書來索詩》等詩。
    魏允中字懋權,“后七子"之一
    魏允孚字懋誠
    李化龍字于田趙南星一生摯友,曾做 《與李于田》 與其討論詩文創(chuàng)作。 李于田死后,趙南星作有《祭李于田文》。
    吳昌期——是趙南星著書時的伙伴,趙南星曾作《井成酌昌期仲新》《舍南小園筑臺三尺許,九日同昌期飲酒其上》等。

    (趙南星好友參考資料:)

    軼事典故

    考官夢白

    趙南星參加鄉(xiāng)試時,申時行為主考,井陘知縣鐘順溪為助考?荚嚱Y果張榜公布之前。鐘順溪夜夢一大鶴自號房(考場)飛出,以翼覆半壁。恰巧申時行要鐘順溪復查落選試卷,趙南星之試卷在落選試卷中。鐘順溪一見其卷,大為賞識,向申時行推薦,被錄取,中第十一名舉人。申時行認為鐘順溪的夢與趙南星的落選卷有關系,逐將趙南星的字“拱極”改為“夢白”,號“鶴亭”改為“儕鶴”。后二年入太學深造。大司成丁美士很賞識趙南星的文章,每次考試,趙南星都名列第一,其文章轟動京城。

    鐵如意歌

    趙南星一生正直不屈,敢跟貪官污吏作斗爭,他隨身攜帶一個鐵如意,做好了隨時用它擊打奸臣的準備。并作《鐵如意歌》一首:

    妖蟆障日天地閉,代州戍卒性姜桂。手中剛鐵尺二長,得共朱云劍爭利。額圖星斗背弓彎,羅紋細蹙銀花斑。銘詞奇倔篆文古,仿佛鑄鼎昭神奸。百馀年來親手澤,古今義憤通呼吸。想當邊城起舞時,魑魅潛形鬼神泣。千秋正氣座右存,物因人重珍瑤琨。指揮欲落崔魏膽,把玩許招楊左魂。嗚呼明社久已屋,一器森芒奪人目。風前還吊宋遺民,擊將如意西臺哭。

    正聲斥奸

    魏忠賢向來推重趙南星,曾在皇帝面前稱贊他的才干。有一天,魏忠賢派遣內親傅應星介紹一位中書拿著禮物來拜見他,趙南星把他趕走了。趙南星曾與魏忠賢一起坐在弘政門下,選拔通政司的參議,態(tài)度嚴肅地對魏忠賢說:“皇上年幼,我們這些朝廷內外的臣子應該各自努力做好事!蔽褐屹t一聲不吭,憤怒之情溢于言表。

    見泉無子

    大學士魏廣微,是趙南星的朋友魏允貞的兒子,趙南星向來以世交子弟撫養(yǎng)他。后來魏廣微依附魏忠賢,進入內閣。魏廣微曾三次到趙南星家,都被拒之門外。趙南星又曾經感嘆說:“見泉(魏允貞的別號)沒有兒子!蔽簭V微恨之入骨,與魏忠賢相勾結來陷害趙南星。

    東林點將錄

    魏忠賢把持朝政期間,為了敗壞東林黨人的名聲,就想到了把這些人比作梁山強盜,魏忠賢的同黨為此還特地遍了一本《東林點將錄》,將東林黨人對照水滸一百單八將按資排輩立起來。其中,趙南星被閹黨編排為:天罡星玉麒麟趙南星,對應梁山中座次排行第二的盧俊義。

    后世紀念

    主詞條:趙南星祠堂

    趙南星祠堂,又稱趙忠毅公祠堂,位河北省高邑縣城關鎮(zhèn)東關村趙家街,原名趙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清嘉慶年重修。

    1981年,高邑縣人民政府將祠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為紀念趙南星改稱趙南星祠堂。屬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xiàn)存的趙南星祠堂是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前殿為正門過庭一間向后抱廈連左右耳房各一間后殿為正殿三間,前后殿由東西兩側高砌磚墻成院,屬磚木結構的硬山瓦房頂建筑。前殿左右山墻垛上鑲砌的神獸祥瑞圖磚雕刀法流暢,形態(tài)生動是整個古建筑精華部分。

    人物評價

    高攀龍《高子遺書》:儕鶴先生(趙南星)為小詞,多寓憂世之懷。酒酣令人歌而和之,慷慨徘徊,不能自已。

    陳鼎《東林列傳》:余讀南皋(鄒元標)夢白(趙南星)兩先生傳,不禁涕泗滂沱而傷心也。

    吳應箕《熹朝忠節(jié)死臣列傳》:詩與杜工部(杜甫)殆欲近之。

    王應奎《柳南續(xù)筆》引方苞語:高邑趙忠毅公(趙南星),有明一代可數計之君子也,同時官于畿輔,風節(jié)治行,見于公文,確乎有據者二十余人,而郡縣舊志無一及焉。觀其所不載,則其所載者,可盡信乎?

    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高邑趙忠毅公、高陽孫文正公(孫承宗),皆北方之偉人,天下望之如泰山、北斗。

    尤侗《百末詞馀跋》:“高邑趙儕鶴冢宰,一代正人也。予于梁宗伯處見其所填歌,乃雜取村謠里諺,耍弄打諢,以泄其骯臟不平之氣!

    張廷玉等《明史》:趙南星諸人,持名檢,勵風節(jié),嚴氣正性,侃侃立朝,天下望之如泰山喬岳。《詩》有之,“邦之司直”,其斯人謂歟?權枉盈廷,譴謫相繼,“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悲夫!

    曾國藩《曾國藩文集》:余觀直隸先正,若楊忠愍(楊繼盛)、趙忠毅(趙南星)、鹿忠節(jié)(鹿善繼)、孫征君諸賢,其后所詣各殊,其初皆于豪俠為近。

    史料索引

    《明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一》

    《東林列傳·卷十三·鄒元標趙南星列傳》

    《御定資治通鑒綱目三編》

    《廿二史劄記》

    《明季北略·卷七·崇禎四年辛未》

    TAGS:
    名人推薦
    • 桃桃一輪
      桃桃一輪,網絡女作家,作品發(fā)表于晉江原創(chuàng)網 。個人作品有《誰說大象不會跳舞》、《給點陽光我就燦爛》、 《過幾天還下不下雪》、《草木有本心(短篇集)》、《愛情來...
    • 藍白色
      藍白色,女,言情作家,編劇。2009年至今已出版超過十部長篇小說。作品風格多變,且在同類型題材中脫穎而出,廣受歡迎。讀者熟知的代表作有《無愛承歡》《步步錯》《遺...
    • 沐非
      沐非,原名曹丹茹,出生于江蘇常州,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公務員,兼職作家。她早期曾經為中國臺灣小說網站寫過中短篇小說。自2007年起,她發(fā)表的《宸宮》《帝錦》等作品塑...
    • 凌鼎年
      凌鼎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中國小小說名家沙龍副會長、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特聘副總編、香港《華人月刊》《澳門文藝》特聘副總編、新加...
    • 兩色風景
      兩色風景,原名黃振寰,出生于福建福州,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他的創(chuàng)作以童話為主,還發(fā)表過小說、隨筆、評論、幽默段子、動漫腳本等,主要作品有《神秘的快遞家族》《青...
    • 小魚大心
      小魚大心(本名:于馨),出生于吉林長春,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網絡小說女作者、設計師。她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色遍天下》《半裸江山》《惟恐天下不亂》等。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