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梁睿七歲襲爵廣平郡公,累加儀同三司。魏恭帝時加開府,改封為五龍郡公,拜渭州刺史。宇文泰之子宇文覺登基為北周皇帝后,征為御伯。不久出為中州刺史,鎮(zhèn)守新安,以備北齊。因數(shù)次擊敗北齊入寇之軍,宇文覺拜梁睿為大將軍,進爵蔣國公,入為司會。后跟隨齊王 宇文憲抗拒齊將斛律光于洛陽,每戰(zhàn)有功,升官為小冢宰。周武帝宇文邕時任敷州刺史、涼州 安州總管,俱有政績,進位柱國。
個人履歷
梁睿到漢川(今陜西漢中)被阻。楊堅即命梁睿為行軍元帥,率利(治興安,今四川廣元)、鳳(治今甘肅鳳縣)、文(治今甘肅文縣)、秦(治今甘肅天水)、成(治今甘肅成縣西)等州兵步、騎20萬,進討王謙。梁睿由利州南下,進攻始州,企圖打開入蜀通道,直趨益州。始州北有大、小劍山屏障,東有嘉陵江水可憑,蜀北古棧道——劍閣道,由該區(qū)通過,為古代南下入蜀必經(jīng)之道,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王謙為阻梁睿軍入蜀,令其部將敬豪、梁巖率軍固守始州城;李三,趙儼王等率軍10余萬人,據(jù)險設營,守御通谷(今四川廣元西南)、龍門(即龍州,今四川平武東南)等地,以確保劍閣道及始州無虞。
成就及榮譽
十月,梁睿軍進至通谷,李三王等以閉壘不戰(zhàn),勁兵拒守。梁睿以總管張威為先鋒,率部出戰(zhàn)。張威先令人臨陣大罵,激怒李三王出陣,然后派精兵奮力攻擊,一舉擊潰李三王軍;梁睿軍主力趕到,擒斬敵7000余人,遂即前進到龍門,遇趙儼、秦會等率軍10萬據(jù)險為營三十里相抗拒。梁睿令將士由山間隱蔽小道,銜枚(口含石子)開進,四面奮擊,大破趙儼等軍營壘,蜀人大駭。梁睿率部擊鼓而進,迫使始州守將敬豪、平林守將梁儼投降。王謙又令部將高阿那肱,達悉惎等據(jù)守開遠(今四川劍閣東北)險要之地,阻遏梁睿軍。梁睿對將士說:“此虜據(jù)要,欲遏吾兵勢,吾當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隋書·梁睿列傳》)。為出其不意擊破守軍,遂命上開府拓跋宗率部直取始州;又命大將軍宇文復進兵巴西(今四川綿陽),大將軍趙達率水軍入嘉陵江,從兩翼威脅敵軍側后;并派部將張威、王倫、賀若震、于義、韓相貴、阿那惠等,各自率部,從正面分路攻擊,經(jīng)過半天激戰(zhàn),終于擊破開遠守軍,達悉惎等敗逃益州。梁睿遂即長驅疾進,直逼益州。梁睿集中主力,奮勇攻擊,大敗王謙軍。王謙率余部欲退益州,因達悉惎、乙弗虔舉城投降,被迫領30騎逃往新都(今四川新都東)。新都令王寶將其捉獲。梁睿斬王謙,益州遂定。此戰(zhàn)的勝利,對楊堅鞏固統(tǒng)治權力,代周立隋,具有積極作用。梁睿因功進位上柱國,總管如故。賜物五千段,奴婢一千口,金二千兩,銀三千兩,食邑千戶。
發(fā)展
隋代周后,已為隋文帝的楊堅對待梁睿更加禮重。梁睿又上書獻平陳之策,隋文帝稱贊了梁睿,并下詔書說:“公英風震動,妙算縱橫,清蕩江南,宛然可見。循環(huán)三復,但以欣然。公既上才,若管戎律,一舉大定,固在不疑。但朕初臨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窮武事,未為盡善。昔公孫述、隗囂,漢之賊也,光武與其通和,稱為皇帝。尉佗之于高祖,初猶不臣。孫晧之答晉文,書尚云白;驅た罘蚣礈缤。王者體大,義存遵養(yǎng),雖陳國來朝,未盡籓節(jié),如公大略,誠須責罪,尚欲且緩其誅,宜知此意;春N礈纾嘏d師旅,若命永襲,終當相屈。想以身許國,無足致辭也”(《隋書·梁睿列傳》)。因而未便用兵。 ?
后期榮譽
開皇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595.4.13),梁睿隨從隋文帝至洛陽而卒,時年六十五。謚曰襄。子梁洋嗣,官歷嵩、徐二州刺史、武賁郎將。大業(yè)六年(610年),隋煬帝下詔追改封梁睿為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