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2年12月出生在山西介休縣樊王村一個貧農家庭,1942年7月參加革命,194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原江津軍分區(qū)副司令員。1950年9月光榮出席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大會。1981年3月離休后,劉尚武在成都第十三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休養(yǎng)。
人物事跡
1943年的一次緊急任務。當時已經(jīng)當上班長的劉尚武接到上級命令,需要在15天之內攻破日本軍隊位于介休縣夏莊村的碉堡。碉堡足有三層樓高,地處交通要塞,過了此處才能渡黃河,進延安。
日軍把碉堡守得嚴嚴實實,四周挖了兩三米寬的戰(zhàn)壕,密密地圍上了一圈鐵絲網(wǎng)。通向碉堡的唯一道路是一座吊橋,狡猾的敵軍只有在辨清對方身份后才會放下吊橋,準許通過。天黑過后,碉堡上的探照燈便開始四處“張望”,夜晚突襲的辦法也行不通。聽到這里,劉尚武竟也跟著犯難:到底該怎么攻破呢?
經(jīng)過打探,劉尚武了解到,把守碉堡的只有兩個日本兵,其他是40個警衛(wèi)隊隊員,即“偽軍”。得知了這一信息后,劉尚武打定主意從警衛(wèi)隊身上突破,便連日進村偵察,結識了警衛(wèi)隊的李武。劉尚武說,李武是“走在路上遇到的”,是夏莊村的人,在警衛(wèi)隊當班長,日本人曾經(jīng)打傷過他的母親和妹妹,他早就想報仇了。很快,劉尚武便和李武商議了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
約定的日子到了,劉尚武帶了一幫弟兄在馬路邊埋伏。晚上大約11點多,碉堡上的手電筒一明一滅,閃了三次,這是約定的暗號。劉尚武帶著弟兄踏上剛放下來的搖搖晃晃的吊橋,帶頭沖進碉樓。他們兵分三路,一組在外圍掩護;一組去大院里的警衛(wèi)隊宿舍;一組跟著上碉樓。上哨、放吊橋的警衛(wèi)隊哨兵是李武安插的自己人,但二樓的日本兵還是被驚動了,一發(fā)覺情況不妙就沖出來,“砰”一下把打頭一個戰(zhàn)士打下了樓梯。情況緊急!劉尚武立馬朝他回了一槍,又扔出個手榴彈,一聲轟響,葬送了一個日本兵。
短短十幾分鐘時間里,打死7個敵人,包括兩個日本兵,俘虜了35個警衛(wèi)隊員,還收繳了槍支彈藥若干。敵人或被殲滅,或四散,劉尚武他們獲得全勝,走后還放火把碉堡燒了個干干凈凈。
1944年麥收時節(jié),日本人組織了“征糧隊”,上馬車、牲口,大張旗鼓地來介休縣搶糧食。劉尚武這時得到上級命令,要打掉這個征糧隊。隊伍有100多號人,住在洪山鎮(zhèn)王家院;離這兒不遠的劉家院就有一個日偽警備隊;去王家院的路上,還會遇到一個日本人的碉堡。重重戒備,很難接近。
劉尚武派人偵察,終于得到情報:王家院晚上警惕性高,戒備森嚴,中午放松,一般睡覺、喝酒、打麻將。這時的劉尚武已多多少少立過戰(zhàn)功,膽子也大了。想到長年來從日軍那里繳到了不少裝備,劉尚武靈機一動,說:“我們就化裝成日本軍過去!”
不久之后的一天中午,通往洪山鎮(zhèn)的路上,由游擊隊、基干連和公安隊共同組成的一支“日軍小分隊”出現(xiàn)了,打頭的“軍官”眼戴墨鏡,腰挎洋刀,蹬著锃亮的戰(zhàn)靴,足以以假亂真。在經(jīng)過碉堡控制區(qū)時,他們沒有引起哨兵任何的警覺。
很快,這幫“偽日本軍”就真的大踏步走進敵人的征糧隊了。到了門口,門樓上有崗哨,沖下面喊:“哪部分的?”游擊隊里扮演翻譯的秦始昌便回答:“快下來!太君要你們下來!換防!”秦始昌會點日語,神氣地用日本話罵了兩個哨兵一通。兩個哨兵趕快跑下來哈腰聽令,劉尚武上前就扇了一個哨兵兩巴掌,命令道:“你的,征糧隊的開路!你的,警備隊的開路!”
后面的事態(tài)十分順利,劉尚武他們到時,征糧隊的敵軍正打牌的打牌,睡覺的睡覺,喝酒的喝酒,遭到了猝不及防的火力打擊,陣腳大亂。訓練有素的游擊隊員沖敵軍開槍、扔手榴彈,不到半小時,包括另一邊攻打警備隊的,共打死了40多個敵人,俘虜了100多個。
端掉了征糧隊,鄉(xiāng)親們安穩(wěn)地收到了糧食,劉尚武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我當時是領頭的,決定要是沒做好,弟兄們的命可能就沒了!”劉尚武感慨。
1950年,劉尚武坐在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大會臺下的第三排,心里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表。終于見到了毛主席,劉尚武和其他的士兵一起振臂高呼“毛主席萬歲”,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榮譽記錄
曾被授予“戰(zhàn)斗英雄”稱號。
人物逝世
2019年4月14日21時25分。劉尚武在西部戰(zhàn)區(qū)空軍醫(yī)院逝世,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