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郭柯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幼年時父母離異,他是被奶奶帶大的。郭柯小學就讀于涼水井小學,初中就讀于成都第15中學。上初中時,由于成績不佳、曠課、打群架等,他經常被老師和學校教導處主任請家長。
高中畢業(yè)時,成績平平的郭柯,選擇了對分數要求不太高的影視表演專業(yè),就此與電影結緣。1998年,進入由香港演員方剛成立的“巨采”藝員培訓班;同年,以演職員身份參與現代情感劇《浪卷紅塵》的全程拍攝與后期制作,這也讓他初步了解了電視劇的制作環(huán)節(jié)與流程。
2002年,郭柯去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但沒有被錄取,便開始在劇組打零工,期間他做過演員助理、替身等工作,后來為了生計做了副導演。
演藝經歷
2004年,擔任懸疑電影《密情追蹤》的副導演。2008年,執(zhí)導驚悚懸疑短片《二靈八》,這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2012年,郭柯偶然讀到一篇名為《世界上唯一公開身份慰安婦:兒子至今未婚》的文章,受到了觸動,并找到文章中的韋紹蘭老人,記錄下她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完成了紀錄短片《三十二》。
2014年,執(zhí)導紀錄片《二十二》,該片講述的是22位老人晚年的生活狀態(tài),于2017年8月14日在中國內地公映,上映10天取得了1.5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成為國內首部票房破億元的國產紀錄片,并獲得了第14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第3屆德國中國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獎等多個獎項。
2016年11月,憑借紀錄片《三十二》入圍足榮村方言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
2017年12月11日,獲得女性傳媒大獎年度男性榜樣獎。
2018年2月,參加愛奇藝觀點分享類節(jié)目《奇葩大會第二季》;同年,執(zhí)導紀錄片《小天》,該片講述了90后女孩劉小天大學畢業(yè)后在美國從事音樂治療工作的故事。
2020年,執(zhí)導公益短片《人間三十天》。
主要作品
編劇作品
上映時間? | 劇名? | ?主演 | 導演? | ?類型 |
---|---|---|---|---|
?2018年 | ?《小天》 | ? | ?郭柯 | ?紀錄片 |
?2013年 | ?《三十二》 | ? | ? | ?紀錄片 |
注:部分上映時間為開機時間。
短片作品
時間 | 作品名稱 | 職務 |
---|---|---|
2020年 | 人間三十天 | 導演 |
個人生活
2019年9月19日,郭柯在微博曬出結婚照,宣布結婚喜訊。
社會活動
2012年,郭柯開始關注慰安婦問題,相繼拍攝紀錄片《三十二》和《二十二》,并將電影所得收益全部捐入慰安婦的歷史研究和資助中 。
2018年1月31日,入選《中國慈善家》“2017中國慈善名人榜TOP30”
2018年10月8日,郭柯作為紀錄電影《二十二》的導演向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捐出導演個人收益400萬元,并在基金會內設立“慰安婦研究與援助”項目專項基金。
人物評價
郭柯是活在“人性”里的一個溫暖的人,也是一個習慣與浮華盛世保持距離的人。無論是紀錄片折射出的視角,還是在生活中,年過三十卻已“不惑”,這也是他給人的一種感覺(網易評)。
郭柯雖然外表壯實,但內心卻無比柔軟? 。在拍攝紀錄片《二十二》時,郭柯采用了一種沉靜而審慎的表現手法,是出于對幸存者和她們過往經歷的尊重 ,他用溫暖的鏡頭,讓大家看到了在戰(zhàn)爭中受到傷害的女性逐漸歸于平靜的晚年生活 ,而他的處理手法則更為高明,對于這群老人來說,他的拍攝才是真正溫情的、溫柔的、人性化的? ;在整部電影的拍攝和制作過程中,郭柯沒有用劇情電影導演的本能去積累矛盾沖突,引發(fā)激烈情感,而是將鏡頭放長,客觀、人性、平實的捕捉老人的生活狀態(tài),而這樣的拍攝手法也引發(fā)了部分網友的質疑和抨擊?[18](《華西都市報》、《華盛頓郵報》、人民網、《新即墨報》、騰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