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賢娣
人物名片
武漢市漢陽區(qū)鐘家村小學特級教師桂賢娣
桂賢娣,女,漢族,196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鐘家村小學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特級教師,湖北省名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北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 從教30多年來,桂賢娣老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立并形成了“情感育人法”、“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特色”、“因生給愛十法”,深受教育界稱道。
|
|
人物簡介
桂賢娣,女,漢族,196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鐘家村小學特級教師,
桂賢娣 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特級教師,湖北省名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北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 人物生平
1981年,畢業(yè)于原武漢市第二師范學校。
曾任教于洪山區(qū)何劉小學、尤廟小學、漢陽區(qū)快活嶺小學。
1992年,調入武漢市漢陽區(qū)鐘家村小學工作。
主要成就
從教30年來,桂賢娣老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立并形成了“情感育人法”、“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特色”、“因生給愛十法”,深受教育界稱道。
人物事跡
作為一名從鄉(xiāng)村教師成長起來的當代人民教師的典范,桂賢娣從不掩飾自己的
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師,才會教出幸福的學生。跟我的孩子們在一起,我是幸福的!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桂賢娣在與孩子的對話中不斷出現這樣的語句,“乖,聽話,桂老師愛你們!薄肮,相信桂老師!薄肮鹄蠋熥钕矚g你了!”最感染我們的是她的笑容,從她的笑容中我們體會到了教育的幸福。
她喜歡看動物世界,她會唱《喜羊羊與灰太狼》的主題曲,她曾給學生梳過21種辮子……
她就是2011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武漢市鐘家村小學教師桂賢娣。
“因生給愛”傳遞教育真情
“我上講臺后5秒鐘就不是我了,而是文中的人物了!敝v到自己的課堂教學,桂賢娣滿眼都是真情和喜悅。
聲音極富磁性,朗讀課文聲情并茂,或激昂,或凄涼,或高亢,或低沉。這是聽過桂賢娣課的老師和學生的感受。
其實,桂賢娣的“聲情并茂、感染力強”不是天生的。恰恰相反,出生在農村的桂賢娣,普通話起初并不標準。為了上好課,她虛心拜普通話很棒的女兒為師!袄蠋煟埪犚幌挛夷男┳值陌l(fā)音錯了。”桂賢娣在家朗讀課文,一直都喊女兒“老師”。
她認為,有了對教學的真情,很多繁雜的事情也可以做得有聲有色。
在她所帶的“桂賢娣名師工作室”團隊中,有人反映,拼音復習讓低年級語文教師頭疼,稍不留神,就會陷入“死記硬背”的窠臼,教師教得乏味,學生聽得無味。
知曉了青年教師的困惑,桂賢娣主動邀請大家來看她是如何將拼音學習變成“玩”的。
每個孩子發(fā)10根銅絲和5粒大米,當老師說出一個拼音時,學生就用銅絲和大米擺出這個拼音。銅絲很容易成形,學生可自由彎出拼音字母,而大米,就是諸如“i”這樣的拼音上的那一點?此坪唵蔚挠螒,孩子們玩得意興盎然,有的孩子甚至回家了還要纏著家長一起玩這個游戲。年級拼音檢測,這個班是成績最好的,青年教師大為折服。
桂賢娣說:“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是,光有愛心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u2018會愛u2019,即智慧的愛,得體的愛,恰到好處的愛,能激發(fā)學生真摯情感的愛!
桂賢娣每周給自己提出“三問”:“一問桂老師,你愛你的學生嗎?”“二問桂老師,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三問桂老師,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了嗎?”
在頻頻的自問當中,在與學生多年的接觸和交往中,桂賢娣摸索出體弱生愛在關心、殘疾生愛在得體、過失生愛在信任等“桂賢娣班主任工作因生給愛十法”。
桂賢娣帶的六年級(2)班有個漂亮的小姑娘呂晶,被診斷得了癌癥。這個不幸的女孩,不怕打針吃藥,不懼化療反應,唯一擔心的是頭發(fā)掉光了,不戴帽子不好見同學,戴上帽子又怕被同學笑話。
她和陪著她的父母一路忐忑不安地來到學校。
“呂晶,快進來!”桂老師輕輕地推著她走進教室,她用余光掃了一眼教室:一片
桂賢娣與學生在一起玩游戲
紅色跳進她的視線。她趕忙抬起頭來,原來全班63名同學都戴著小紅帽,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樣!
班長站起來說:“歡迎你參加班級野游活動!”
小呂晶一聽,高興地回頭說:“爸爸媽媽,你們回去吧!”
孩子的媽媽站在教室外,看著這一切,一個勁兒地向桂老師鞠躬:“桂老師,謝謝你,謝謝你的良苦用心!”
原來,桂賢娣得知呂晶的特殊情況后,專門到武漢的漢正街買了64頂小紅帽,家訪時悄悄地給了呂晶的家長1頂,讓孩子上學時戴上。為了不讓呂晶以為是特意為自己全班才戴小紅帽,桂賢娣特地安排全班當天進行野游活動。
從那以后,班上每天都有五六個同學戴著小紅帽,一直到呂晶的頭上長出了頭發(fā)。
“我感到,愛也要因材施教,u2018因生給愛u2019!惫鹳t娣說,每個兒童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具體的愛生方法可能會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完善。
現如今,在鐘家村小學“桂賢娣名師工作室”的共同努力下,“因生給愛十法”已經豐富為十五法,更名為“因生給愛教育法”。
30年家訪拉近老師與家長的距離
桂賢娣說:“作為班主任要學會借助家長的力量,家校合力提升教育質量和教育效果
桂賢娣與孩子們在一起
!
有一件事令桂賢娣記憶猶新。那時,她剛參加工作不久,班上有個小男生屢次違反學校紀律,她決定家訪。誰知當她拿著小男生親手寫的家庭住址去家訪時卻吃了閉門羹,因為孩子故意把門牌號碼寫錯了。這件事深深刺痛了桂賢娣,她決定改變家訪策略,變報憂為報喜。
熟悉桂賢娣的人都知道,她家訪的原則是“生進師訪”,即“學生進步了,我就家訪,再進步,我再家訪!”她認為,激勵性家訪是一種鞭策,也是學生的榮耀,能鼓勵學生不斷上進。
黃婭,一個胖胖黑黑的六年級女生,學習老跟不上。一次數學小測驗,黃婭居然及格了,桂賢娣高興地登門家訪。第一次家訪后,黃婭漸漸不躲著老師了,學習也自覺了。桂賢娣再次家訪,并欣喜地告訴家長黃婭各方面的進步。
桂賢娣身體不好,黃婭擔心老師家訪不便,特意送給她一個手電筒照明,這個手電筒能裝6節(jié)電池,光亮能照很遠很遠。黃婭說:“我要讓桂老師多到我家來!
除夕夜,當零點鐘聲敲響的時候,桂老師接到了黃婭的母親從北京打來的電話,這位母親在電話中感激地說:“桂老師,是您與眾不同的家訪使我的孩子抬起了頭!”
“家訪能拉近老師與家長間的距離,只有家訪,學生和家長才會把老師當作朋友,才會說真話!眹L到家訪甜頭的桂賢娣樂此不疲,從教30年來從沒有間斷過。
桂賢娣說,家訪交談的地點,最好選在學生的房間,既可避免冒犯家長的隱私,也便于觀察學生生活的細節(jié),幫助老師全面了解學生!凹以L時的語氣、態(tài)度一定要平和友善,切忌高高在上。像朋友一樣和家長聊天,家長才能打開心扉暢所欲言!
班上有四五十名學生,怎樣才能做到個個了如指掌,桂賢娣稱,她的訣竅是傳統(tǒng)的家訪。“每年7月中旬,和上任班主任交接班時,我會提前查看班主任手冊,找到學生的家庭住址,然后利用暑假提前家訪!遍_學后,她已與學生、家長相當熟悉了。
雖然頂著酷暑,還犧牲了休息時間,但桂賢娣說她的想法很簡單,“暑假我在休息,國家也在給你發(fā)工資,加之對教學也有幫助,家訪很值得!”
從教30年來,桂賢娣送走了一批批學生,家訪了無數的孩子,卻沒有多少時間陪自己的孩子,“作為母親,我真的是愧疚。”
退休多年的教師萬俞云向記者講了這樣一件往事。一個嚴冬的下午,桂賢娣與同事一起去家訪,回來時天已經很晚了,這時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兒還在幼兒園。她便急忙趕往幼兒園,孩子當時就在馬路邊癡癡地等著媽媽。桂賢娣不顧路上穿梭的車輛,橫穿過馬路,上前一把摟住女兒,卻什么也說不出來……女兒在桂賢娣的懷里號啕大哭:“媽媽,我數了17輛70路車,你還沒有來,我就來車站等你了。”桂賢娣抱著渾身冰冷的女兒,愧疚萬分:“媽媽對不起你。”
有人勸她,現在教師與家長聯系溝通的途經太多了,沒有必要勞心費神去家訪。但桂賢娣總是微笑著回答:“大靈通,小靈通,永遠也代替不了和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
“把陽光播撒到每個孩子的心中”
“我工作,我快樂;我生活,我陽光。”桂賢娣說得最多的是這句話。
桂賢娣充分發(fā)揮自己湖北名師、特級教師的作用,參加各種課堂節(jié)目和講座,將自己的成功經驗、成長歷程和盤托出,為家長和教師們排憂解難,為廣大農村地區(qū)的教師培訓和教育發(fā)展盡心盡力。
一位女教師聽了桂賢娣的報告后,給桂賢娣寫了一封信:“親愛的桂老師,我作了一
個統(tǒng)計,你3個小時的報告,會場響起了38次掌聲。請問桂老師,你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樂趣是從哪里來的?” 桂賢娣回答:“如果說我有教育智慧和樂趣的話,那就是用情用智投入到兒童心中!
一年早春,桂賢娣領著三年級的孩子到操場上觀察學校的變化,學寫觀察日記。一名學生這樣寫道:“春天來了,新生的綠草,笑瞇瞇地直立在地上,好像正在和低著頭的小黃花在綿綿話情呢。喲,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來到了我們鐘家村小學!
桂賢娣在日記后面寫上了這樣一段批語:“向智俐同學,你抄寫的這句話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了春天的主角——綠草黃花,神態(tài)含笑,舉止文雅地在一起綿綿話情的美好情景,表達了你和小作者對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的喜愛之情。桂老師如果看到了這句話,也會和你一樣,把它抄到自己的本子上來的,因為我也喜歡這個句子。最后,桂老師想提醒你修改一個句子:你寫的是u2018因為這句話寫活了小草u2019,桂老師建議你把這句話改成u2018因為這句話把小草寫活了u2019。你如果同意,就自個兒把它改過來,好不好?”
“孩子需要教師給予快樂,當教師也讓我很快樂。當一名教師離開了講臺,他的職業(yè)生涯就到了盡頭。我不想失去快樂,更不愿我的學生失去快樂。”
近10年來,作為特級教師和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當中的杰出代表,桂賢娣到新疆、港臺地區(qū)和湖北省農村多次講課和送教,為湖北省農村教師、支教生、骨干班主任等進行培訓。據不完全統(tǒng)計,她所培訓過的教師超過5萬名。她多次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部門的表揚,多次被受訓教師評為“最受歡迎的教師”。
“每天有一些小成績、小進步、小滿足,這樣,你的生活才會充滿陽光。有了陽光的心態(tài),你才會把陽光播撒到每個孩子的心中!惫鹳t娣這樣闡釋自己的幸福觀,也這樣引導著孩子們享受幸福的童年。
個人榮譽
全國優(yōu)秀教師;
全國十大杰出教師提名獎;
全國模范教師;
“全國教育系統(tǒng)巾幗建功標兵”;
“全國第六屆十杰教師”提名獎(2005年7月);
被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敬業(yè)愛生的模范班主任”(2007年9月);
“全國先進工作者”(2010年5月);
“全國教書育人楷!保2011年9月);
湖北省特級教師;
湖北省初等教育名師;
武漢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
武漢市“十大杰出勞模”;
武漢市“十佳班主任”;
武漢市第三屆教育界名師;
武漢市“杰出勞!薄
人物言論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被認為是一種心靈的藝術,那是因為,只有心與心的真誠交流才使教育成為可能,才使教師這個職業(yè)顯得高尚! ——桂賢娣日記
人物故事
愛學生
桂賢娣的學生都是“七八九,嫌死狗”的孩子,她卻包容、接受學生的一切,無論學生優(yōu)與劣、調皮與乖巧,她都由衷地喜愛他們,關愛他們。 每次接手一個新班,桂賢娣見到學生的第一件事不是“現在開始上課”,而是拉著學生的手輕聲問:“你喜歡桂老師笑嗎?”接連問了幾名學生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桂賢娣告訴學生,笑能保持快樂。因此學習時要笑容滿面,鼓勵別人時要笑容滿面……第一次見面的桂賢娣和孩子們就這樣傻傻地笑上一會兒,才開始上課。
“孩子上學不笑,說明孩子不快樂,這樣的教育并不成功!惫鹳t娣說,自己的第一課,首先就是讓孩子知道怎樣才能快樂學習。
桂賢娣始終記得剛畢業(yè)準備走上講臺時,農民出身的父母對自己說的話,“當老師千萬要記住,孩子都是娘的心頭肉。”因為這句話,她無時無刻不在想怎樣才能更好地愛學生,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快樂。
會愛學生
每個學生對愛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多年的教育經歷讓桂賢娣深切地感受到“因生給愛”與“因材施教”同樣重要。會愛學生,就是桂賢娣獨特的情感教育方法。
有一次,桂賢娣班上一個名叫葉輝的男孩子腿骨折了,不能走路。她就每天背著葉輝到男廁所門口,再讓其他男生扶他進去。放學了,她又背著葉輝到自己家里吃飯,然后輔導他做作業(yè)。天氣涼了,桂賢娣就將自己的舊毛衣拆掉,織了一條似毛巾又似圍巾的長條,當葉輝的爸爸騎自行車接他時,桂賢娣就將長條綁在葉輝腿上,以免傷腿受涼。父子倆感動得都快要掉淚了!
但桂賢娣對學生的愛不是只有寬容和寵溺,也有嚴厲。
有一段時間,桂賢娣班上的學生排隊上下樓時,總是站不好、走不好。一次下樓做操,幾個男生在隊伍中快步穿行,另幾個男生則在隊伍的最后或中間走一步停一步;氐桨嗌,桂賢娣大聲說:“同學們,今天我在我們班的隊伍里看到了當代龜兔賽跑的場面,真是精彩到了極點!”幾個男生心知肚明地低下了頭。下午放學站路隊,一個叫明子的女孩總站不好。桂賢娣走到她跟前,也像她那樣耷拉著腦袋貓著腰,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明子一見,馬上準備站好,桂賢娣把她一按,說:“別!咱倆老的老,小的小,耷拉著腦袋弓著腰,像冬天里的小草,咱就這樣等春天吧!”
即使是這種嚴厲的愛,桂賢娣也總是用一些富有情味,具有趣味,兼有韻味的語言,去打動學生的心。
讓學生感受到愛
學生張欣從桂賢娣第一次家訪后,進步較明顯。第二次家訪,張欣學習的勁頭也變得更足了。張欣得知桂賢娣身體不好,擔心她家訪不便,還特意送給她一個手電筒,以方便她多來家訪。大年三十,當零點鐘聲剛敲響時,桂賢娣接到了張欣全家從北京打來的長途拜年電話,張欣的媽媽激動地說:“桂老師,是您與眾不同的家訪,使我的孩子抬起了頭!您真是好老師!”
學生許佳琳,桂賢娣只教了她六年級一年就畢業(yè)了。畢業(yè)后,許佳琳年邁的爺爺給桂賢娣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您給我們家長的印象來自于孩子的贊譽,來自于您幾次登門家訪。其中給我們最深的感受是:您是孩子們喜愛而敬佩的師長與朋友;您是我們家長的忘年交;您給孩子和家長們傳授知識的方式與做法,確實值得贊賞,值得許多老師借鑒……”
每當有人問桂賢娣,為什么她能一直堅持“情感育人法”時,她總是這樣回答:“我的童年很幸福,所以,我要給學生幸福!
社會評價
黨和國家領導人評價
2011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全國教書育人楷!鳖C獎儀式上對桂賢娣說:“你的故事講得真好,你很有辦法!” 桂賢娣在在中央電視臺錄制的教師節(jié)慶祝晚會短片中說,她每周都會問自己3個問題:你愛你的學生嗎?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你的學生感受到了你的愛嗎?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拍著桂賢娣的肩膀說:“你的3個問題問得很好,每位教師都應該問問自己,這很值得思考!
國務委員在頒獎典禮后,專門邀請桂賢娣:“桂老師,明天在人民大會堂宴請來自全國的楷模,請你參加!”
2011年9月6日上午10時40分,國務委員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山東廳,以國宴標準宴請桂賢娣等10名教育界的楷模。宴會中,桂賢娣作為代表之一發(fā)言。國務委員聽后說:“您是情感育人、智慧育人的專家!”
先進事跡報告會感受
那場震撼人心、倍受感動的全國勞模桂賢娣老師的先進事跡報告會至今仍一直在我腦海里縈繞繞,難以忘懷。說真的她那樸實無華的語言,可敬可愛的思想境界和優(yōu)秀的品質,來源于她對學生的十分愛心、強烈的責任心;彰顯著她人生絢麗的人格魅力。
她告訴我們人生這樣的一個哲理:每個人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態(tài)度。如何用平和的尺度、心態(tài)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心態(tài)的不同,會給我們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同時也讓我深深感悟到:教育工作是一門藝術,它所面對的是最為獨特、復雜,是最具有魅力,富于變化、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人?芍覀冊诜爆崱诶鄣墓ぷ髦,不僅要有著健康的身體,而且更要有著健康心態(tài)和良好的精神情緒。通過桂老師先進事跡的報告會,有感以下幾點:
1.少一點怨氣,多一點銳氣。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肩上責任不小,每周星期日下午至星期五下午整日忙于學生們的具體“瑣事”和日常管理教育及活動等,家里都顧不上。遇到學生難管,家長不理解,難免有煩惱和怨氣,若越有怨氣會越造成心理不平衡。說句心里話,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選擇了,就得認真,負責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計想辦法做好。否則就不做。當 遇到煩惱時,不妨少一點怨氣,多一點銳氣,坦然面對,把怨氣變成銳氣,變?yōu)橐环N行動力,堅信在校領導的直接領導和教誨下,沒有過不了的“坎”。堅信“行行出狀元”只要自己勤學苦鉆,已如魏書生老師所說的,“要少埋怨環(huán)境,多改變自己,不做怨氣的奴隸。
2.少一點怒氣,多一點和氣。對于中職生日常的管理教育工作,班級中出現“問題學生是有的,若生氣、經常發(fā)脾氣,不僅影響自己的情緒,也有損身體健康,同時也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更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讓學生瞧不起“自己”有損教師的形象,在平時的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多看到學生積極閃光的一面,用愛心的引導和耐心細致的教育,用適當的時機爭取,多種方法努力和他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對犯錯誤的學生切忌生硬粗暴,學會制怒,控制情緒,以冷靜、平和的心態(tài)解決問題,少一點怒氣,多一點和氣。因為學校是教育學生改正錯誤,健康成長的園地。
3.少一點匠氣,多一點才氣。“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班主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學生遵守校紀校規(guī),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身先士卒,卒先出范“,培養(yǎng)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多讀書,多善于總結,提高自我綜合素質。擺脫“匠氣”,增加自我綜合能力的“才氣”,體現班主任人格魅力。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yè),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已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完善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