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姓名:欒盾 ? 樓歐比
性別:男
生年:不詳
卒年:不詳
國籍:晉國
時代:春秋
生平
前618年,趙盾拉欒盾入六卿,為下軍將。欒盾在晉國不滿于趙盾的獨裁,既不拉幫結(jié)派,亦不善言辭,遭到趙盾的排擠,為卿多年,雖屢立功勛,卻不見任何升遷,終為下軍將。約前601年至前597年間,欒盾死去,其子欒書立,是為欒武子。
經(jīng)歷
欒盾:欒枝之子。自前621年起,晉國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劇烈政治斗爭,其原因,一是前622年,趙衰、欒枝、先且居、胥臣的去世,二是前621年晉襄公的去世。政治斗爭也進行了兩個階段:一是趙盾與賈季爭奪中軍主將之位,趙盾獲勝;二是前618年箕鄭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作亂,殺死先且居之子先克,后這五人也被處死。
兩次斗爭,年紀大、資格老的將領死的死,逃的逃,因此欒枝的兒子欒盾得以順利的加入六正行列,前618年動亂后六正人選為:
中軍將:趙盾
中軍佐:荀林父
上軍將:郤缺
上軍佐:臾駢
下軍將:欒盾
下軍佐:胥甲
前615年冬,參加晉秦河曲之戰(zhàn)。這次戰(zhàn)役晉國沒有勝利,欒盾也沒什么出彩的表現(xiàn),但不象胥臣的兒子胥甲,跟著趙穿胡鬧,后來被驅(qū)逐出了晉國?磥頇瓒艽篌w繼承了乃父的風格,穩(wěn)重而內(nèi)斂,為家族以后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環(huán)境,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關于欒盾的卒年,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前597年晉楚邲之戰(zhàn)的時候,欒盾的兒子欒書已經(jīng)擔任下軍佐,因此欒盾的卒年應在前597年之前。同時,前601年,郤缺免去下軍佐胥克的職務,由趙盾之子趙朔接替,可見當時六正職位并沒有空缺,必須拿掉一個才能安排另一個,可能當時欒盾依然健在。因此,欒盾應卒與公元前601年之后,公元前597年之前。其過程可能是:
前601年下軍將:欒盾下軍佐:趙朔
前601-前597年之間的某年,欒盾死,趙朔升任下軍將,欒書擔任下軍佐。
? 但上面的推測并不可靠,因為在前601年之前,先縠、士會都步入六正行列,其時間和方式不大清晰。事情的發(fā)展可能是:
前610年,上軍佐臾駢卒,此年晉國在黃父閱軍,先縠接替了他的位置;
前610年-前608年之間,下軍將欒盾卒,士會接替之;
前608年郤缺廢下軍佐胥甲,由趙朔代之;
前601年,中軍將趙盾卒,其他“五正”各晉一級,趙朔升任下軍主將,下軍佐出缺,欒書佐下軍。 ?
六卿
春秋時晉國六卿,即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家。春秋時晉文公、晉襄公時,狐、趙、先、郤、胥等氏頗有權(quán)勢,以后又有韓、魏、欒、范、荀氏等強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了晉國政局。經(jīng)過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兩家被滅,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強。晉陽之戰(zhàn)后,智氏被其余三家消滅,此后只剩下韓、趙、魏三家。公元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冊命,韓、趙、魏正式成為諸侯國,史稱“三家分晉”。三家與秦、齊、楚、燕并稱戰(zhàn)國七雄!叭曳謺x”也標志著中國古代史正式由春秋時代轉(zhuǎn)變?yōu)閼?zhàn)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