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顧映秋曾就讀于北平女子師范大學外語系,與同校中文系的李培蓮是同學, 又是云南同鄉(xiāng),顧映秋與李培蓮被稱為中國近代“名門才媛”。后來李陪蓮做了 龍云夫人。 李陪蓮生龍繩德時因患產褥熱而去世后,后顧映秋成為龍云的賢內助, 有“云南一號大美人”之稱。顧映秋在云南時支持和保護了西南聯大等大批民主愛國人士,1938年捐資修建云南大學映秋院,1940年擔任云南南屏電影院的董事長,一些有時代意義和文學價值的影片在云南都得到了播映。
1944年7月7日任云南《真報評論周刊》名譽社長。同年與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和馮玉祥夫人李德全到滇西前線慰問官兵。
1944年9月1日創(chuàng)辦云南省坤維慈幼院,該院以濟救孤苦無依的兒童為宗旨,給兒童以應得的溫暖。
1945年國民黨制造“一二一事件”,顧映秋捐款支援并保護云南學生發(fā)動“昆明學生運動”,聲討國民黨暴行,并得到全國的聲援。
1949年8月13日與丈夫龍云在香港起義,1950年1月3日,龍云偕夫人顧映秋及隨員十多人離開香港,當日到達廣州,受到葉劍英等人熱烈歡迎,12日離廣州北上,14日到武漢,1月18日到達北京,正式投向人民陣營,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1966年病逝于北京。
建立著名的南屏電影院
南屏電影院又稱南屏大戲院,由龍云夫人顧映秋以及盧漢夫人龍澤清、劉淑清等昆明上層社會女性于1940年1月出資及主持修建,人稱“夫人集團”電影院。
是抗戰(zhàn)時期昆明建成的一座最為現代化的影劇院,也是西南地區(qū)最早的一座現代化的專業(yè)電影院。
南屏電影院由當時著名建筑師趙琛設計,由于這座電影院所處狹小位置上,因此在設計上無論在平面組合和立面處理上,以及在基地的巧妙利用上,都有獨到之處。如觀眾廳的地面采用曲線形,即能滿足視線要求,又降低了門廳人口高度,從而減少了一般影劇院進入門廳的踏步。立面造型限于基地狹小,采用不對稱手法,正面用大面積弧形玻窗,并與側面豎向墻面(影院名稱標牌墻)巧妙地結合,形成了虛實墻面和橫直線條的對比與協調。為了不占用門廳的有限面積,采用懸挑式樓梯進入樓廳等等。南屏電影院建成后,盛極一時。成為能容納1400人的當時西南地區(qū)第一流的新型電影院,被認為是當時西南地區(qū),乃至全國第一流的電影院,可以與當時全國最高級的南京“大華電影院”和上!按蠊饷麟娪霸骸 相媲美而不遜色。
慧眼力薦熊慶來
顧映秋除了捐資修建云南大學映秋院,她向龍云力薦著名數學家熊慶來執(zhí)教,更值一提。
龍云曾公開的對記者說:“大學是培養(yǎng)領袖及專門人才的場所。”多方物色均不中意。這時,顧映秋和省建設廳長張邦翰向龍云力薦熊慶來。顧是龍的愛妻,張是龍的同鄉(xiāng)和助手,而且二人所舉的理由十分充足:顧在北平讀書時常去清華訪熊,對熊比較了解;張與熊是留法同學;熊是云南人,既有學問,又先后在東南大學、西北大學、清華大學籌辦過算學系,有辦大學的經驗,更主要是有愿為桑梓貢獻力量的感情和愿望;又是無黨派人士,且為留法學者(當時云南為法國勢力范圍,親法是龍的治省方針),各項條件都非常適合。經反復考慮,龍云終于決定去勸說熊慶來。真難為這位有膽識的顧映秋女士,既是“伯樂”,又當“紅娘”,硬是將熊慶來與云南大學結合在一起。熊慶來深知辦大學不易,提出增加辦學經費和將云大改省立為國立為應聘條件,龍云都應允并很快做到了。但清華不放。熊慶來后來說:“我來云南大學,但清華不放,我是以請假的名義來的!毙苄iL果然不凡,短短幾年將云南大學建設成為在中國和世界都很有地位的一所綜合大學。
文革中的遭遇
文革一開始的時候,她正在昆明。所謂的革命群眾,把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龍家的代表,抓去掛牌游街示眾。還沒有癱瘓的云南省委出面阻攔后,她匆忙乘飛機回京,北京家里只有孫兒龍保福。不料北京的家已被“北京航空學院”紅衛(wèi)兵抄空。幸虧鄰居們的大力幫助,使祖孫的生活得以安頓。他們都是家里的世交和老友:如李覺(湖南何鍵的女婿)夫婦,鄧季惺,陳銘德(資深老報人)夫婦,蔡鋌楷夫人,蔣光鼐夫人等。但是老人從此郁郁寡歡,不幸66年夏季被診斷出肝癌。因為所有存款均被抄走,銀行存折被“民革”造反派掌握,多經奔走后,趾高氣揚的造反派才從被抄存款中拿出醫(yī)藥費用給老人?墒腔靥旆残g,兩個月后她就病故了。最后送終的人只有孫兒龍保福,以及一位文革后自愿留在家里,照顧她起居的阿姨-韓嫂。因為文革的“革命化”歸定,骨灰只允許在骨灰堂保留一年,一年后一律就地深埋。
顧映秋與映秋院
映秋院建于1938年,始為云南大學女生宿舍。映秋院由龍云(時任云南省主席)的夫人顧映秋捐款修建,是以捐款人名字命名的。由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設計。
映秋院為四合院建筑,由平房、樓房、回廓、走道組成,東北設月宮門,西南建瞭望塔。中西合璧,古樸典雅。著名畫家徐悲鴻、“兩彈一星”獲獎者彭桓武院士等一批名家曾在此居住。
1955年4月10日,周恩來總理曾到此視察。 1987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