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駿圖》簡介
2011年底,著名畫家楊明光扛鼎之作,史上最長《百駿圖》被武漢私人收藏家云童(化名)以60萬競得,此高價締造了楊明光個人作品成交紀錄,同時也刷新了襄陽當代書畫價格紀錄。
《百駿圖》長1010厘米,寬68厘米,畫馬百匹。或靜、或動,神態(tài)各異或聚、或散,疏密有致。為史上最長畫馬長卷。此前,最長《百駿圖》由清宮廷畫師郎世寧創(chuàng)作,但屬于西式畫法。
作品風格
藝術年表
1951年
1月30日:生于湖北襄陽龐公;
父楊金山,母楊秀英,為貧苦農民,父親是搬運工人,一人為養(yǎng)活全家六口終日辛苦勞作;
1958年
7歲學畫,天資聰穎,厭讀書,好畫畫;
從臨摹《三國志》《水滸傳》連環(huán)畫,開始了專業(yè)繪畫生涯。
1965年
14歲時拜畫家趙寧為師,學習素描和水粉;
1966年
大量臨摹毛主席畫像、工農兵畫像,作品參展“農業(yè)學大寨”,小畫家名號從此開始;
1969年
作為知青,下鄉(xiāng)至湖北省襄陽市棗陽縣熊集區(qū)八角公社務農;
1973年
22歲,因畫虎得名,被推薦進入襄陽美術廠,從此,踏進了藝術殿堂;
先后拜畫家曾仲濤、呂圣宜為師,學習國畫,臨摹大量歷代名畫精品;
1974年
廣交會上嶄露頭角,作品《秋荷晚霞》被日本藏家訂購,從那以后,每年廣交會,書畫作品定單紛至沓來,一舉成名;
1975年
拜國畫大師黃胄先生為師,筆墨大進,受益深遠(黃胄先生時任輕工業(yè)部工藝美術公司顧問,至襄陽講課考察);
作品《諸葛亮》畫像,被湖北省政府選中收藏;
1978年
與閔曉平女士結婚;
1979年
參加國畫大師李可染先生在武漢舉辦的山水畫講習班,幸得可染大師曾三次親授繪畫技法;
1980年
通過廣交會,書畫作品共出口了近400幅,創(chuàng)匯數(shù)千美元;
1981年
不顧畫家陳文芬、書法家王樹人的勸阻和擔憂,毅然決定u2018下海賣畫u2019,這一舉動當時在湖北書畫界都屬大膽;
1982年
得子,取名楊君卓
1983年
開始在香港、廣州、桂林、黃山等地區(qū)畫廊掛單售畫,作品熱銷;
1987年
作品《漓江煙雨》《深山樓臺煙雨中》《華山圖》《雨后斜陽圖》《黃山云煙》《黃山云海》《東海萬頃圖》《清氣》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1988年
作品《晨雨山空濛》《漓江情》《黃山云》《觀竹圖》《清氣》以專版形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為襄陽日報,題寫刊名;
1989年
作品《峽江》及書法作品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文章《畫外功夫》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1990年
作品《黃山云!贰短┥叫圩恕吩凇断尻柸請蟆钒l(fā)表
1991年
開始在北京、廈門等地區(qū)畫廊掛單售畫,作品備受追捧;
1996年
個人出資創(chuàng)辦當時襄陽規(guī)模最大的畫廊《文人會館》,襄陽電視臺新聞報道;
作品《漓江行》《黃山云海》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始用“襄陽布衣”為印章,為其第一個創(chuàng)作高峰期,作品多為山水、人物、書法;
1997年
作品《黃山奇峰》《清泉明月》《松月圖》《酒事》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1999年
作品《黃山奇峰》《清新世界》《觀瀑圖》《春風長久》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2001年
二十余幅作品被榮華國際大酒店收藏;
2002年
文章《楊明光其畫其人》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作品《黃山云!贰饵S山云煙圖》《雄風千里》《漢水春早》《象山水月洞》及書法一幅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2003年
中華著名藝術家叢書《楊明光書畫輯》出版(中國畫報出版社,收錄作品34幅);
文章《縱情于山水之際—— 寫在楊明光書畫集出版之際》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文章《楊明光先生以及他得收藏》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作品《黃山云涌圖》《中秋會友》《求仙圖》《雨后山川醒》及書法兩幅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作品《懸月圖》被襄陽電視臺今日播報報道;
創(chuàng)作《推窗》《峰高無坦途》《云山魂》《路遙圖》《蘇東坡赤壁懷古》;
2004年
作品《歸鄉(xiāng)圖》《黃山云峰》《春風圖》《黃山云涌千峰雄》《黃山旭日圖》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作品《峰高無坦途》《風磬舞姿美》及書法兩幅在《襄陽日報》發(fā)表;
始用“魚梁散人”為印章,隱居于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漢江第一大島襄陽魚梁洲,至此為其第二個創(chuàng)作高峰期,作品題材豐富,有山水、人物、走獸、花鳥、書法等;
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黃山云涌千峰雄》《溪山秋泉圖》;
2005年
文章《襄陽布衣醉心田園山水——書畫家楊明光素描》在《楚天都城市報》發(fā)表
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清風秋月九州明》《云涌黃山千峰雄》;
2006年
文章《楊明光與水墨虎》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文章《潑墨揮毫救病人——為救小患者義賣書畫》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作品《英雄圖》《虎》《江山如此壯美》《石橋秋月圖》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黃山晨曦》《東海萬頃圖》《溪山會友圖》《石橋秋月圖》;
2007年
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石橋詩意圖》;
2008年
創(chuàng)作《山川大英雄》《英雄回首》《老夫長嘆無勁敵》《春風情》《大好春光》《大富貴》《無塵圖》《無道何此》《畢竟西湖六月中》《誠信是寶》等作品;
2009年
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黃山旭日》《東海萬頃圖》和花鳥冊頁等作品;
2010年
創(chuàng)作《漢江秋月》《夏云多奇峰》《云斷秦嶺》《止遠圖》《天道圖》《虎身披彩霞》《讀月圖》等作品;
2011年
《十米 百駿圖》被江蘇電視臺、武漢電視臺、襄陽電視臺今日播報相繼報道采訪;
《十米 百駿圖》在《楚天快報》《襄陽晚報》《魅力襄陽》發(fā)表;
《十米 百駿圖》被人民網、新華網、大楚網、漢網、華中藝術網、博寶藝術網、畫家村等門戶網站相繼報道;
文章《畫完百駿圖誓言作千里漢江圖——師從國畫大師李可染 “襄陽布衣”楊明光享譽海內外》在《楚天快報》發(fā)表;
文章《十米百駿圖》在《襄陽晚報》發(fā)表;
文章《癡心繪百駿丹青寫漢江——記襄陽著名書畫家楊明光》在《魅力襄陽》雜志發(fā)表;
12月,《百駿圖》被收藏大家云童以60萬元競得,刷新了襄陽書畫成交價的最高紀錄,成為襄陽最貴畫家;
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黃山旭日升》作品;
2012年
整理家中存畫,毀掉約一百幅不滿意的作品;
代表作品均被企業(yè)家、私人收藏家、知名人士收藏及機構收藏,以致藏家上門,無畫可賣;
畫法大變,此年創(chuàng)作《老友圖》《魚樂圖》《閑云高士圖》《觀魚圖》《明月初照》《臥虎圖》《天緣圖》等代表作品;
年初,開始創(chuàng)作《千里漢江圖》(約20米長卷),中國有史以來首度呈現(xiàn)漢江全貌的最大的巨幅長卷中國畫;為此,上溯寧強漢水正源,下涉晴川閣漢水匯入長江處,行程一萬余公里,沿江實地采風寫生,搜集了大量創(chuàng)作素材;
從藝傳奇
飄揚過海去扶桑
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新加坡和我國港、澳、臺地區(qū)的商人非常喜歡山水、花鳥畫及仿古畫。在春季廣州交易會上 ,楊明光先生的第一幅山水畫《秋荷晚霞》便被日本客商訂購,飄揚過海去了扶桑。以后每年廣交會,楊明光先生的書畫作品的定單總是應接不暇。
大師指點成畫家
1978年,楊明光先生有幸參加了“李可染繪畫講習班”。據說可染大師一生中僅舉辦過這一次。學習期間,李可染大師曾三次把楊明光先生叫到自己下榻的賓館,并向其傳授繪畫技法。這段傳奇的經歷,為楊明光先生的藝術生涯涂上了一筆濃墨重彩。
云游四海精讀自然
楊明光先生15年的云游經歷,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每走一山一水,必用心“精讀自然”,尋覓山的靈氣,畫出山的靈魂,從大自然中獲得了藝術靈感,使自己的繪畫語言有了超越。先生過去的畫,追求重色、重筆,畫風凝重,色彩斑斕,如山已老;后來立意“變法”,一改為風格清靈、意境淡遠;過去是筆多于意,現(xiàn)在卻追求意多于筆;過去是一覽無余,令人愛極而賞,現(xiàn)在是觀之不足,令人愛極而思了。一幅《黃山云海》,主體實處以淡墨出之,仿如信手揮灑,全無刻意痕跡,云霧山澗,一劃劃潑去,形形相關,筆筆相連,韻致跌宕,優(yōu)雅清美。
出版《楊明光書畫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笨v觀古今中外,人世間只有精神是長存的?偨Y自己走過的藝術道路,楊明光先生把自己30余年對書畫心得認真梳理成集。于2003年,出版了中華著名藝術家叢書之《楊明光書畫輯》。
襄陽醉仙 獨創(chuàng)《醉酒圖》
李白“斗酒詩百篇”, 楊明光先生喜醉時作畫。《醉酒圖》中的人物或站或臥,眉毛、頭發(fā)寥寥數(shù)筆,神態(tài)各異。神情之灑脫、意態(tài)之兀傲……看似畫面簡潔,卻如萬象在旁,意蘊溢出畫外,散發(fā)著似醉非醉的韻味。先生也因此得名襄陽酒仙!
熱愛收藏 終成鑒賞名家
楊明光先生涉足收藏、鑒賞等領域,多年來熱愛收藏,藏品既有李可染、李苦禪、改琦(清代)等名家書畫,也有明代文彭制印等珍品古玩。每一件藏品的后面都有著一段精彩的鑒賞收藏故事。
楊明光常用印章、隱居地
襄陽布衣、魚梁散人、定中門下初學畫、漢、家在漢江邊、可染門下學徒、明光珍藏、遂緣、陶性齋、文人會館、襄陽畫童、襄陽酒仙、楊、楊明光書畫印、楊明光印、楊明光知命之年、楊氏、楊氏世守之寶、襄陽龐公人士、藝道難、意在山水之間、醉癡拙筆;楊明光隱居于歷史文化名城襄陽魚梁洲。
楊明光首部微電影作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