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郗慮,字鴻豫,終屬魏,籍貫兗州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官至御史大夫。曾效力過的勢力 東漢、魏、
魏御史大夫。少受業(yè)于鄭玄,建安初為侍中。建安十五年,曹公表“溫辟臣子弟,選舉故 不以實”。使侍中守光祿勛慮持節(jié)奉策免溫官。獻帝嘗特見慮及少府孔融,問融曰:“鴻豫何所優(yōu)長?”融曰:“可與適道,未可與權!睉]舉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權安在也!”遂與融互相長短,以至不睦。公以書和解之。八月,丁未,以慮為御史大夫。后公欲除融,慮承望風旨,以微法奏免融官。公既積嫌忌,而慮復構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罪狀,下獄死。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jié)策命公為魏公。十一月,漢皇后伏氏坐昔與父故屯騎校尉完書,云帝以董承被誅怨恨公,辭甚丑惡,發(fā)聞,公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jié)策詔,其上皇后璽綬,退避中宮,遷于它館。又以尚書令華歆為郗慮副,勒兵入宮收后。后閉戶匿壁中。歆壞戶發(fā)壁,牽后出。帝時與御史大夫郗慮坐,后被發(fā)徒跣過,執(zhí)帝手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時也!钡壑^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后殺之,完及宗族死者數(shù)百人。之后被免職。
魏御林將軍。初為御史大夫,少府孔融暗毀曹公,為慮家客聞此言,報知慮,慮常被孔融侮慢,心正恨之,乃以此言入告公,公殺遂融。后伏后父完欲謀曹公,公使御林將軍慮持節(jié)入宮,先收皇后璽綬。是日,帝在外殿,見郗慮引三百甲兵直入。帝問曰:“有何事?”慮曰:“奉魏公命收皇后璽!钡壑滦,心膽皆碎。慮至后宮,伏后方起。慮便喚管璽綬人索取玉璽而出。甲士擁后而去,帝捶胸大慟。見慮在側,帝曰:“郗公!天下寧有是事乎!”哭倒在地。慮令左右扶帝入宮。
少受業(yè)于鄭玄。
漢建安初[公元一九六年-公元二二零年]
為侍中。
漢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
曹公表“溫辟臣子弟,選舉故不以實”。使侍中守光祿勛慮持節(jié)奉策免溫官。獻帝嘗特見慮及少府孔融,問融曰:“鴻豫何所優(yōu)長?”融曰:“可與適道,未可與權!睉]舉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權安在也!”遂與融互相長短,以至不睦。公以書和解之。
八月,丁未,以慮為御史大夫。后公欲除融,慮承望風旨,以微法奏免融官。公既積嫌忌,而慮復構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罪狀,下獄死。
漢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
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jié)策命公為魏公。
十一月,漢皇后伏氏坐昔與父故屯騎校尉完書,云帝以董承被誅怨恨公,辭甚丑惡,發(fā)聞,公遣華歆勒兵入宮收后,后閉戶匿壁中。歆壞戶發(fā)壁,牽后出。帝時與御史大夫郗慮坐,后被發(fā)徒跣過,執(zhí)帝手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時也。”帝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后殺之,完及宗族死者數(shù)百人。
大約在214-216年間,郗慮被免職!坝反蠓蜊瓚]辟劭,會慮免,拜太子舍人。(《三國志·劉邵傳》)”這是郗慮在史書上最后的記載。軟禁伏皇后事后,郗慮就在史書中聲消跡匿。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被封為王時,持節(jié)策封他的則是另一位御史大夫——劉艾。
人物評價
歷史評價:《魏氏春秋》:“當世知名郗慮!
人物關系
相關人物 鄭玄、孔融、曹操、劉協(xié)、華歆、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