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林子良從小就癡迷于書畫,見山畫山,見水畫水,花鳥魚蟲,見之即描。從1987年進入山東工藝美院,主攻工筆花鳥,擅于人物、動物。又多次受教于喻繼高、金鴻鈞、何家英、王慶升等老師的言傳身教。工寫兼?zhèn)洌渥髌犯畸惞ぶ,精于寫生,多年的積淀與生活的閱歷使他的畫風有著明鮮的突破。他的畫風有工筆設色和水墨寫意兩種風貌,設色精巧明麗,寫意淵源唐、宋、元、明歷代水墨技法的歷史沉淀,更多吸取宋人的簡勁放縱畫技法,兼容書法用筆,獨創(chuàng)遒勁縱逸,氣勢雄健的花鳥新風。
他從事工筆畫,數(shù)十年如一日,這種持之以恒的勇氣和毅力,需要一種淡泊超然的心態(tài)。工筆畫從淵源上講,早于寫意畫。繪畫的主體,需要及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高深的技巧,他需要畫家多年的生活閱歷和對大自然的感悟和提煉。另一方面,他筆下的工筆不僅肖形而且尚意,即形神兼?zhèn)洌母鞔竺抑形I養(yǎng),更具獨到之處:淡淡的勾線,中性的色調,巧妙的黑白灰,雅致的黃紅藍搭配,使畫面充滿了靈動,透明和輕松。同時又能挖掘人生的感悟和哲理,從筆墨情趣中領悟到西畫豐富的色彩美以及深厚的藝術感染力。
特別是他筆下的牡丹,端莊大氣,富貴祥和。給人以清新婉麗,芳容豐韻,含蓄典雅。多年來,對家鄉(xiāng)的山東菏澤牡丹的特殊感情,其作品與其說是被自然界馴化了的牡丹,倒不如說是被牡丹感化了的情感再現(xiàn)。這正是印證了他的畫風:境界與情感的絕妙融合
尤其是寫意鷹,按照結體因形施墨,工寫兼?zhèn),淋漓盡至。在工筆寫實基礎上,放開大膽用墨,于粗放中收斂,根據(jù)羽毛的方向,形態(tài)粗細大小,用不同的點、勾、皴染相結合,讓筆墨活潑自如,干凈利索。他的寫意鷹,給人以筆墨簡煉,極富變化,樸素而不單薄,筆觸柔和中見剛建,寓靜于動,充分表現(xiàn)出鷹的各種雄姿。
他的畫風無論在形式與色彩上都不泥于古人,在對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上又注重中國繪畫語言與中國文化的表里關系,同時又把中國佛、道、儒的思想理念,溶繪于作品的內(nèi)含之中,通過對中國繪畫的特有筆墨語言的千錘百煉,體悟對傳統(tǒng)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人性與精神情操,把握人生的修養(yǎng)與造化,刻苦磨煉,勇于創(chuàng)新,深沉含蓄,發(fā)人深省。
畫家在對人生藝術的認識過程中往往尋找一種心靈的栔合。在對應中賦予藝術以精神道德和情操。藝術形式是畫家抒發(fā)情感和性靈,表現(xiàn)筆情墨趣的載體。在當今,傳統(tǒng)筆墨與現(xiàn)代文化大發(fā)展時期,他以深厚的藝術功底潛心著意,風格獨具的工筆畫,別出機杼地一枝獨秀。雖不言下自成蹊,盎然地煥發(fā)著鮮活的藝術魅力。他的書畫造詣,將是書畫藝壇上一顆璀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