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2003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06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學院,獲得刑法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分配到中央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任教。
研究方向
法學。
主要貢獻
1、期刊論文
(1)《論持有型犯罪的行為形式》,載《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1期
(2)《論持有型犯罪的主觀方面》,載《學術(shù)論壇》2005年第6期
(3)《對持有行為犯罪化的思考》,載《貴州法學》2005年第9期
(4)《謹慎對待刑法的擴張解釋》,載《江西公安專科學報》2006年增刊(總第107期)
(5)《關(guān)于降低綁架罪法定刑必要性的反思》,載《法學雜志》2009年第7期
2、文集論文
(1)《犯罪論體系的選擇與引入責任要素的制度障礙》,載《犯罪論體系研究》陳興良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2)《論違法性認識的概念》,載《違法性認識》(全國中青年刑法學者專題研討會文集),陳忠林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3)《違法性認識問題在我國犯罪論體系中的定位》,載《犯罪論體系》(全國中青年刑法學者專題研討會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4)《關(guān)于開展刑事法律診所教育的幾點思考》,載《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實踐教學》,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5)《論期待可能性理論的功能》,載《期待可能性》(全國中青年刑法學者專題研討會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
(6)《關(guān)于藥家鑫自首情節(jié)的再思考》,載《刑事法判解》第13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
3、學術(shù)著作
(1)個人專著:《違法性認識理論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2)參編著作:《國(境)外社區(qū)矯正立法》,法律出版社出版2013年6月出版
4、科研項目
(1)2006年,維護市場競爭秩序與反商業(yè)賄賂——反不正當競爭法在治理商業(yè)賄賂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務(wù)院法制局委托)
(2)2007年,中國赦制史研究(教育部)
(3)2008年,國家法律資格標準研究(司法部)
(4)2011年,我國商品期貨市場違法犯罪問題研究(上海商品期貨交易所委托)
(5)2012年,我國商品期貨違法犯罪個罪問題研究(上海商品期貨交易所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