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芬芳自幼酷愛音樂,雖然家境貧寒但并不能阻礙她執(zhí)著追求藝術的決心,在經歷多次輟學、上學、輟學、上學之后,芬芳進入了興寧山歌劇團,在團里,芬芳虛心求學,不斷進取。 1997 年被珠江電影制片廠聘用,先后參與《千秋家國夢》、《火蝴蝶》、《人民公仆 - 許士杰》、《出航的日子》等電影、電視連續(xù)劇、廣告片的編導、拍攝工作; 1998 年進入陳小奇流行音樂研習院學習,掌握了許多關于流行音樂的專業(yè)知識,為日后的燦爛星途打下了堅實基礎。在研習院學習期間,芬芳扎實的藝術功底得到著名音樂人、院長陳小奇先生的賞識,陳小奇根據其坎坷的經歷和凄苦的家境為芬芳度身定作了《想家的人》、《師恩如!返雀枨; 1999 年與著名音樂人李廣平簽約制作了《紅塵飄》; 2000 年創(chuàng)建 “ 廣州小芳音樂工作室 ” ,以制作、創(chuàng)作流行音樂為主,兼與青年音樂人馮建聰、陳的明等一道探索客家山歌在現(xiàn)代文藝的發(fā)展方向。
人物評價
擁有獨特音樂路線的芬芳,其嗓音條件可以跨越流行、搖滾、民歌、舞曲和戲劇等不同類型的曲風,在中國流行樂壇中風格獨樹一幟,得到業(yè)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那晚是在廣州體育西路的“綠茵閣”咖啡廳,雜志社的副社長涂立明帶我去,我們在那里喝星巴克咖啡。意大利產的星巴克,喝起來帶些許苦味。我喝得很帶勁兒,那味道苦得很舒服。
涂立明說,昨晚是我和廖芬芳在這里喝。邊說就邊打電話,問她有沒有到,他對她的稱呼是“廖美人”。過不多久,一個高挑的女孩來到了我們面前。我打量他:咖啡色的上衣,長發(fā)微卷地往后梳著,在咖啡廳昏暗的燈光下,顯出有些異族的風情。我立刻覺得,星巴克咖啡很適合她。
很早就知道她,人稱客家歌后的廖芬芳,我說,你的專輯我聽了好久了,你的新專輯什么時候出來?她大笑。然后我們約好了采訪。
三月的一個午后,陽光很好,我在二沙島“向日葵”的露天咖啡桌邊等他,可以看到珠江水在陽光下泛著明亮而眩目的光。在如此地方的等候不是煎熬,我想,約在這種地方采訪的歌手,應該是很會生活的那種,并不是所有的歌手,都能夠想到此情此景,是符合“偷得浮生半日閑”這句詩的。
她仍是一襲咖啡色的上衣,她說她是簡約主義,喜歡簡單的咖啡色,不喜歡花里胡哨。我就感覺,他是一個純粹的人。
沒有絢麗前衛(wèi)的外表,在燦爛夏日中向我走來的芬芳帶著一身淡定的平和,宛如一股無聲無息的風,從從容容地拂過來如果不是走近了的墨鏡下的唇彩,我不會聯(lián)想到她的歌手身份,聽別人說,她的經歷比較曲折。
耳邊清蕩著芬芳的那首《紅塵飄呀飄》,猶如空中回響的山樂,清新,亮麗,抒情之中帶著點點滄桑。有些像宋祖英的聲音,但又不全是,多了柔柔的傷感。靜下來聽她的歌在空中飄饒回旋時,滌蕩心靈之余又有淡淡的憂傷,人們說,芬芳是在用她對人生的深刻體驗唱歌。
如果要給歌手芬芳下一個定義,那她可能是傾向于唱清甜民歌的那類,有別于現(xiàn)代樂器的激昂合成對耳膜的快餐轟炸,她的歌,是繞梁三日的甘怡碧羅春。
人物軼事
我要跳舞
和追星族一樣,芬芳也有過她的追星歷程,不過那時的她是一部又一部的電影。不管多遠的路,只要知道了,她都會想盡辦法去看。給了她8個兄長姐妹的父母,沒能給她帶來好的家境,卻給了她對音樂,對舞蹈的天賦,每次看完電影回來后,她都會哼哼啊啊地將電影中的歌“創(chuàng)造性”地唱出來,將電影中的情節(jié)稚嫩地“再現(xiàn)”出來,母親干活的田邊小山巖上,就是她向大家展現(xiàn)舞姿、歌聲的天然舞臺,也許就是從小這樣對著田間的阿叔阿嬸唱唱跳跳,以至當她第一次在真正舞臺上表演時,一點也不緊張,而且還表演得特別棒。
因為窮,芬芳走過的從藝之路可謂非常艱難,還只是個幾歲丫頭時,她的父親就因病撒手而去了。一個有這么多孩子的家,一下失去了主心骨,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在當地,她的家可說是遠近聞名的困難戶。在母親含辛茹苦的操持下,芬芳磕磕碰碰地上了學。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上學時很用功,成績特別好,老師都對這個聰明的窮孩子憐愛有加。一次,學校組織學生搞一次表演,興高采烈的芬芳心想這下可以大顯身手了。可是不知是否由于她穿著還是別人送的破舊衣服,一點都不起眼,老師并沒有點到她。傷心失落之余,她呆呆地坐在教室發(fā)呆。直到其他同學都走了,她還愣愣地坐在那。老師看見了,就關卻地走過去問她怎么了?“我呀跳舞!”委屈的芬芳沖口而出。老師怔了怔,拍拍她的肩膀說:“好吧!本瓦@樣,芬芳走上了舞臺。在臺上,她盡情地唱啊跳啊,把以前練就的“功夫”全拿了出來。接下來,她成了學校文藝節(jié)目的活躍分子,每次她都是主力隊員。
開心的2元5角工資
芬芳的家里太窮了,母親一個人獨立地撫養(yǎng)著孩子,雖然她最大的哥哥開始慢慢地掙點錢,可是家里依然一貧如洗,小芬芳每次上學的學費都是擠了又擠,一點一點摳出來的。沒錢買書,她就和其他同學共用一本,等別人看完了,自己再捧過來如饑似渴地讀。老師看她可憐,于是斷斷續(xù)續(xù)地幫她交了學費、書費。在艱難中,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上完了小學。
雪上加霜,到芬芳好不容易上初中時,她的母親為了省錢,吃了江湖郎中的藥,結束了她苦難的一生。芬芳想上學。】墒墙Y了婚的大哥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管不了妹妹那么多,雖然最終她還是上了學,可是在學校里,一些同學對她赤貧的潮弄,使她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到今天,回想起這段辛酸的經歷時,她都會眼睛紅紅。
為了貼補學費,十三、四歲的芬芳自己找到了一個建橋的工地,每到星期天時,她都去那里做半個小工。因為人小力薄,包工頭只給她每天2元5角錢。2元5角,這在孩子看來,吃個冰淇淋都只是勉強。但對那時的芬芳來說,這是很讓她高興的事,因為,她可以自己掙錢了。
一部成長史,一把辛酸淚。在艱難中,芬芳倔強地在藝術的道路上跋涉著。讀戲校時,她也是斷斷續(xù)續(xù)地,掙點錢回學校上課,然后又去打工。然而,她對音樂的興趣卻從未減少,磨難使她更懂得珍惜和追求心中的愛。終于聞到了芳香
工夫不負有心人,在付出比旁人多得多的努力后,1987年,芬芳終于獲得了興寧市首屆演唱優(yōu)秀獎,同年獲首屆山歌大賽亞軍;97年參加廣東新星歌唱大賽,獲梅州賽區(qū)冠軍,廣東省最佳新人獎,也就是這時,她被珠江電影制片廠的一位導演看中,同年9月被珠影聘用至今,參與拍攝了幾部影視片,又圓了她的演戲夢。
撥開云霧見青天,1998年芬芳又結識了著名音樂人陳小奇。陳小奇對她的歌唱功底贊賞有加,對她頑強的滄桑經歷噓唏不已。于是,悉心對她加以指導,她也于1998年進入“陳小奇流行音樂研習院”,接受了系統(tǒng)、全方位的培訓。如今,芬芳的歌唱水平已突飛猛進。根據她的獨特經歷和感受,陳小奇為她度身定做了一首《想家的人》,芬芳以自己獨到的理解、如泣如訴的歌唱,把這首歌演繹得讓人震撼,讓人耳目一新。
客家妹芬芳,已經在廣州邁出了她堅實的一步,繼《想家的人》之后,她又深情唱出了《師恩如海》、《紅塵飄啊飄》、《山妹子》,以及極富客家山歌風味的《真心想妹莫錯過》等清新脫俗的“新民樂”。她說,她要開創(chuàng)性地將民歌和通俗歌曲的唱法結合起來,形成她自己的風格。2000年6月,芬芳創(chuàng)建了“廣州小芳音樂工作室”,任制作人、藝術總監(jiān),并與青年音樂人馮建聰、陳的明等一道探索客家山歌在現(xiàn)代文藝的發(fā)展方向,并且確立了“唱新客家山歌,弘揚客家文化”的音樂路線。2000年10月,芬芳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山妹子·芬芳·真心想妹莫錯過》。
被稱為“客家新歌后”的芬芳,正忙于制作自己的新專輯。5月末,她又要到浪漫的法國去演出了。 路,看來越走越寬了,經過這么多的磨難后,芬芳終于可以舒口氣了。但前路漫漫,芬芳看來也深知這些。從她仍在奮力拼搏的匆匆身影,我能看到這一點。
女人要有一雙翅膀
芬芳有很多“語錄”,她常說,女人應該有一雙翅膀,要有些仙氣,應該一只腳在地上,一只腳在天上,否則就太俗氣,不可愛。她還這樣詮釋幸福:幸福有時候是跟平庸劃等號的,女人一幸福,就跟平庸接近了。而她對“小資”的理解是:真正的小資就是適度,適度的品味,適度的陶醉,適度的享受,適度的熱愛……
在很多人看來,芬芳無疑是成功的,也應該是幸福的。但她否認自己是幸福的。事實上,她的內心也充滿困惑,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她認為自己是個不現(xiàn)實的女人。也許這正應了她那句話,她的那雙翅膀,使她無法完全著地生活,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仍有許多無法一致的矛盾,比如她想要的寧靜,卻因為無數瑣事而無法實現(xiàn)。而問起先生主理的業(yè)務,她只是簡單地說,有時候我也出出主意。她希冀的生活,是那種樸實卻內心飽滿的生活。這個才華橫溢的女歌手,并沒有完全沉湎在物資里,并且一貫低調。她說,她打算出自己的新專輯的時候,正在找好的DJ。我問,想要做成什么樣的?她輕笑著搖頭,不好說,不知道該怎么講,反正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
歌唱得順風順水的芬芳,這時候突然提起這個,我想,這一定是她的那雙翅膀在引領著她,不斷地朝更高遠的地方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