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王平,教授,博導。1969年7月7日生于湖北宜昌。1991年于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yè)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94年獲取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yè)工學碩士學位,同年任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助教,1996晉升講師,1998年于西南交通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yè)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同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1又破格晉升為教授,2003晉升博士生導師。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道路及鐵道工程系系主任,高速鐵路線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鐵道學會工程分會第六屆委員會委員;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高級道岔專家;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顧問教授;中國鐵道建設協(xié)會鐵道器材研發(fā)中心兼職教授。
四川省學術及技術帶頭人,高速鐵路軌道四川省科學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曾獲四川省第十屆青年科技獎及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鐵道科技獎。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近五年主持獲得四川省及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出版專著5本,發(fā)表SCI及EI論文共47篇,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多項,獲得發(fā)明專利等共25項,申請發(fā)明專利9項。指導碩士及博士研究生70余人,其中1人獲四川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
研究領域
(1)軌道不平順及動力學;
(2)重載鐵路鋼軌波形磨耗;
(3)提速改造線路軌道結構強化;
(4)提速線路維護技術;
(5)高速鐵路道岔設計理論、方法與評估技術;
(6)跨區(qū)間無縫線路設計理論與方法;
(7)城市軌道交通減振降噪。
榮譽稱號
(1)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2)2005年入選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
(3)2010年入選四川省第八批學術及技術帶頭人;
(4)2006年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科技獎;
(5)2009年獲第十屆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6)2011年申請者領導的“高速鐵路軌道四川省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獲批。
獲獎情況
高速鐵路軌道設計理論體系及在關鍵結構技術中的應用 2010年教育部一等獎(排名1);
高速鐵路道岔設計關鍵技術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2009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
遂渝線無砟軌道綜合試驗段關鍵技術試驗研究2008年中國鐵道學會特等獎(排名28);
時速250公里60kg/m鋼軌18號道岔2007年中國鐵道學會一等獎(排名3);
直向速度200km/h-60kg/m鋼軌系列道岔2007年中國鐵道學會二等獎(排名3);
時速200公里提速道岔結構優(yōu)化研究2009年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一等獎(排名10);
遂渝鐵路一次鋪設跨區(qū)間無縫線路軌道關鍵技術試驗研究2008年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一等獎(排名2)。
2017年1月,王平教授參與的《高速鐵路軌道平順性保持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
科研情況
高速道岔設計理論體系研究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項目;
高速鐵路軌道結構理論與安全服役技術四川省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
高速鐵路道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863計劃;
高速鐵路道岔輪軌接觸理論與設計優(yōu)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高速行車條件下車-岔-橋耦合系統(tǒng)的動力特性與低動力設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