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8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物理系。
1983年獲得美國Virginia Tech 博士學位。
1988年后任職于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物理系。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凝聚態(tài)物理理論的研究。
主要貢獻
張富春教授在高溫超導與重費米子等領域具有卓越的貢獻,他導出的高溫超導銅氧化合物的數學模型已成為國際上研究高溫超導時廣泛采用的微觀哈米頓量;他在分數量子霍耳方面的研究中所預言的2/5填充時的量子相變目前也已被實驗所驗證;同時他還是研究Kondo和重費米子問題之大N展開方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該方法已成為研究強關聯(lián)的標準方法之一;1996年,稀土氫化物的光學開關特性被發(fā)現(xiàn)后,他率先建立了解釋該現(xiàn)象的理論,并也被后來的進一步實驗所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