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菲利普·韋伯(Philip Webb)全名菲利普·斯皮克曼·韋伯(Philip Speakman Webb)19世紀英國建筑師、設計師,以不落俗套的鄉(xiāng)村住宅聞名,復興英國本土設計的重要代表,人稱工藝美術運動之父,被認為是對現代建筑的誕生做出巨大啟發(fā)的人物。
人物生平
菲利普·韋伯1831年1月12日生于英國牛津的一戶大家庭,父親查爾斯是牛津的博士,母親婚前閨名伊麗莎白·斯皮克曼(這也是他中間名的由來),還有包括他在內一共11個“頑劣”的孩子。韋伯先是在北安普頓的Aynho文法學校接受教育,在1849年簽約John W Billing公司,1852年完成學徒,然后作為助手工作至1854年。他接著轉職到Bidlake辦公室和伍爾弗漢普頓的洛瓦特,但是只呆了4個星期就返回牛津。1856年早期,韋伯成為喬治·埃德蒙·斯特里特事務所簽約的學徒,完成了基本的建筑設計訓練,同時負責指導威廉·莫里斯。莫里斯在這家工作室只呆了一年,但是他和韋伯成為了終生的密友。兩人很快一同投身拉斐爾前派的小圈子。1857年8月韋伯在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修學旅行,1858年又去法國北部同樣調查旅行,但是不曾發(fā)表個人的研究心得。
韋伯和莫里斯在1861年和幾名同儕一起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莫里斯、馬歇爾及?思{公司(即莫馬福公司),1877年成立古代建筑保護學會。韋伯的第一項委托,就來自莫里斯。1859年韋伯設計了著名的紅屋。紅屋位于肯特,最大特點是直接承襲自傳統(tǒng)民居的自由布局,毫無貴族別墅的矯揉造作。韋伯提倡通過直接展現對比的材料來營造美觀。例如,清水磚墻面和暴露的煙囪及通風道活躍了室內白色的灰漿粉刷和深色木質鑲板。他的設計手法也是注重現實的,尊重地段地形、當地傳統(tǒng)、以及客戶的需求。
個人作品
1859年,紅屋由威廉·莫里斯和菲利普·韋伯合作設計,位于英國倫敦郊區(qū)肯特郡的住宅,是工藝美術運動時期的代表性建筑。紅磚表面沒有任何裝飾,頗具田園風情,是19世紀下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建筑之一。紅屋是英國哥特式建筑和傳統(tǒng)鄉(xiāng)村建筑的完美結合,擺脫了維多利亞時期繁瑣的建筑特點,采用功能需求為首要考慮,自然、簡樸、實用。
1864年,阿里塞格住宅(Arisaig House),位于英國阿里塞格,鄉(xiāng)間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