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秦維瀚
性別:男
字:延青
號:蕉庵
出生年月:公元1816年
朝代:清朝
籍貫:江蘇揚州
民族:漢族
身份:古琴作曲家和演奏家
個人簡介
秦維瀚(約公元1816年—約1868年),字延青,號蕉庵,江蘇揚州人,中國清代音樂家,中國古琴作曲家和演奏家,琴人汪明辰的弟子。
秦維瀚編著的《蕉庵琴譜》是廣陵派的晚期琴譜。
經(jīng)太平天國戰(zhàn)事,揚州文人四處流散,唯獨其在老師的影響下“嗜古獨深”。
致力于編撰《蕉庵琴譜》,終于同治七年(1868)面世。計收32曲,為廣陵派后期重要譜集。
其中《龍翔操》以流暢的曲調(diào)表現(xiàn)了翔龍飛舞,穿云破霧的情趣而至今流傳。
秦維瀚晚年編成《蕉庵琴譜》,是廣陵派的晚期琴譜。秦履亨在該書的跋中說:編者秉性沖淡,嗜古獨深。弱冠即精琴理,迨年逾五十,朝夕不倦。
秦維瀚受教于汪明辰,經(jīng)常在當(dāng)?shù)嘏c諸名士風(fēng)月清燕。諸名士以文、以詩、以書畫,而蕉庵致以琴。維揚之經(jīng)兵燹,蕉庵輾轉(zhuǎn)流徙,渡江而南,崎嶇吳越之間。他日歸來,蕪城已荒。諸名士大都風(fēng)流云散,而蕉庵巋然獨存。蕉庵靜坐一室,日臨晉、唐帖數(shù)行,理琴數(shù)曲,更以余暇,匯輯古今琴譜而訂其得失。
這是《蕉庵琴譜》林達泉序中對編者的介紹。序中所說維揚三經(jīng)兵燹,就是指當(dāng)時馳騁于大江南北的太平天國起義大軍的活動。秦維瀚由于深受汪明辰的教誨:超然如出人境,所以沒有象其他名士那樣逃走,繼續(xù)他那嗜古獨深的生活。
秦姓起源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的后裔,以國名為氏。相傳顓頊帝有個孫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撿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懷孕了,生下了兒子大業(yè)。大業(yè)之子大費(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個叫大駱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隴西秦亭為附庸國,讓他恢復(fù)嬴姓,稱為秦嬴。秦國后來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首并進一步統(tǒng)一了全國。秦滅后,王族子孫以國名作為姓氏,稱為秦氏。
2.出自姬姓,為文王的后裔,以邑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為姓,稱秦氏,史稱秦姓正宗。
3.古代大秦人來中國,有的就以"秦"為氏。大秦即羅馬帝國。東漢、晉朝時大秦皆曾遣使來中國通好,有留居不歸者,以"秦"姓傳也。古時西域稱中國為秦,后來西方國家通稱中國為支那,即"秦"音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