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侯奈因·伊本·伊斯哈格(Hunayn ibn Ish—aq,809~873)
個人履歷
阿拔斯王朝著名學者、翻譯家,巴格達智慧館館長。別號艾布·栽德。生于伊拉克的希拉城,屬伊巴德部落。其父伊斯哈格為信奉景教的阿拉伯人。他早年受教于敘利亞基督教醫(yī)學家伊本·馬賽維,并擔任藥劑師。曾先到羅馬去學習希臘語,后又到巴士拉師從哈利勒·本·艾哈邁德學習阿拉伯語。隨后到巴格達任宮廷御醫(yī)吉卜利勒的助手,不久被哈里發(fā)馬蒙以重金聘任為巴格達智慧館的圖書館館長和研究院院長,主持科學研究和翻譯工作。后又受到穆爾臺綏姆、瓦西格和穆泰瓦基勒3位哈里發(fā)的重用和庇護,擔任過宮廷御醫(yī)。他精通希臘科學和伊斯蘭文化,通曉希臘語、古敘利亞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他曾到伊拉克、亞歷山大和羅馬各地游學,收集各種圖書珍本。他一生除指導翻譯局的全部科學著作的翻譯外,還親自翻譯了希臘的醫(yī)學、物理學、天文學、哲學等著作,如蓋倫和希波克拉底的全部醫(yī)學著作、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范疇篇》、《物理學》、《倫理學》,還將引日約》譯成阿拉伯文。他在翻譯過程中,將希臘著作由希臘文譯成古敘利亞文,再轉譯成阿拉伯文。其譯法是對詞義逐字直譯,文字精煉優(yōu)美,對原文作了大量注釋、評介、增訂,對已譯出的著作作了重譯和修訂。譯文對阿拉伯語所沒有的自然科學詞匯,引進希臘新詞匯或創(chuàng)造出適應阿拉伯語的新詞匯予以準確的表達,使外來語匯阿拉伯化。
個人作品
他的著述涉及到各個學科領域,主要的有:《太陽和月亮的作用》、《天空與世界》、《論彩虹》、《創(chuàng)造人類說》、《擊石取火》、《耕作篇》、《邏輯學》、《哲學家、智者軼事及學子的禮貌》、《宗教的真諦》、《世界歷史——創(chuàng)世、先知、帝王、民族、哈里發(fā)》、《希臘人的語法規(guī)劃》、《費爾夫里尤斯的邏輯學序言》、《相書》等。侯奈因是向阿拉伯翻譯介紹希臘科學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為促進希臘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交流融合作出了重大貢獻。阿拉伯學者稱他是“翻譯家的最高長老”、“科學的源泉,道德的礦井”;西方學者譽他為“九世紀最偉大的學者”,“希臘文化和伊斯蘭文化融合的最優(yōu)秀代表”。
(楊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