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楊僧嗣,(?-473年10月),武都王,在位期間為466年—473年,武都國第三任國君,也是后仇池國第十任國君,他是楊盛的孫子,楊元和的堂叔。
466年6月楊元和棄國投奔北魏后,楊僧嗣自立為武都王,又重新回到葭蘆城(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東南外納鎮(zhèn))鎮(zhèn)守,南朝宋明帝劉彧任命楊僧嗣為寧朔將軍、仇池太守。同月,蕭惠開因不滿宋明帝劉彧弒君自立,支持孝武帝劉駿之子劉子勛的潯陽政權(quán),故而派遣其治中從事程法度率領(lǐng)三千士兵北上攻擊梁州,楊僧嗣率領(lǐng)氐族各部切斷程法度的道路,派人由小路奏報(bào)南朝宋朝廷。7月,宋明帝劉彧下詔說“楊僧嗣遠(yuǎn)守西境,世代忠誠,應(yīng)該予以表彰,以彰顯正義,加封冠軍將軍、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太守如故”。
467年4月,加封持節(jié)、都督北秦雍二州諸軍事,進(jìn)號征西將軍,刺史如故。
473年10月,楊僧嗣在葭蘆城去逝。楊僧嗣死后,其遠(yuǎn)房堂弟楊文度在葭蘆城自立為王。
家族成員
祖輩
楊盛(祖父)
父輩
楊某(父親)、楊玄(大伯)、楊難當(dāng)(二叔);
同輩
楊保顯(堂兄)、楊保宗(堂兄)、楊保熾(堂兄)、楊文德(堂兄)、楊和(堂兄弟)、楊順(堂兄弟)、楊虎(堂兄弟)、楊德(堂兄弟)、楊頭(從祖兄弟是同曾祖父,為爺爺親兄弟的孫子,即遠(yuǎn)堂兄弟)、楊文度(從祖弟即遠(yuǎn)堂弟,同曾祖父)、楊文弘(從祖弟即遠(yuǎn)堂弟,同曾祖父,楊文度之弟)。